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口袋公園”是利用城區里“巴掌大”的邊角地、閑置地見縫插針式建設的公園綠化活動場地。去年,我市建設了50個“口袋公園”,幾乎每個小“口袋”里都裝著有趣的故事。
中山門是我市第一個“工人新村”,建于新中國成立之初,天津鋼廠、棉一、棉三等企業的職工和家屬大都住在這里。中山門分十二段,以中山門公園為中心環繞建設,層層向外蔓延。每一段有十至十一排平房,每排平房有10到12間房屋。一家一室一廚組成的“工人新村”聯排式平房成了中山門的特色。78歲的老“中山門”劉大爺回憶,那時候的鄰居也是同事,甚至在一個車間或班組,知根知底特別親。如今,鳥瞰中山門團結東里小區的“口袋公園”,劉大爺似乎又看到了當年的“工人新村”,因為公園里的設施和綠化景觀都是層層向外發散的,就像一排一排的平房向外延伸。
看著公園出入口的拱門,82歲的李大爺想起了“中山門”地名的來歷,“民國時期中山門是從東郊進入市區的第一道關卡。1947年,津塘公路與東興路交口設立卡口,修建了‘中山門’。那時候馬路兩側有兩座碉堡,兩扇大鐵門把碉堡連接起來就形成了一個簡易拱門,東墻上寫著‘中山門’三個大字。”
大直沽福澤溫泉公寓“口袋公園”里的故事也不少。大直沽是元代直沽海漕的中心,署衙、寺院林立,商賈、船工穿梭……民間流傳著“三宗寶”──古廟、燒刀、臺子高。古廟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天妃靈慈宮;燒刀則是天津三大名酒之一的直沽高粱酒;臺子高最具說服力的是1939年天津鬧水災,大直沽因為地勢高成為少數沒有被淹的地方之一。在公園設計師曹亮亮的指點下,記者在福澤溫泉公寓“口袋公園”里尋到了大直沽“三宗寶”的印記,“公園各區域由漫步道串聯,線條蜿蜒,就像燒刀的衍生;公園內場地用步步高升的石材鋪地,西低東高的走勢形象比喻臺子高;瓦片景墻一下子就讓人想到了古廟古庵。”
據了解,我市在“口袋公園”的設計上遵循“一園一主題”“一園一特色”理念,其中一部分設計理念來自于該區域的歷史文化故事。今年,我市還將建設提升50個“口袋公園”,期待這些公園能“講”出更多好故事。(津云新聞編輯李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