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自主品牌的崛起,國內新能源領域也迎來了新的契機,在目前中國造車新勢力中,“蔚小理”儼然抵擋不住一眾新興車企的沖擊,而在這一眾的車型中,AITO問界一定是繞不開的當紅品牌。
【資料圖】
2021年賽力斯汽車與華為開展聯合業務合作,打造出AITO問界這一中國智能電動汽車頭部品牌。兩年多來,雙方在合作過程中真正實現了優勢互補、緊密溝通、快速決策,最大化發揮各自的技術優勢和經驗,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僅用15個月就達成了10萬輛AITO問界車型下線的目標,成為最快完成十萬輛下線的新能源品牌。
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表示,今天我們站在了AITO問界10萬輛的全新起點,向更高的目標進發。基于瞬息萬變的行業形勢,我們雙方將在兩年來良好合作的基礎上,總結寶貴經驗,優化合作關系,推動AITO問界盡快實現從1到N的躍遷,攜手將雙方的合作推向全新的高度。
軟件定義汽車時代下,給用戶帶去極致的服務體驗
張興海表示,在軟件定義汽車時代,一定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軟件背后的支撐是數據,數據需要在研產供銷服中產生,覆蓋了從產品論證、定義,到用戶服務的全過程。只有擅長軟件與硬件的公司跨界合作、深度融合,發揮長板效應,才能真正打造出滿足用戶需求的優質汽車產品。基于此,賽力斯與華為志同道合的走到了一起,用我們20年的造車經驗,結合華為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致力于給用戶帶去前所未有的服務體驗。
賽力斯與華為合作成效顯著
華為是賽力斯汽車產業鏈的軟件產品重要集成商,雙方在聯合設計,聯合營銷服務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核心技術、產品及渠道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共創中國智能電動汽車頭部品牌。短短15個月就實現10萬輛下線,說明雙方共同打造的AITO問界系列車型深受市場和用戶歡迎,合作成效顯著,未來更值得期待。
張興海對于未來的發展十分有信心,明確表示:未來10年,我們要再造一個500萬市場保有量,要為超過500萬用戶提供智能電動汽車,要讓每一位用戶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中獲得極致的用車體驗。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得到包括華為在內的生態各方的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我們一起共創美好未來,共享發展成果。
為用戶帶來極致的產品體驗,從而推動企業發展
在張興海看來,新能源汽車賽道是一場馬拉松,是重資產、長周期投入,最后一定是技術創新以及智能化的比拼。多年來,賽力斯堅持創新驅動,如果沒有創新,驅動不了企業發展。
因此,在過去幾年,賽力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入已經超過200億元,AITO問界研發投入累計超過120億元。目前,依托高強度的研發投入,賽力斯在三電技術、增程技術、電子電氣架構和DE-i超級電驅智能技術平臺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為純電和增程式智能電動汽車雙重路徑奠定了技術基礎。
同時,賽力斯用20年的造車經驗和整車實力,依托于兩江智慧工廠,積極探索出“四位一體”的智能制造架構:一硬+一軟+一網+一平臺,實現研、產、供、銷、服全價值鏈覆蓋和廠區全流程智慧運營。并結合華為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給用戶帶去了前所未有的服務體驗。
就是圍繞用戶這個中心,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為用戶帶來極致的產品體驗,從而推動企業發展。比如:每年以超過銷售收入的10%投入研發;自主培育并開發了行業領先的超級電驅智能技術平臺(DE-i),搭建軟件系統集成化平臺“星海構架”,與華為合作推出了行業領先的智慧汽車AITO問界M5、M7、M5純電版。
新能源汽車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十分受歡迎,而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雖然起步較晚,但隨著他們對于自身技術的刻苦攻堅,以及對消費者需求的充分的了解,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的當下,也實現了彎道超車,從國內市場來說,AITO問界的發展有目共睹,實力也是首屈一指,同時AITO問界并不滿足與現狀,作為一家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不斷進行技術研發,生產了技術領先的汽車產品。相信在華為與賽力斯的共同加持下,今后的腳步會越走越快,越走越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