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家庭醫生作用大,百姓健康守門人;免費體檢加評估,健康管理和咨詢;簽約項目多又好,滿足需求多樣化;莫要一頭扎醫院,基層服務多便捷?!?/p>
(資料圖片)
一段簡短、直白的順口溜兒,道出了人們對家庭醫生的認可和信賴。
基層,既是醫療服務“起跑第一站”,又是“最后一公里”,是社區居民的健康“守門人”。
為筑牢基層“健康防線”,我市自2017年起啟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隨著不斷推進,目前全市已建立2400余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2022年,有效簽約居民390余萬人,其中重點人群為250余萬人,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入戶醫療護理服務17萬余人次,家庭病床服務3000余人次。
未病能防、有病能診、小病能治、大病能轉、慢病能管,家庭醫生們扎根百姓身邊,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區,不管是新生嬰兒還是耄耋老人,從健康宣教到慢性病治療,從門診服務到走訪入戶……
服務上門 解決老人難題
家庭醫生會根據簽約居民的病情和家庭情況等,分類做好診療方案。對因病造成出行不便的老年人,開展特需入戶服務,上門提供更換胃管尿管、護理傷口等服務。
薊州區下營鎮赤霞峪村的楊景順老人已經95歲高齡,長期臥床,行動不便。日前,家庭醫生團隊負責人李艷輝又去上門服務老人。
赤霞峪村地處小港片山區,距下營鎮中心衛生院較遠,村民看病不方便。今年4月,下營鎮中心衛生院在赤霞峪村附近的道古峪村升級改造了家庭醫生工作室,安排李艷輝等4人家庭醫生團隊長駐,為周邊村民提供醫療、公共衛生、檢查、康復等服務,把健康送到群眾家門口。
“拐過這個胳膊肘彎兒再上個坡兒,藍色大鐵門那家就是了?!逼囋趶潖澢纳铰飞闲羞M,雖然各家各戶的外貌差別不大,李艷輝卻諳熟于心。
開門的是老人的兒子楊瑞豐,他看見李艷輝高興地說:“李大夫來了,正盼著你們了!”
老人基本無法語言交流,李艷輝也就沒有太多寒暄,直接上手麻利地換完尿管,又進行了例行身體檢查?!皼]啥問題,還得多留意身體狀況,有什么事情隨時聯系我們。”李艷輝對楊瑞豐說。
“我家到鎮中心衛生院來回20多公里,我爸這幾年已經下不了床,弄他跑一趟太費勁了,一個人根本抬不動,還得找人找車。有家庭醫生真是方便又放心,解決了我家的大難題。”楊瑞豐說出了心里話。
下營鎮中心衛生院吳廣軍介紹,像楊大爺這樣的患者屬于家庭醫生簽約的重點人群,也是重點健康管理對象,李艷輝團隊除了按需上門服務,還會及時跟蹤老人健康狀況,第一時間給予用藥和飲食指導。
如果遇到處理不了的情況,就會聯系鎮、區醫院及時轉診。
薊州區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李繼東介紹,家庭醫生主要承擔基層預防保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患者康復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特別是為失能、半失能等特殊人群提供貼心便捷的入戶診療服務。按照“應管盡管”的原則,薊州區目前組建了246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家庭醫生簽約總人數30萬人,重點人群管理21.60萬人,為60歲以上失能、半失能人員提供入戶醫療健康服務5611人次。
慢病“長處方” 取藥不再愁
家庭醫生簽約雖是一紙約定,但承載著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責任。
除了上門出診,社區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站、村衛生室更是家庭醫生們的“主陣地”。以最常見的慢性病患者為例,家庭醫生們會幫簽約居民制定個性化健康方案,每次就診根據檢查結果隨時調整用藥,給予用藥咨詢和健康指導。
家住南開區興南街的薛秀琴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種慢性疾病,與興南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約后,家庭醫生李軍紅不僅耐心解釋慢性病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還一次次調整并最終確定最佳治療方案,使薛秀琴的病情一直比較穩定。
從此,薛阿姨不再為“看病難”犯愁,遇到健康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軍紅。李大夫成了她的“主心骨”,也成了她全家的“健康咨詢醫生”。
“簽約家庭醫生真是受益,不僅病情控制特別理想,而且取藥處方最多可以開到12周,每年醫保還多報銷5%、醫?;痤~度增加200元?!毖Π⒁陶f,“李大夫已經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了,家里人的健康問題、頭疼腦熱的小毛病與李大夫溝通起來又直接、又方便,省得去大醫院麻煩?!?/p>
目前,興南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了12個家庭醫生團隊,每個團隊都由家庭醫生、社區護士等人員組成,為轄區41492名常住人口和養老機構、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功能性社區提供基本醫療、公共衛生等健康服務。
“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開4—12周的‘長處方’是家庭醫生的一大優勢,不用反復去醫院復診拿藥?!痹撝行闹魅闻诵泺P說,“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行7年來,居民們切身感受著便捷、多樣化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簽約服務越來越受到百姓認可。”
今年年底 簽約覆蓋率超34%
家庭醫生們正在用自己一點一滴的行動,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資源服務,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
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劉先奪表示,今年是我市啟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第七個年頭,通過不斷提升履約質量和服務效果,簽約服務優先覆蓋老年人、慢病患者、兒童、孕產婦、殘疾人,特別關注失能、孤老、高齡空巢、特困等重點人群,簽約居民不僅能夠享受到健康評估、慢性病管理、預約門診、預約時段優先就診、慢性病用藥精準保障等,而且能夠享受到醫保報銷優惠、長期處方、家庭病床、上門特需服務等。
“7年來,我市逐步形成了一條頂層設計、部門合力、基層落地、居民受益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路徑,頒布了國內首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地方性法規,政策賦能打造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天津實踐經驗’?!眲⑾葕Z說,“未來我市將圍繞‘擴容、賦能、保質、提效’,增加服務供給、提升服務能力、強化服務內涵、優化服務模式,推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p>
──探索建立 “3+1+N”團隊服務模式,“3”是每個團隊至少有1名家庭醫生、1名護理人員、1名公共衛生醫師或公共衛生人員;“1”是團隊中增加1名上級醫院臨床專家,提高服務專業技術水平;“N”是吸收康復醫師、保健醫師、健康管理師、心理咨詢師、藥師、公共營養師等人員加入團隊,滿足多元化的健康服務需求。
──提升家庭醫生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慢性病管理能力,開展相應的住院、手術等服務,拓展康復、醫養結合、安寧療護、智能輔助診斷等服務。
──推廣建設基層標準化慢病專科門診和示范基層慢病管理中心,為慢病患者提供“防、診、治、管、健”服務;建設一批社區疼痛、婦產科、兒科、呼吸疾病等家庭醫生特色服務團隊,提供多樣化特色診療。
──充分發揮縣域醫共體和城市醫療集團整體服務優勢,牽頭醫院將一定比例的專家號源、床位、預約設備檢查等醫療資源交由基層醫生管理支配,方便基層醫生轉診患者優先就診、檢查、住院。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全科門診推廣“預約就診—定向分診—診前健康管理服務—診間就醫取藥—診后付費、復診預約”標準化服務流程,促進服務模式轉變。
劉先奪表示,以確保簽約服務質量和居民滿意度為前提,我市確定了自2022年起各區全人群和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每年提升1—3個百分點的目標。今年年底,全市簽約服務覆蓋率將達34%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65%以上,到2025年力爭全市簽約服務達到500萬人。(津云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