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證券(601878)發布研究報告稱,經歷過2023年1月-2月的反彈后,3月份醫藥指數再次面臨回調。站在當下時點,該行強調醫療新復蘇背景下,預期底部、經營周期彈性體現的中藥、先進制造產業鏈、創新產業(300832)鏈以及醫療硬科技等板塊和個股機會。短期GPT熱點關注下,醫藥醫療方向信息化、智能化或有不錯表現,特別是醫療檢驗/流通/CXO等帶來的部分環節降本提效預期。長期看,該行持續看好疫情后復蘇及醫藥先進制造產業鏈、創新產業鏈在全球市場地位的提升。
浙商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相關資料圖)
中藥:受到疫后需求的影響,中藥企業在2023Q1多延續2022Q4的銷售趨勢,感冒藥、院內藥品等銷售迎來了恢復性增長。此外,近幾年中藥行業普遍處于經營效率提升的階段,該行認為中藥行業正處于新一輪成長復蘇的起點,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CXO:該行認為市場對于2023年CXO訂單、業績等擔憂有望在近期觸底,主要原因如下:①從宏觀來看,國內創新藥IND數量保持增長,支撐臨床CRO及CDMO中短期的快速發展。②該行認為2023Q1CRO板塊,實驗原材料價格逐漸平穩,訂單仍保持快速增長,頭部聚攏效應明顯,新方向基數平臺布局加速;CDMO板塊,能力快速建設,持續升級,大訂單對產能、業績的影響基本消除,撥開迷霧,行業景氣愈發清晰。③國際形勢波動下,國內在CXO產業鏈上仍具有不可替代性,市場份額有望持續走高。④2023年板塊的估值已進入20-30倍性價比區間,重點推薦。
創新藥:2023年1月醫保談判結束,醫保定價&監管思路逐漸清晰,該行看好創新藥行業進入良性發展循環。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本土創新藥產品獲批,醫保談判續約持續執行下,創新藥行業有望迎來穩步向上發展,該行持續推薦本土創新藥龍頭企業。
原料藥及仿制藥:原料藥看,該行預計Q1整體上游成本端有所下降,帶動毛利率有所提升;動保相關產品受到價格下降的影響,預計Q1凈利潤增速邊際放緩;第七批集采中標品種在2023Q1陸續發貨,有望帶來原料藥公司新增量。仿制藥看,2023Q1大部分院內制劑需求緩慢恢復,部分急診相關手術用藥需求恢復較快,該行預計2023Q2起院內制劑需求同比恢復更明顯。
上游科學服務:化學試劑看,2023Q1由于疫情政策的改變,上游科學服務板塊年前的業務開展略受影響,但年后已經強勢恢復。經過了2022年一年的拓品類、鋪倉儲后,2023年進入存貨周轉率提升的新周期。此外,如畢得醫藥、阿拉丁等今年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均值得期待。生物試劑及耗材看,部分公司2022Q1有新冠相關產品銷售的基數,該行預計可能對公司2023Q1的收入和利潤的表觀增速產生影響;從非新冠業務的增長看,該行預計2023Q1科研經費支出逐月改善,2023Q2起部分公司逐漸進入降本增效、人效提升的新周期。裝備公司看,該行預計2023年資本開支恢復增長是一個過程,建議關注2023H2全行業資本開支的邊際變化。
疫苗:該行預計Q1在疫情影響下,常規疫苗接種緩慢恢復、逐月改善;2022Q1有新冠疫苗加強針的影響,該行預計可能對部分疫苗公司2023Q1的收入和利潤增速有一定的影響。
創新器械:高值耗材板塊,2023Q1手術量開始逐步恢復,看好2023年全年產品放量,另外2023年4月份電生理集采開始供貨,看好集采落地板塊疫后恢復疊加集采價格下降的放量拉動,以及集采帶來的國產化率提升;醫療設備板塊,看好政策支持、國產化率較低、且創新產品開始快速上市與海外有一戰之力的基因測序儀器、大型設備、內窺鏡、手術機器人等強創新性板塊。
連鎖藥店:疫后恢復帶來門店數量與同店均有望高增長,拉動收入高增長;2021年新開門店有望在2023年持續帶來利潤貢獻,驅動利潤高增長。
醫藥指數再次回調,當下時點,該行怎么看?
經歷過2023年1月-2月的反彈后,3月份醫藥指數再次面臨回調。站在當下時點,該行強調醫療新復蘇背景下,預期底部、經營周期彈性體現的中藥、先進制造產業鏈、創新產業鏈以及醫療硬科技等板塊和個股機會。
短期GPT熱點關注下,醫藥醫療方向信息化、智能化或有不錯表現,特別是醫療檢驗/流通/CXO等帶來的部分環節降本提效預期。
其中NGS板塊,該行認為AI賦能有望帶來應用場景打開,成本進一步下降。建議關注NGS板塊龍頭企業,推薦華大智造(688114.SH)、諾禾致源(688315.SH);關注華大基因(300676)(300676.SZ)、貝瑞基因(000710)(000710.SZ)、艾德生物(300685)(300685.SZ)等。
CXO板塊,該行認為AI可能會推動創新藥物篩選、合成路線優化、臨床運營效率的提升,提高成功率。
該行建議關注AI在藥物研發過程中應用進程,重點關注藥物篩選/藥物發現/臨床運營等核心領域AI化進程,推薦藥物篩選龍頭:藥明康德(603259)(603259.SH)、成都先導(688222.SH)、藥石科技(300725)(300725.SZ),關注藥明生物(02269)等;藥物發現龍頭:藥明康德、康龍化成(300759)(300759.SZ)、美迪西(688202.SH)等;臨床CRO龍頭:泰格醫藥(300347)(300347.SZ),關注諾思格(301333)(301333.SZ)、普蕊斯(301257)(301257.SZ)等;CDMO龍頭(AI助益運營效率提升,產能利用率提升):藥明康德、藥明生物、凱萊英(002821)(002821.SZ)、博騰股份(300363)(300363.SZ)、九洲藥業(603456)(603456.SH)、康龍化成、和元生物(688238.SH)等。
風險提示:政策變動風險,新藥研發失敗風險,銷售改革成效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