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載薪火傳承 熱心助學愛相隨
(資料圖)
“共同托起他們的理想·2023行動”圓滿結束
現場將助學金發放到受助學子手中
受助學子現場發言
受助學子代表黃煒鑫發表感言時,現場一位家長被感動得熱淚漣漣。
蘇安琪帶著母親和妹妹一起來到現場,助學金讓這一家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歡樂。
受助學子和愛心企業代表面對面交流
8月19日,“共同托起他們的理想·2023行動”助學金發放儀式在泉州市區舉行。泉州市慈善總會會長沈耀欽、泉州晚報社有關領導、熱心助學事業的愛心人士、企業家代表和10名受助學子代表及家人參加儀式。今年,《泉州晚報》共報道了15名學子的故事,他們全部都得到了愛心資助。
到今年,助學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21年,迄今為止活動共籌得善款2402.67萬余元,幫助6920名(次)學子圓了大學夢,并帶動社會各界發起或參與各種形式的助學活動,在全社會形成熱心公益、捐資助學的良好風氣。
助學儀式
齊聚一堂?共話助學
19日上午,受助學生代表早早到達助學金發放儀式現場。記者注意到,與其他由家長陪伴的學生不同,南安的鳳婷是由好朋友雅妮陪伴前來參加會議?!拔覀兪巧嵊?,也是高中最好的朋友,無話不談?!兵P婷說,當天趁著來到泉州市區,她們也相約一起在市區逛一逛。對于好朋友受到愛心人士的資助,雅妮表示:“很為她開心,也很感謝愛心人士對她的幫助。”
活動開始,泉州市慈善總會、泉州晚報社領導和參會愛心人士、熱心企業家、學生代表進行座談交流。愛心人士蘇永紅先生、泉州力誠食品公司代表王玉茹和晉江市志愿者圓愛服務隊副隊長洪純司分別給學子們送上祝福。學生黃煒鑫代表受助學子向資助他們的愛心人士、企業家表示感謝,并表示自己將努力學習,今后更好地回報社會。
發放儀式結束后,王玉茹找到資助對象潘孫悅,與她和她的家人熱情攀談?!皩O悅小時候就很懂事,成績也好,還要照顧有殘疾的妹妹?!闭劦脚畠簩O悅,潘爸爸一臉欣慰,他向王女士表達了感謝,并表示以后一定督促女兒好好努力,將來像她一樣回報社會。王玉茹女士則表示,回報社會的方式有很多,她不希望給孫悅太多的壓力,她認為在校園里多參加公益活動,幫助陌生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她希望潘孫悅進入大學后能夠快快樂樂地學習,同時也照顧好自己和家人。
相鄰而坐的學子丁偉和煒鑫一見如故,會后他們在一旁小聲交流起來?!案杏X和他挺聊得來的?!倍レt腆地告訴記者,可能是因為他們倆都是理科生,高考分數也差不多,還有相似的經歷,兩個人的關系一下子拉近了。除了聊高考,他們還分享了彼此考取大學的情況、愛玩的游戲以及未來的規劃,他們還互相加了好友,約定以后分享各自的大學生活。
回顧
持續21年?6920名(次)學子受益
助學的意義并不只是停留于“助學”,更是鑄造了一個又一個樸實的夢想,也能夠成就一位又一位人才。
21年助學路,薪火相傳。“共同托起他們的理想”助學活動的舉辦,緣起于2003年一名來自永春的困難學子寄給報社的一封求助信。該學子在信件中,反映自己品學兼優,考上了理想的大學,但家庭經濟困難,無法承擔大學學費和生活費用,無奈之下,只好向《泉州晚報》求助。
接到求助信后,泉州晚報社領導非常重視,當即派出幾路記者分赴安溪、永春、德化等地,了解并及時報道了各地困難學子勵志求學的感人故事。在此過程中,《泉州晚報》接到了數百個熱心讀者的電話,有的表示要捐款,有的表示要以其他方式予以幫助?!肮餐衅鹚麄兊睦硐搿敝鷮W活動應運而生。
從此之后,由泉州市慈善總會與泉州晚報社聯合主辦的“共同托起他們的理想”助學活動,每年都如期舉辦。助學活動為家庭困難但又堅韌不拔、堅持求學、品學兼優的學子搭建了一個展示的平臺,讓社會各界熱心企業家、愛心人士了解并資助他們。如今,這一品牌項目,已經成為泉州最具影響力的助學項目之一,也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和熱情參與,迄今為止活動共籌得善款2402.67萬余元,幫助6920名(次)學子圓了大學夢。
愛心助學?年年掛念著
2023年6月,泉州市慈善總會、泉州晚報社就開始籌備舉辦“共同托起他們的理想”助學活動。高考成績一公布,本報記者就根據各地慈善總會推薦、撥打晚報熱線求助的困難學子名單,兵分多路,前往各縣(市、區)深入學子家中,了解他們家庭的真實情況、學習表現,并采訪成稿在《泉州晚報》、泉州通、泉州網上發表。
學生們身處困境,但自強不息、克服困難、立志成才的感人事跡,引起了許多愛心人士的關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幫助他們圓大學夢。
已經多年參與“共同托起他們的理想”助學活動的楊鷺暉夫婦,早在活動啟動前,就與記者聯系表示他們資助的幾名學子中今年有1人已經畢業,他們將再資助1名學子;石獅蘇永紅先生,去年資助了1名學子,今年他看到本報報道的安溪學子蘇汝婷困境中奮發圖強的事跡后,立即與記者聯系,表示愿意資助這名乖巧懂事的女生;晉江志愿者圓愛服務隊從2021年開始,連續3年參與助學活動,今年他們再次資助1名學生……
這些滿懷愛心的企業家、熱心人士、志愿者,樂善好施,全心全意關注困難學子的成長,用真情給孩子們插上理想的翅膀,讓他們能夠自由地翱翔,用知識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各界關愛
社會各界人士?對學子寄予期望
發放儀式開始前,沈耀欽會長走到熱心教育、慷慨解囊的社會愛心人士、愛心單位代表面前,向他們表示感謝。隨后,沈會長來到受助學生代表們的身邊,與他們握手、交談?!昂芎?,很優秀!錄取學校很好啊!”沈會長詢問了學生們的情況,對他們在困境中取得的優異成績給予了肯定。
“同學們即將開啟美好的大學生活。借此機會,有幾句話想送給大家。”在為學子發放完助學金后,沈耀欽希望同學們做一個胸懷理想的人,在新的起點上,希望他們厚植家國情懷,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奮發有為,綻放青春芳華;希望同學們做一個腳踏實地的人,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認真過好每一天,涵養學識,強健體魄,用堅定的步履走好大學四年的求學路,用熱情和自信去攀越未來的高峰;希望同學們做一個心存感恩的人,常念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提攜之情,銘記社會愛心人士的雪中送炭,在感恩之情中汲取力量,奮發圖強不負眾望,同時盡己所能幫助身邊遇到困難的人。
泉州晚報社領導在會上介紹了今年助學活動的開展情況。泉州市慈善總會與泉州晚報社聯合主辦的“共同托起他們的理想”助學活動已經開展了21年。2023年的助學活動自今年7月中旬開展以來,泉州晚報社與泉州市慈善總會通力合作,共同從各縣(市、區)篩選出15名家境貧困、品學兼優的高考學子,并由泉州晚報記者實地采訪,對真實情況進行了報道。
“這些同學雖處在困境,但自強不息,勇于直面苦難立志成才的感人事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愛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幫助他們在人生緊要處爬坡過坎圓大學夢,修筑通往棟梁之材的穩健大橋。”泉州晚報社領導也對受資助學生寄予期望,希望他們能夠正確面對困難,并把這種磨難當作是一種精神財富、一種寶貴的經歷,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更加自立自強、刻苦努力、早日成才回報社會?!白M瑢W們在新的起點上開啟新的人生,結出累累碩果?!?/p>
學子感恩
感恩相助 迎接光明
受助學子代表在發放儀式上向主辦方和愛心人士們送上最誠摯的感謝。
黃煒鑫:感謝資助我的楊鷺暉夫婦、慈善總會、泉州晚報記者以及我的母親。當接受社會的幫助時,我也不會忘承擔督促自己成才的責任,不僅在學習上端正態度、嚴于律己,也會在生活中時刻關心需要幫助的同學,在他們遇到困難時和他們站在一起。
蘇安琪:我很感謝這樣的愛心資助,讓我得到了很多人的鼓勵和幫助,也明白生活的磨難并不是難以戰勝,一時的坎坷磨難終會迎來光明的未來。
林怡敏:培根說過“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成才”,求知和進取應當是我們人生最大的快樂,學習能讓我們生活更加充實與精彩。人生旅途中,獲得助學金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助推器,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這一份助學金溫暖著我們的心靈,是一種心靈的慰藉,也為我們指引了前進的方向。感謝來自愛心人士的資金支持和精神鼓勵。在未來的道路上我將繼續秉承感恩的心,提升自我,為社會進步作出貢獻。
許鳳婷:很感謝各位愛心人士、慈善總會,以及泉州晚報社的牽線,我才能拿到這個受資助的機會。當然,我的班主任也是第一時間通知我,我也很感謝她。未來我會好好按著自己的規劃,腳踏實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蘇汝婷:感謝慈善總會及蘇先生的幫助,減輕了我家庭的負擔,讓我能夠不用為學費而發愁,安心學習;感謝社會的幫助,在后面的學習生涯中,我會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好好學習,不辜負期望。在學有所成后,我會用自己的能力回饋社會,將這份善心傳遞下去。
蔡鑌煌:謝謝慈善總會為無數困難家庭帶來了光明。考入集美大學,家人都為我感到欣慰,正為大學高昂的費用苦惱時,是慈善總會對我伸出了援手,助我圓夢大學。我將懷揣感激,認真對待學業,拼搏奮斗,讓自己學有所成,無愧于社會。
潘孫悅:很感謝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感謝你們帶來的溫暖。如果沒有你們,我可能在學業道路上會異常困難。感謝一路有你們守護,也祝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鄭琳琳:助學金給予我勇氣和自信,讓我可以安心地讀書學習,更有信心地面向未來。我會努力學習,回報社會,不辜負社會的幫助,向所有人表達我最誠摯的感謝。
吳智宇:內心的感謝之意用多少話語都難以表達,我會懷著感恩之心,在大學繼續努力,在將來回報社會,報效國家。
劉丁偉:在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見到了圓愛服務隊副隊長洪純司女士,在她的身邊我感到如沐春風,感受到了她對我的關心與期待,也堅定了我的大學目標:懷著一顆上進、感恩的心不斷學習,用更好的成績回報愛心人士。
鄭煒杰:大家對我的關心和愛,我都會銘記于心,我會在大學校園里好好地學習,不辜負所有人。我相信愛有改變的力量,相信愛會有無限的希望,我會將這份愛傳遞下去,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更多的人,再次感謝你們對我的幫助。
許穎: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一定會繼續努力,不辜負你們,將來回報社會,報效祖國,服務人民。
王文彬:烏鴉尚有反哺之義,我亦知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感謝你們的幫助,讓我能夠全身心投入大學的學習之中。
陳永裕:這次助學對我的感觸是相當大的,我由衷地感恩慈善總會和各界的愛心人士助力我完成學業。這份愛心幫助,會讓我在將來的大學生涯中更有底氣地去努力和拼搏,將來自己有能力時,這份愛心也將在我手里繼續傳遞。
龔以琳:感激之情無以言表,今后我一定繼續奮斗學習,不會忘記如今需要幫助的自己,不會忘記如今艱苦的日子,不會忘記如今資助我的人。你們是我的支柱,是我今生無法忘記的人。我一定會成為更加優秀的人,努力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