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知識產權日到來之際,今天,江蘇省高院發布了江蘇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特別提到涉互聯網知識產權案件持續增多,成為侵權的“重災區”。
據省高院發布,去年全省法院審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37021件,審結32518件,其中新收涉互聯網知識產權案件8106件。全省法院在妥善審理平臺強制“二選一”“大數據殺熟”、虛構流量等壟斷、網絡不正當競爭案件外,還依法打擊了網絡黑灰產業。比如去年,無錫梁溪法院審結了全國首例短視頻平臺領域網絡“爬蟲”案。在這起案件中,被告人丁某以9800元的價格購進一款名為“匯易獲客”軟件成為代理商,利用這款軟件可以入侵短視頻平臺的服務器。無錫市梁溪區人民法院法官黎鵬介紹,“通過關鍵詞搜索可以快速抓取平臺信息,主要包括用戶名、UID、簽名及評論等,再通過軟件把UID轉換成二維碼,來精準定位客戶”。
“爬蟲”是一種用于抓取網絡資源的程序,能夠將它搜索到的各種鏈接、信息等“帶”回來,交給施放“爬蟲”的人。丁某對這款爬蟲軟件進行了重新包裝后對外銷售,違法所得2.4萬余元。法院審理后,以提供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罪判處被告人丁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兩年,并處罰金三萬元。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湯茂仁介紹,“網絡爬蟲和知識產權是緊密相關的,爬蟲爬取網上的大數據可能會形成一個它自己的成果或者是說通過網絡爬蟲的行為來搜索它要的信息,收取的信息和數據都是他人的成果,就可能會侵犯被人的知識產權,比如著作權,甚至是不正當競爭”。
此外,去年全省法院審理的知識產權案件中,有97件案件適用了懲罰性賠償,判決賠償額300萬以上的62件,通過判決及調解為權利人挽回損失14.52億元。今后,在知識產權領域,還將逐步施行信用懲戒機制。
(《零距離》記者/劉舒 編輯/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