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月是指農歷三月,又稱季月、晚春、暮春、季春、蠶月。
2、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稱桃月。
(資料圖)
3、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綺麗芬芳,自然稱“桃月”。
4、一月通常稱:正月、柳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開歲、陬月、孟春、上春。
5、正月:正陽之月。
6、柳月:正月銀柳插瓶頭,又稱柳月。
7、端月:是指農歷的正月,一年的開始為“正”。
8、后來,秦始皇當政,“正”和“嬴政”的“政”諧音,所以正月便改為端月。
9、端,頂也,仍是開端伊始的意思。
10、秦始皇名“政”,秦人改“正月”為“端月”。
11、二月通常稱:杏月、仲春、仲陽、如月、麗月、花月、仲月、酣月。
12、杏月:二月,大地吐綠,萬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麗的名稱——杏月。
13、“二月紅杏鬧枝頭”,又稱杏月。
14、三月通常稱:桃月、春晚、晚春、暮春、蠶月、上春、春日、綢月、季月、鶯月、末春。
15、桃月: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稱桃月。
16、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綺麗芬芳,自然稱“桃月”。
17、四月通常稱: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陰月、麥月梅月純月清和余月。
18、槐月:萬物枝長葉茂青翠欲滴,槐樹也綻開了黃白色的花瓣兒,有人稱四月為“槐月”。
19、四月:四月槐花掛滿枝,又稱槐月。
20、五月通常稱:蒲月、仲夏、超夏、榴月、郁月、嗚蜩、天中、仲夏、皋月。
21、蒲月:五月初五端午節,許多人家懸掛菖蒲、艾葉于門上,用以避邪,因此,五月又稱“蒲月”。
22、六月通常稱:荷月、季月、伏月、焦月、署月、精陽、溽暑、季暑、且月。
23、荷月、伏月: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許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無精打采,只有荷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擻,因而,便稱之“伏月”或“荷月”。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