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國內車企受困于國內汽車工業發展較晚,很長時間以來,都處于學習者的位置。然而,在汽車全面電動化的大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正在上演“中國速度”。尤其是像比亞迪這樣的頭部品牌,更是對外展示了“中國力量”。在新能源時代,中國汽車也成為了別人的老師。
近日,日本規模最大的出版社日經 BP 社對比亞迪海豹[SEAL]進行了非常仔細全面的拆解,并出版了一套面向汽車工程師群體的單價 88 萬日元(4.5萬人民幣)的書籍,而如果同時購買在線服務,價格則高達 132 萬日元(6.74 萬人民幣),該書籍及視頻資料將在 2023 年 9 月 15 日正式發售。日本如今高調并把拆解比亞迪海豹的書賣到“天價”,一定程度上也是對比亞迪技術的一種認可與承認。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在日經 BP 社拆解日產、特斯拉、大眾等品牌后,首次對中國品牌進行拆解,顯示出日本對中國新能源技術的關注。
據了解,這本書將詳盡分析了海豹的車身架構、電池、驅動電機總成、各種控制電子器件等內容。日經 BP 社拆解發現,除了搭載被稱為“刀片電池”的新型結構車載電池和集成熱管理系統外,比亞迪的車載電器元件的集中控制也遙遙領先于各大車企。
比亞迪,之所以能夠做到從學生到老師的轉變,主要得益于其在新能源領域掌握著包括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臺3.0技術在內的多項核心技術。而海豹則就是一個匯聚多項比亞迪核心技術的“集大成者”,海豹以 e 平臺 3.0 的領先技術為基礎,首次搭載 CTB 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iTAC 技術,后驅/四驅動力架構,前雙叉臂和后五連桿獨立懸架。多項頂尖技術的應用,使得海豹在美學、安全、操控和高效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
比亞迪的迅猛發展也被諸多國外車企看在了眼里,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就在近日表態“比亞迪現在競爭力很強”。而福特的CEO 法利也表示:“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中國車企,而不是通用和豐田。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擁有一些最好的電池技術,并主導著電動汽車的生產。”
在筆者看來,從最早拆解別人的學生,到如今做到被拆解研究的老師,比亞迪從“追趕”到“超越”身位的變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了漫長時間的蟄伏、積累與沉淀,其間吃過多少苦、做過多少難只有比亞迪自身最清楚。在如今的新能源賽道上,希望比亞迪能夠持續保持“加速度”,推動中國汽車的崛起與全球綠色出行的加速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