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隨著行業進入消費分級時代,小保養終將回歸合理的價格帶。15家連鎖的小保養價格,沒有從99元拼到58元甚至更低,而是進入相對穩定的價格區間,大致穩定在“199元”價位上。
作者丨流意
投稿請加微信:18001896570
(資料圖片)
轉載請注明來源:AC汽車(ID:acqiche)
今年汽車后618,有些不一樣。
一是往年618大促最常見的宣傳是“保養99元起”、 “保養免費搶、保養不花錢”等,今年取而代之的是保養超值卡、保養滿減券等。
以“貓狗虎”618期間主推的小保養項目為例,價格同比均有所回升。
另一個不同之處在于,今年汽后618稍顯冷清。
一位汽修連鎖老板表示,今年5、6月汽修生意慘淡,大費周章搞促銷活動意義不大,車主并不是嫌價格貴不進店,而是小保養的頻次降低了,花錢的意愿也在下降。
似乎,汽車后以99元為代表的低價小保養,正在消失。
不過,99元小保養變得不常見,并不意味著內卷消失。卷不動價格的小保養,也在發生著新的變化。
01、小保養價格趨穩
近期,AC汽車同步更新了貓虎狗、百援、小拇指、馳加等15家汽服連鎖企業在抖音平臺推出的小保養套餐。
最直觀的變化,15家連鎖的小保養價格,沒有從99元拼到58元甚至更低,而是進入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價格區間,大致穩定在“199元”的價位上。
當然,在抖音平臺也能看到某頭部連鎖推出的99元小保養促銷(非大牌全合成機油),但僅限新用戶使用,老用戶下單需要補差價。
F6近期有關小保養的報告中提供了一組數據:2022年小保養客單價從年初的410元降至年底的390元,呈緩慢下降趨勢;2023年1月伴隨春節前的一波消費高峰,客單價環比增長3.4%,小保養價格又重回400元以上。
有行業人士指出,F6調研的數據中,綜修廠居多,包括定位中高端的天貓養車連鎖,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小保養客單價。
可以看到,雖然兩組小保養的價格相差近一倍,但是價格區間穩定在200-400元,某種程度上預示著以99元為代表的低價小保養正在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 F6報告的另一組數據顯示,近3年小保養間隔里程中位點均分布在7-8 千公里,折算下來每年1.5次,小保養頻次在下降。
對于上述變化,有觀點表示,小保養已經演變為行業常態化促銷項目,而且汽車后的電商滲透率越來越高,低價對車主的吸引力開始變得有限。
也有觀點認為,汽車后經歷了三年疫情,資本市場也處在低潮期,汽后生意的經營邏輯已經發生了變化,汽后企業的關注點不再是單純的價格高低,而是更加關注現金流和盈利能力。
02、汽后服務的新變化
有意思的是,小保養不卷價格,卻在機油品質和服務上卷出新高度。
根據F6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0W-20機油銷量占比已突破10%,相較2022年第一季度增長4.6個百分點,機油粘度消費趨勢正持續向低粘化發展。
與此同時,2022年Q1至2023年Q1,全合成機油的銷量占比持續擴大,2023年第一季度已超85%。
結合上文,以及AC汽車整理的15家連鎖小保養套餐內容,總結了小保養出現的一個新變化:
首先,小保養價格趨向穩定,全合成機油是標配,機油消費呈現出高端化趨勢;
其次,小保養疊加的增值服務越來越多,比如幾十項免費車輛檢測、添加玻璃水、洗車、車內除菌等。
有行業人士指出,小保養在服務和品質上內卷,其實帶給門店的競爭壓力更大。因為小保養的價格仍處在低位,利潤空間非常有限,但是卻要提供高品質和高服務,這更加考驗門店的經營管理水平。
其實在2020年,汽車后的小保養就有從價格戰走向服務戰的說法。
當時,兔師傅推出“門店保養質保10年”政策后,中鑫之寶、途虎、天貓養車等大連鎖相繼跟進,這一現象被解讀為車后市場要從保養大戰邁入質保大戰,推動汽后服務升級。
只是,如今再來回看“保養質保戰”,帶給行業的影響實在有限,這與質保服務有一定的進入門檻有關,此外車主端的感受也不明顯。
但是,當前的小保養項目疊加的服務,進入門檻低,車主體驗也更加直觀,因此也成為內卷的新方向。
小保養開始卷服務和卷品質,究其緣由,與近幾年汽車后的競爭加劇,以及車主的消費習慣變化有很大關系。
據多個行業報告顯示,進入2023年,理性消費成為關鍵詞。年輕人為熱愛與需要買單,更加注重性價比。
換言之,消費欲望降級、消費觀念升級是大勢所趨。因此,汽車后服務呈現“平價高質”的特征也是接下來的趨勢。
03、汽服門店的新挑戰
小保養還會不會迎來無底限的價格戰?
普遍觀點看來,行業會不會爆發價格戰,要看開店率,即有沒有新人入場。
以今年上半年的餐飲行業為例,新店猛增,整個餐飲賽道卷出了新高度。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3年1月1日-5月22日,全國餐飲新增123萬家。
再看汽車后市場。2023年至今(2023.1.1-6.14),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新增汽車維修相關企業1.9萬家。
123萬和1.9萬,兩組數據相差甚遠,但兩個行業的總體量也不是一個量級,內卷程度不相上下。
很多門店反饋,今年的生意要比去年更難,5、6月的進廠臺次和利潤跌幅非常大。即便如此,依然有1.9萬家汽服店新開。
一位行業老兵表示:“大批新人入場,無非帶來兩個結果:要么活不下去,病急亂投醫,發起一波價格戰后退出;要么活下來,擠走經營落伍的老店,蠶食掉他們的客戶,進一步壯大自己。”
在他看來,小保養有沒有價格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行業正在出現很明確的消費分級。
簡單點說,車主會根據自己的消費能力,找到自認為最極致的性價比。低價甚至免費,吸引到的也只有一小部分車主而已。
所以,小保養的價格一定會回歸到主流價格帶。但這個價格帶的區間是多少呢?200、300元還是400元,目前還未有定論。
不過,后疫情時代,車主消費欲望和消費力的下滑,汽服門店也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未來,能夠提供“平價高質”服務的汽服店或將更具競爭力,背后考驗的則是門店優化成本結構、提高經營效率和服務水平等能力。
——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