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幾個外賣小哥正在大廈門口乘涼,他們已經送了一上午的外賣,這個時間點是太陽最毒的時候,送完中午高峰期的外賣,只有現在能歇一會兒。
(相關資料圖)
忽然,大廈里走出來一個保安,他手里提著一桶水 ,一臉不耐煩地驅逐走門口聚集的外賣員,將水潑在了臺階上。
幾個外賣員無措的站在一邊,現在大廈門口的臺階全都濕了,很顯然是大樓里的人不歡迎他們在此乘涼,那濕噠噠的路面是無聲的逐客令。
他們只能扶著摩托車尋找別的乘涼地,背后的保安看著他們離開后,又一臉冷漠地轉身走回了大廈。
人性的惡,在于互相為難
保安惡意潑水驅趕在門口休息的外賣員的這一幕出現在北京的某個街頭,網友為此吵翻了天,紛紛指責保安不近人情故意為難外賣員。
“但凡是個人都做不出這種事”、“何必為難外賣小哥,都不容易”,這些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當今一個普遍現象,那就是底層人互相為難。
其實像上文提出的潑水驅趕已經算是很溫和的手段了,網上還爆出過有保安拿鋼叉對著外賣員示威來驅趕他們的事件。
那些被驅趕的外賣員無一例外都選擇沉默著推走自己的車子選擇別的地方休息,這不是他們對傷害和侮辱的默許,而是面對生活的無奈。
此前有一件事引起了網友的一致口誅筆伐,外賣員將外賣放在了點餐顧客的學校門口。
因為對方一時沒有及時來取餐,外賣小哥擔心外賣被偷走就給對方打了個電話,對方沒有接聽,所以外賣小哥又發短信問了一句,你的餐到了,怎么不接電話呢。
沒想到這個舉動竟然惹怒了對方,這個顧客滿口污言穢語,稱外賣員是底層豬,一輩子只能活在社會最底層,還要外賣員反思一下自己的態度。
如此趾高氣昂,不知道的還以為外賣員做了多大的錯事,實際上他只是做了自己職責以內的事。
如果沒有打電話發短信確認,那么可以預料到一旦餐丟了,那這位外賣小哥將會遭到更多更難聽的辱罵。
辱罵短信
事情爆出后網友義憤填膺要求校方嚴查,很多人呼吁學校開除涉事學生,學歷不能篩選道德品格低的學生,就算在高校就讀也不代表他成了人上人可以隨便凌辱別人。
被辱罵的外賣小哥卻回應,自己不跟學生計較,不能因為這一件事毀了學生一輩子。
最后或許是迫于壓力或許是真心悔改,這位學生對外賣員道了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傷害已經鑄成,大學生這個群體也被他丟盡了臉。
辛辛苦苦跑一天單子,一旦有個超時或者飯菜潑灑就白跑一單,還有很多顧客要求外賣員幫自己帶東西或者把門口的垃圾帶下樓,如果外賣員不同意就會面臨差評的威脅。
寒來暑往,為了及時把外賣送達穿梭于車流之間,就是賺個辛苦錢,一天的精力都在工作中耗盡了,休息時自然不愿意跟人多費口舌做爭辯。
普通人的悲哀,是互踩
一旦與人發生沖突,嚴重時會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2021年就有這樣一件事令人痛心。
新年伊始,冬天的寒風呼呼地吹著,為了多賺點錢,外賣員老杜凌晨還奔波在送餐的路上,他打算送完這一單就下班回家,妻子剛剛還叮囑過他晚上騎車要小心點,不要騎太快。
來到小區門口,他敲響了保安室的窗戶,在睡夢中被吵醒的保安一臉不快的起來給老杜開門,著急送餐的老杜心情也不怎么美好,兩個人真不知怎的起了沖突吵了起來。
一時氣血上頭的保安不知道從哪里找來一根棍子,朝著老杜的頭狠狠敲了下去,倒在血泊中的老杜再也沒起來。
假如當時兩個人說話都客氣些是不是能夠避免這場悲劇,爭執最終的結果是兩個家庭的破碎,故事的最后追究是非已經沒有意義,逝去的生命再也不會回來。
這一出慘劇實際上就是小人物相互傷害的凝縮,生活已經很艱難了,人與人之間拼了命的想把對方墊在腳下,這讓本就苦澀的生活更加冰冷。
其實更多的勞動者都習慣了在工作時忍耐不平等的待遇,久而久之沉默成為了一種常態,這反而讓施暴者更加猖狂。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趾高氣昂的人往往不是真的掌握很多權利的人,相反,他們往往是拿著雞毛當令箭的小人物。
在一個工廠中,工人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從流水線上退下來,在離開車間時,門口發放證件的人一個個將工人的證件扔在地上讓他們彎腰去撿。這究竟是為了什么呢?
明明一抬手就能交到對方手里,卻偏偏讓辛苦了一天的工人低下頭去撿。
只是為了滿足他的虛榮心嗎,難道這樣傷害折辱別人能夠給他帶來快感嗎?我們不得而知,只是那樣貌似高高在上的姿態,實際暴露了他低劣的品質和人格。
而這件事最后的處理方式也不盡如人意,勞務派遣的中介不允許工人因此離職,在交涉現場還爆發出激烈的肢體沖突。
公司一方的代表人氣勢洶洶毫無悔改之意,而被職場霸凌的員工們卻連離職的權利都沒有,實在是令人氣憤。
越是底層人物,越是容易被一點點權利所誘惑,因為他們習慣了被欺負,所以一旦掌控了一點點權利就會作威作福,哪怕只是發放身份證件的權利也可以用來欺壓別人。
在他們心中不存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幫互助,而是弱肉強食,太多時候他們沒意識到自己也是被吃的那一個。
為別人撐一把傘
其實底層人的善和惡都非常樸素,有的人因為淋過雨所以想把別人的傘也撕爛,而有的人愿意為別人撐一把傘。
廣東東莞的一場暴雨一下子讓奔波在外的人被淋了個透心涼,伴隨著暴雨還有劇烈的狂風。
在風雨中有位母親抱著懷里的幼子艱難的行走著,路邊的樹被風吹的東倒西歪,樹枝搖搖欲墜。
就在此時,旁邊商鋪里的店員發現了在暴雨中行走的母子二人,他一把打開店鋪門將母子二人拉進店里避雨。
在開門時有位女店員怕小朋友磕到頭,還細心的用手扶著玻璃門,外面雷雨聲陣陣,但在這個小店鋪里人心卻很暖。
2008年一場地震令所有中國人都深感心碎,無數同胞日夜兼程趕赴震區參與救援,還有更多的人無法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用捐款來表達自己的支持。
在眾多感人的捐獻故事中,有一位殘疾人的身影留在了許多人心中。
他的名字叫龔忠誠,他先后四次前往捐贈箱捐款,殘疾的他瘦骨伶仃,只能在地上匍匐前進,如果不低頭根本就看不到他。
殘疾的他還有一個妹妹要供養,在這樣艱苦的生活條件下,他依然來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先后捐款共計185元。
這些錢相比于那些明星和企業家上百萬的捐款自然不足為道,但這些錢都是他一塊兩塊在路邊乞討得來的,除去吃飯用的開銷和妹妹的學費,這已經是他的全部積蓄。
在一場天災面前,所有人都眾志成城,盡心竭力的想要為我們正在受苦的同胞做些什么,龔忠誠是一個代表,他背后是千千萬萬個善良的人。
這樣令人暖心的故事,其實每天都在發生著,幾年前有一個新聞溫暖了所有人的心。
一位智力有殘疾的大爺通過觀察發現別人可以通過交易紙幣來換取食物,于是他就自己用筆在紙上畫下了人民幣的圖案,拿著這張自制假幣來到一個攤位面前買吃的。
攤主看到這張奇異的錢幣,并沒有將他驅趕走,而是默默的收下,給老人煮了一碗面,這位大爺也很有分寸沒有搗亂,吃完面就歡天喜地的離去了。
此后這便成為了一種常態,大爺時不時拿著自己畫的錢幣來買吃的,而攤主則笑盈盈的收下,將吃的賣給他。
有時候為了補貼大爺的生活,還會給大爺找零,給他一些零錢作為開銷。慢慢的整條小吃街的人都被攤主的善良所感染,時不時也會將自己家攤位的食物分享給大爺。
一個善舉溫暖了一位殘疾老人的余生,在他去世后,面攤老板還時常惦念他,說每天都在等老人來買面條。
這個世界或許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會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壞,網絡讓我們見識了太多燈紅酒綠的生活,但是回歸現實我們眼前依然是眾多小人物,小人物有小人物的人生。
在這個可能有些殘酷的世界上,如果都想著往上爬,踩在別人頭上來謀取自己的利益,只會帶來互相殘殺傷害。
人類之所以脫離于普通動物的范疇,就是因為我們擁有道德和秩序,在動物界中弱肉強食是常態。
而在人類社會中,我們可以用愛和善良將所有人都拉一把,凝聚成一個友愛的整體。
可以選擇將自己經歷的不幸宣泄在別人頭上,但這并不會讓置身處地有任何的改善,但如果所有吃過生活苦的人能夠散發出一點善意,那么一點點善就會慢慢匯聚起來,變成讓所有人感受到溫暖的力量。
(圖片及故事素材均來源于互聯網。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