看圖說數據,讓你心中有數!大家好,我是小圖。
引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經濟日報》一篇關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的新聞引發網絡持續、廣泛關注。新聞介紹了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市場規模、產業體系、技術水平、品牌形象等方面的先發優勢,以及國家和企業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所采取的措施和策略。這些數據、情況說明,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就,展現了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插畫:圖說數據
市場規模居世界首位
得益于國家前瞻性政策引導和企業集體跟進,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銷量連續8年穩居世界首位。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688.7萬輛,同比增長93.4%,滲透率達到25.6%,提前完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設置的2025年的階段性目標,率先進入規模擴張的爆發期和全面市場化的拓展期。這些數據反映了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高度認可和強烈需求,也顯示了中國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巨大潛力和吸引力。
產業體系結構完整
我國已建立起一套涵蓋關鍵材料、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整車及充電設施、制造裝備、回收利用等結構較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其中,動力電池領域表現尤為亮眼,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頭部企業生產的動力電池已進入寶馬、大眾等國際知名整車企業配套體系,產業支撐力大幅增強。這些情況說明,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具備了自主創新和自主可控的能力,也為后續產業升級和技術突破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插畫:圖說數據
技術水平從趕超到領跑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品已實現從“趕超”到“領跑”的跨越。主流純電動乘用車電耗水平由2016年的15.7千瓦時/百公里降低至12.5千瓦時/百公里,能效水平顯著提升;續駛里程也由2016年的253公里提升至400公里以上,有效緩解了消費者的里程焦慮。隨著技術的進步,新能源汽車在平順性、駕乘舒適性等方面優勢更加明顯。這些變化反映了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優化,也為提高產品競爭力和滿足消費者需求奠定了基礎。
品牌形象全面崛起
以蔚來、理想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和以比亞迪王朝系列、海洋系列、吉利極氪、長安阿維塔為代表的傳統車企新創品牌搶抓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契機,設計開發出一系列新能源汽車高端品牌產品,逐步得到市場認可。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品牌在新能源乘用車市占率高達八成。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前20名榜單,中國品牌已占據一半。在前不久結束的上海國際車展上,眾多中國品牌成為最熱門的展臺,彰顯了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全面崛起。這些現象表明,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和價值主張,也為提升國際影響力和擴大出口市場創造了條件。
插畫:圖說數據
可以看出,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形成了先發優勢,并且有望保持這種優勢。這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和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盡管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這只是汽車革命的上半場,下半場是基于高新技術的網聯化、智能化、數字化。在全球汽車電動化進程中,我國仍需應對一些挑戰和問題。
補齊供應鏈短板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雖然我國基本構建起自主可控的供應鏈體系,但部分核心材料、芯片、裝備等仍受制于人,如鈷、鎳資源進口達到了97%和92%,車用芯片自主率不足10%,受自然災害、基礎設施障礙或地緣政治摩擦等影響導致的斷供風險依然存在。對汽車企業來講,供應鏈已經成為決定企業生存的戰略因素;對國家來講,只有抓住機會加快布局,加快建立強大的汽車電動化智能化供應鏈,才能真正實現汽車強國。
打造操作系統核心
在功能產品向智能產品的轉換過程中,如果沒有操作系統,汽車做得再好,都是在沙灘上起高樓;如果“缺芯少魂”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走不快也走不遠。操作系統是決定汽車智能化、網聯化勝負的關鍵。在智能汽車生態中,操作系統不僅發揮著承上啟下作用,而且事關國家安全和產業安全。“目前全球智能汽車發展格局尚未固化,操作系統面臨3年到5年關鍵窗口期。”我們要力爭通過3年的努力,打造出一個自主可控、開源開放、最好是免費的操作系統。
插畫:圖說數據
強化充電樁“建管服”
充電基礎設施是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已建成世界上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但是,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上升,車樁比仍高達2.5∶1,遠遠未達到一車一樁的目標。更深層次問題是,在這些充電樁中,公共充電樁僅達到三分之一,慢充樁占比偏高,導致使用效率較低。目前仍存在公共充電設施布局不合理、部分居民小區建樁難充電難、充電市場運行不規范、設施維護不到位等問題。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不僅有利于緩解消費者補能焦慮,促進新能源車滲透率較低的地方快速推廣新能源汽車,而且有利于新能源汽車與新型電力系統互動,在電網調峰調頻中實現綠色電能的時空轉移,推動全社會能源轉型。
結語
總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形成先發優勢,但仍需應對挑戰。在全球汽車電動化進程中,我們要堅持創新驅動、市場導向、開放合作的原則,補齊供應鏈短板,打造操作系統核心,強化充電樁“建管服”,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們相信,在國家政策支持和社會共識推動下,在企業創新力和消費者需求引領下,在國際合作和競爭中,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和參與中,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一定能夠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早日實現汽車強國夢和綠色發展夢。
歡迎收藏備用和評論區留言討論!
喜歡請點贊、關注。
(編輯、插畫:圖說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