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曾經奇瑞新能源的肱骨車型,奇瑞eQ1(又稱小螞蟻)也曾取得過不俗的銷量成績,其在2018、2019年曾分別取得年銷4.7萬輛、7.7萬輛的銷量成績,彼時新能源車滲透率尚不高,五菱宏光MINI EV也未問世,奇瑞eQ1算是投入市場比較早并且取得不錯的成績的車型。
但隨著競品逐漸增多,尤其是五菱宏光MINI EV等更具性價比的車型到來,奇瑞eQ1也開始面臨一定的銷量壓力,尤其是今年1-7月其累計銷量也僅有12554輛,同比下滑達78%。其原有市場份額正逐步被宏光MINI EV甚至同門師兄弟QQ冰淇淋等更具性價比的車型所替代。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銷量下滑的同時,奇瑞eQ1又陷入了召回風波。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調查下,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即日起,召回2016年12月3日至2018年2月9日生產的部分奇瑞eQ1電動汽車,共計20063輛。
(相關資料圖)
其召回原因則是由于電池系統軟件策略問題,在經過長期頻繁快充或長期停放后,動力電池內部電芯壓差逐漸變大,壓差超過設計值可能導致車輛限功率行駛,在極端情況下可能發生高壓下電,車輛失去動力,存在安全隱患。而針對上述問題奇瑞將對召回車輛的電池管理系統進行升級,以消除安全隱患。
一般對于車企而言,汽車召回固然會對消費者造成用車不便,同時也對廠商造成一定經濟和口碑損失,但是在汽車市場更成熟的市場,汽車召回其實并不罕見,某種程度上說他甚至可以被視為是對消費者負責的表現。所以雖然此次奇瑞新能源召回是在總局調查下展開的召回,但對于消費者而言顯然是件好事。
而從車質網上有關奇瑞eQ1的投訴反饋來看,有關eQ1電動車的動力消失投訴并不罕見,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從側面說明其召回的必要性。當然,值得關注的是,車質網上的投訴并不僅限于召回車型,問題也不僅限于失去動力,其問題復雜多樣,廠家更應給予重視。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眼下在出口量高企的加持下,奇瑞汽車銷量攀升明顯,但是在國內市場奇瑞新能源銷量卻存在倒掛,呈現出同比大幅下跌的態勢。
以乘聯會零售數據為例,今年1-6月,奇瑞新能源累計零售銷量為40048輛,和去年同期的107014輛的零售銷量相比同比下滑達66%,而乘聯會新能源車整體銷量卻是另一番光景,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308.6萬輛,同比增長37.3%,兩相比較,奇瑞新能源的壓力不可謂不大。
寫在最后:
在銷量下滑的背景下,此次召回對奇瑞新能源而言并非好消息,當然,為了提振銷量,奇瑞新能源的全新中型SUV奇瑞EQ7目前已正式下線,預計將在8月份內正式上市,有望為奇瑞新能源銷量攀升注入一定活力,奇瑞新能源能否實現觸底反彈,我們也將保持關注。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本文作者金陵,轉載需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