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見聞作者:卜淑情
加拿大皇家銀行分析師認為,美股早在去年10月就將衰退納入定價,而眼下的情況和二戰期間有著共同之處。
有分析認為,美股不是沒有可能逃離即將到來的衰退,但成功的幾率可能微乎其微。
(相關資料圖)
當地時間周一,加拿大皇家銀行(RBC)資本市場策略師Lori Calvasina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眼下美股似乎正在“忽略”所有的衰退跡象,歷史上類似情況只在二戰結束前發生過一次。
Calvasina在本周公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
實際上,我認為我們在去年10月的低點時就將衰退納入定價,但我認為人們已經厭倦了聽到這種說法。
不過,Calvasina也駁斥了美股今年會大漲的預測,據她估計,標普500指數年底將維持在4100點左右。截止周一收盤,該指數報4135.32點,今年迄今上漲超過8%。
她還寫道:
隨著美國經濟完成后新冠疫情時代的轉型,時間將告訴我們,股市能否避免2023-2024年發生的任何衰退。
值得記住的是,盡管這種情況很少見,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先例。
唯一成功逃離衰退的一次,和眼下有共同之處在這份報告中,Calvasina研究了1937年以來標普500指數在經濟衰退期間的表現。
Calvasina研究顯示,自1937年以來,官方定義的衰退發生了13次,在歷次衰退中,標普500指數的平均跌幅達到32%,平均下跌周期為381天。
另外,股市通常會在衰退結束前4至5個月觸底,其中最早的一次觸底發生在衰退結束前9個月,最晚觸底則發生在衰退結束10個月后(2010年的衰退期)。
而在歷次衰退中,美股表現最驚艷的一次當屬1945年二戰末期。
那次美國經濟衰退從1945年2月持續到了當年10月。
據Calvasina稱,美股早在衰退降臨之前就已經經歷了大幅回調,標普500指數在戰爭爆發的最初幾年下跌了43%,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了衰退期的典型跌幅。但從1942年開始,戰局逐漸轉向有利于盟軍,美股觸底反彈。
雖然在1943年間經歷了13%的回調,但到1945年末,標普500指數從戰爭中期的低谷水平大漲了137%,比戰爭開始時的水平也高了34%。
Calvasina表示:
雖然1945年和今天有不少明顯的不同,但兩者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前所未有的歷史事件導致了經濟的巨大變化,需要經歷艱難的過渡才能回到常態。
她列舉了1945年時的政府戰爭資金與2020年的大規模疫情紓困措施作為支持其觀點的例子。
Calvasina表示:
實際上,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相似術語目前被沿用。當年的衰退被描述為技術性衰退,僅僅是因為戰時經濟停止運轉,而經濟正向和平時期過渡。我們去年所談論的“人為制造衰退”,二戰后時期也確實存在。
美國難逃衰退命運鑒于3月銀行業危機以及美聯儲持續加息的沖擊,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難逃衰退命運。
富國銀行首席財務官Mike Santomassimo對媒體說:
鑒于利率上調的速度,我們確實看到經濟出現了一些放緩。
就目前情況來看,Jefferies經濟學家們仍然預測今年會出現衰退。高盛認為,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35%。
研究機構Research Affiliates首席執行官Chris Brightman警告稱:
我認為,我們今天所處的環境,我們所看到的高通脹、不斷上升的利率以及金融體系出現的裂縫,正是這種環境使股市崩盤的可能性大大超過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