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其它領域,汽車上的黑科技無疑要離我們普通人更近,比如HUD平視顯示系統、自動剎車系統等等,現在這些功能在我們看來很平常,但在剛出來的時候那絕對是妥妥黑科技了。如今,在新能源車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許多車企為了搶占市場,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去研發新能源相關的黑科技,并運用到旗下產品上,以此讓自家車型更具市場競爭力。什么,你不信?那不妨看看即將上市的吉利銀河L7,它的黑科技就是神盾電池。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很多消費者會在燃油車和新能源車之間猶豫,除了在算經濟這筆帳,安全同樣是不少朋友所在意的,尤其是電池安全,畢竟新能源車自燃的新聞時不時都有。而為了保證車輛動力電池的安全,廠家們會在車輛上市前對電池做各種測試,其中最嚴苛的當屬針刺試驗了。
通過一根直徑8mm、頂角45°的鋼針進行針刺,而之所以選擇鋼針,原因就在于鋼針具備更好的導電性能,可以加劇針刺后電池短路的嚴苛程度,更貼近實際破壞工況。值得一提的是,針刺試驗是模擬實際使用中,萬一出現異物刺入電池導致電池短路的可能。因此通過針刺試驗,可以更直接的展現電池本身的質量情況,堪稱電池界的碰撞測試。最終,神盾電池在被穿透后,靜置觀察24小時后,電池未起火、未爆炸、未冒煙,可見神盾電池的安全性非常之高。
除了針刺試驗外,神盾電池還進行了電池包海水侵蝕浸泡試驗、三面跌落重擊試驗以及電池包外部火燒試驗,咱們一一來看。
首先是海水侵蝕浸泡試驗,最終電池未發生泄露、起火、爆炸等現象,并且遠超浸泡0.5小時的國標要求。它也極具意義,比如當車輛在積水路段拋錨,這個時候如果電池浸沒在水中,那么很容易發生觸電、漏電的危險,進而傷害車內乘客。
其次是三面跌落試驗,電池包在2米高度,以底面、左側面、右側面分別連續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靜置觀察2小時,最終電池包電解液未泄露、未起火、未爆炸,并且這一試驗標準遠超國標要求的單次1米高度跌落。這一試驗的意義在于當車輛發生碰撞而帶來巨大機械沖擊時,能確保電池安全,一旦未達標,那么在發生碰撞時可能就會起火,這時候車內人員根本沒時間撤離。
最后就是電池包外部火燒試驗了,該試驗是將電池包置于設備上進行火燒,直接燃燒105s+間接火燒90s,遠超直接燃燒70s+間接燃燒60s的國標要求,最終靜置24小時后,電池包未起火、未爆炸。這一試驗的意義很好理解,就是當車輛其它部分著火時,不會因此引發電池的起火和爆炸,以此確保車內成員的安全。
不難看出,神盾電池不僅完成了這四大挑戰,而且每個都超過了國標標準,由此“學霸”身份實錘,同時也讓安全上升了一個等級。
而除了這四大挑戰外,神盾電池還擁有四大安全新標準,包括多項和電池有關的基礎安全、基于世界級e-CMA架構打造的整車安全、吉利獨創的BMS3.0電池醫生的智能安全以及能對“電磁敏感人群”起到有效防護的健康安全。
寫在最后
作為新能源車最為重要的電池,神盾電池可以說很好的解決了用戶對于電池的顧慮。值得一提的是,即將于5月31日上市的吉利銀河L7就搭載了該電池,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