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今天是全國交通安全日。道路交通中,交通信號燈的科學設置,關系著道路暢通和交通參與者的安全。在強化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本市公安交管部門充分發揮“智慧交管”優勢,通過優化交通信號燈配時等措施,全力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暢通,讓廣大交通參與者平安回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暢行服務背后的“智能大腦”
“我經常走這條路,感覺路口的紅綠燈時間長短會有變化,這是怎么回事?”面對有變化的紅綠燈,市民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通過分析不同時段各路口的交通流量特點,為每個路口都預設了多套周期和綠信比方案,系統會根據路口每個方向實時的機動車通行數量從預設的方案中進行智能選擇。”市公安交管局科技和設施保障支隊科技設施管理大隊副大隊長段濤介紹。他所說的“周期”是指一個路口每個紅綠燈運行時間的總和,“綠信比”則是一個周期內可用于機動車通行的時間占比,系統將優先方案下發給信號燈控制設備,就會讓交通參與者體驗到無形的“智慧交管”帶來的暢行服務。
受各類因素影響,道路沿線的交通流量時刻在變化。公安交管部門在做好交通信號區域協調控制工作的同時,針對個別路口情況,利用被稱為交通信號燈“智能大腦”的感應信號控制應用,根據經過路口的機動車實時流量特點,自動減少路口某一方向交通流量少時、綠燈時間過長而造成的“綠燈空放”;或是交通流量大時,綠燈時間卻過短引發的路口車流溢出現象,化解交通擁堵。
一口綠燈“遲到”保障多口暢通
此外,對于個別路口存在的交通流沖突、流量不均衡等客觀情況,公安交管部門還在“智能大腦”中增加了“遲啟”功能。顧名思義,“遲啟”就是指路口中一條道路單方向綠色信號燈的亮起時間,比對向的綠色信號燈要晚一些。
“從保定橋下來的車都綠燈放行了,怎么我從和平往河東走的方向還是紅燈?”在交通早晚高峰經過和平區解放北路與保定道交口的市民會發現,這個路口的交通信號控制時間有些特殊。原來,由于坐落在和平區的各類單位和商業設施較為密集,在市民通勤時段中,該路口保定道沿線由河東區向和平區的交通流量比對向要大很多,而且這一直行方向與由保定道左轉解放北路的車流還會存在交叉沖突。交警在這里就采用了“潮汐”時段式的“遲啟”配時。在7時30分至8時30分的早高峰時段,河東區往和平區方向的綠燈信號要比反方向長15秒;16時至19時晚高峰時段,和平區向河東區方向的綠色信號燈也會比反方向多15秒,加快車流疏散,減少車流沖突。
多套“固定配時”方案有備無患
“智能大腦”的優點在于,既緩解了高峰時段的交通壓力,又保障平峰時段道路暢通,還能夠穩控夜間機動車通行速度。為應對斷網等突發情況,公安交管部門還采用了感應控制以外的“固定配時”控制模式。
“比如南開區紅旗路與迎風道交口,在控制系統內預設有6套固定配時方案,可以及時應對斷網情況下的意外情況。”段濤說,“固定配時”控制方案是專門為斷網情況下制定的。該控制模式下,交警通過現場調研分析得出不同時段的交通流量數據,將不同時段的多套方案預設進控制系統。“固定配時”也并非一成不變,交警還會根據交通流量變化對同一個路口不同方向的交通信號固定配時進行微調。
在今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公安交管部門將繼續堅持以數據為基礎,及時發現交通堵點,深入分析原因,不斷摸索信號控制在交通治理方面的新模式,努力為市民提供更高的通行效率和更好的出行體驗。(津云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