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DP Deflator),又稱GDP縮減指數,是指沒有剔除物價變動前的GDP(現價GDP)增長與剔除了物價變動后的GDP[即不變價GDP(constant-price GDP)或實質GDP]增長之商(也可是名義GDP與真實GDP之比)。
2、該指數也用來計算GDP的組成部分,如個人消費開支。
3、它的計算基礎比CPI更廣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務,除消費外,還包括生產資料和資本、出口商品和勞務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因此,這一指數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一般物價水平走向,是對價格水平最宏觀測量。
5、如果用當前的價格來計算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所得到的GDP稱為名義GDP(Nominal GDP)。
6、"名義"一詞表示用當前價格計算價值;用人為規定的基年(目前是1996年)價格來計值的經濟指標是比較可靠的。
7、用不變價格計算的GDP稱為真實GDP。
8、?"真實"一詞表示以不變價格計算。
9、真實量值衡量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就只會因為真實數量的變化而變化,而不會因為價格的變化而變化。
10、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在1996年你的名義收入是3萬美元,而你在2001年的名義收入變為了6萬美元。
11、如果從1996年到2001年所有的價格都翻了一番,實際上你的生活水平并沒有變化。
12、計算公式在大多數國民賬戶體系中,GDP平減指數衡量的是名義(或當期價格)GDP與實際(或環比)GDP的比率。
13、用于計算平減指數的公式為:給定年份的名義GDP是使用該年的價格計算的,而該年份的實際GDP是使用基準年的價格計算的。
14、該公式暗示用名義GDP除以GDP平減指數并將其乘以100將得到實際GDP,因此將名義GDP“縮減”為實際度量。
15、對于某些特定的GDP子類別,例如計算機硬件,考慮隱式價格平減器通常很有用。
16、在這種情況下,將價格平減指數視為商品的當年價格與其某個基準年內的價格之比是很有用的。
17、基本年中的價格被標準化為100。
18、例如,對于計算機硬件,我們可以將“單位”定義為具有特定級別的處理能力,內存,硬盤空間等的計算機。
19、價格平減指數為200表示該計算能力的當前價格是其基準年價格(價格通脹)的兩倍。
20、價格平減指數為50表示當前年價格是基準年價格的一半-價格通縮。
21、這可能導致官方統計數字反映實際價格下降的情況,即使名義上名義價格保持不變。
22、與某些價格指數(例如CPI)不同,GDP平減指數并非基于固定的一攬子商品和服務。
23、允許籃子隨著人們的消費和投資方式而變化。
24、具體來說,對于GDP平減指數而言,每年的“籃子”是指國內生產的所有商品的集合,并由每種商品的總消費的市場價值加權。
25、因此,隨著人們對不斷變化的價格做出反應,新的支出模式將出現在平減指數中。
26、這種方法背后的理論是,GDP平減指數反映了最新的支出模式。
27、例如,如果雞肉的價格相對于牛肉的價格上漲,人們可能會在牛肉上花費更多的錢來代替雞肉。
28、實際上,平減指數與諸如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之類的價格指數之間的差異通常相對較小。
29、另一方面,隨著發達國家政府越來越多地利用價格指數來執行從財政和貨幣計劃到支付給社會計劃接受者的所有事情,即使通貨膨脹措施之間的微小差異也可以使預算收入和支出轉移數百萬或數十億美元。
30、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GDP平減指數。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