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縣域,齊奔“萬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萊州曾長期位列煙臺縣域經濟前列。但,過去長期倚重資源的產業單一結構,讓萊州這些年的發展腳步慢了下來。百舸爭流、千帆競發,不進則退,小進慢進也是退。這幾年,萊州面臨的困難前所未有,承受的壓力前所未有。
是就此退出“第一集團”,還是再次勇立潮頭?“發展,唯有高質量發展,才是我們不二的選擇!”萊州市委書記李勇剛給出的答案鏗鏘有力:萊州已經到了必須奮起直追、奮力趕超的重要關口。
4月的萊州春光明媚,潮涌灣畔,“啟航,向‘萬億之城’”煙臺融媒體采訪團在這座千年古邑感受到一股臥薪嘗膽、振興崛起的不甘和決心。
浴火重生再出發,春天陽光向未來。騰籠換鳥,并不意味著完全取締,而是以創新驅動引領傳統產業拉長產業鏈,規范管理,提檔升級。怎么做?“啟航,向‘萬億之城’”煙臺融媒體采訪團將目光投向曾為萊州經濟社會發展立下赫赫戰功的黃金產業。
作為當地的傳統支柱性產業,黃金產業依然占據著萊州經濟結構中的大半壁江山。如今,在打造國際一流示范礦山的探索實踐中,萊州成功將5G、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技術融入傳統礦業,以創新引擎驅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三山島金礦指揮中心。
4月12日,記者在山東黃金焦家金礦調度指揮中心看到:坐在調度室里的礦車司機遠程模擬駕駛,操控著位于井下-70米的礦車作業,將一車車礦石運到指定位置。距離焦家金礦不遠的三山島金礦,相似的一幕同期上演,幾名衣著整潔的礦工坐在明凈的電腦顯示器前,指揮著井下的有序生產。
“當前礦業正在經歷一場新的革命,大數據、信息化、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機械化等新技術不斷應用到礦業領域。”山東黃金集團礦管集團副總經理、焦家金礦礦長王成說,焦家金礦在大型主要設施建設方面下大力氣,傳統的人工操作逐步被智能化遠程控制替代。通過對傳統控制方式實施自動化改造,將80余人從井下作業環境中解放出來,年可節約各類成本1300萬元以上。提檔升級的焦家金礦開足馬力,2022年年產黃金突破10噸,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大產金礦山。
數字化轉型,三山島金礦同樣吃到了升級甜頭。“智慧礦山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升級后,我們減少現場作業人員276人,累計年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約8000多萬元。”在三山島金礦,副礦長何玉龍說。
始建于2010年2月的山東黃金冶煉公司是萊州黃金產業“擴規模、強科技、延鏈條”發展路徑的另一個代表。在該公司的置換車間,10多臺壓濾機正常運行。此時,只有一名身著橘紅色工作裝的女工在巡視。
“我們這里是智能化冶煉工廠,一名工人足夠了。”山東黃金冶煉公司副總經理楊榮華說,作為亞洲單機規模最大的金精礦加工企業,該公司堅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應用超大型立磨機、大型艾砂磨機等國內外先進裝備,在金精礦浮選綜合回收、永磁直驅型艾砂磨機應用、99.999%金電解工藝技術開發等關鍵領域均獲得重大突破,整體工藝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我們計劃投資4.3億元建設金精礦綜合回收擴建工程,項目建成后處理能力可提升至每天2500噸。”楊榮華介紹說,該公司將繼續加大科技攻關,實現換檔升級,為地方經濟建設作出最大貢獻。
5G采礦車在地下礦井“無人”作業。
千難萬難,干就不難。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萊州步履堅實。繼續以黃金產業為例,該市目前加快推進總投資322.4億元的10個黃金產業項目,大力推廣5G技術,實施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積極推進新能源礦山、裝備制造、精密加工、尾渣綜合利用等全產業鏈發展。2022年,萊州全市黃金產量21.2噸,是2018年以來最高產量。規上黃金產業產值437.5億元、增長57.3%。到2025年,紗嶺金礦、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朱郭李家金礦全部建成達產后,該市黃金產量將達到50噸左右。
聚力攻堅,突破發展。新征程上,萊州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制定了“1343”工作體系和振興縣域經濟五年行動計劃,構建起以“6+4”產業格局和“9+6+N”工程為框架的發展藍圖。
“6+4”,即轉型升級黃金、機械制造、汽車零部件、石材、文化旅游、海洋經濟6大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新港口、新城市“四新”經濟新增長極。
“9+6+N”,為總體布局銀海化工產業園、臨港臨電產業園、綠色建材產業園、通用裝備產業園、現代漁業產業園、濱海旅游度假區、東萊文化名山旅游區、東海文創康養新城、粉子山文教新城9大重點片區,實施城市更新、鄉村振興、千里海岸觀光廊道、交通、水利、衛生教育6項重點工程,每年聚力攻堅N個重點產業項目。
其時已至,其勢已成。方向對了,路就不再遙遠。2023,在煙臺“萬億之城”的征程上,萊州奮力跑出加速度、干出高質量、再創新輝煌——
激情奮進的足音,鏗鏘有力,堅定不移。
奮力實現重返第一梯隊目標 為沖刺萬億之城貢獻更多力量
萊州市委書記 李勇剛
從2022年開始,我們實施了振興縣域經濟五年行動計劃,去年的主要任務是打牢基礎,今年和明年的主要任務是突破發展,2025年、2026年進行鞏固提升,奮力實現“重返煙臺第一梯隊”的目標。
一是攻堅突破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萊州主要有黃金、機械制造、汽車零部件、石材、文化旅游、海洋經濟六大傳統產業。黃金產業重點抓好山東黃金、匯金礦業、瑞海礦業三大龍頭,加快推進總投資322億元的10個黃金產業項目,到2025年,萊州黃金年產量將達到50噸左右。石材產業重啟重振邁出了堅實步伐,去年推進國有平臺公司依法取得3個礦權,今年計劃新出讓3個礦權,完成2個礦山基本建設,同時一體推進荒料交易平臺、板材加工中心等全鏈條產業項目。其他產業也逐個研究制定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做好“延鏈、補鏈、強鏈”文章。同時,積極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新港口、新城市“四新”經濟新增長極,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二是攻堅突破“雙招雙引”。圍繞六大傳統產業、“四新”經濟新增長極和重點片區、重點工程建設,我們逐一梳理龍頭企業、上下游關聯企業和配套企業,建立儲備項目、招商項目、線索項目庫,積極走出去、請進來,持續抓好爭資金、爭項目、爭政策、爭平臺、請專家、請企業家“四爭兩請”工作,推動更多資源向萊州聚集,目前,萊州市儲備重點推進項目29個,總投資69.3億元,今年力爭招引投資過10億元項目10個以上、高層次人才100人以上。
三是攻堅突破載體支撐。突出重點片區、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的支撐作用,實施“9+6+N”工程。“9”,是突破銀海化工產業園、臨港臨電產業園、綠色建材產業園等9大重點片區。目前,每個片區規劃編制已經完成,基礎設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工作全面鋪開。銀海化工產業園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1億元,有9個化工產業項目入園建設,其中,7個項目今年將建成投產。“6”,是實施六項重點工程。圍繞城市更新、鄉村振興、千里海岸觀光廊道、交通、水利、衛生教育6大領域,全速推進總投資217億元的36個重點工程。“N”,是每年推進N個重點產業項目。今年我們篩選確定了102個省、市、縣重點項目,總投資1500多億元,實施作戰進度圖、要素保障圖制度,加快形成更多有效投資和實物工作量。
四是攻堅突破優化營商環境。今年我們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中之重,加大改革攻堅力度,圍繞行政審批事項劃轉、優化行政審批流程、規范審批大廳管理、提升政務服務信息化水平、優化機構編制資源等領域,進一步理順營商環境體制機制,著力從根源上解決瓶頸問題,全力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保駕護航,為煙臺沖刺“萬億之城”貢獻更多萊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