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創智工作人員進行科研實驗。
□ 本報記者 付 奇
(相關資料圖)
11月30日,記者走進位于南京江寧開發區的中汽創智總部大樓時,公司CEO李豐軍剛剛接待完英偉達中國區總經理。從源頭技術創新到項目產業落地,打開大門、圍繞產業鏈創新鏈深化合作,成為公司落戶南京兩年來的“主旋律”。
時間追溯到2020年6月29日,在國家三部委的見證下,有著中國一汽、東風汽車等三大央企背景的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揭牌。
注冊資本160億元——新生的“中汽創智”宛如一艘航母,以“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前瞻、共性、平臺、核心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公司”為定位,成立之初,就喊出“用3至5年時間打造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創新型汽車高科技研發企業”的目標。
“背景硬、家底厚”的中汽創智為何選擇“落子”南京?
參與創建全程的李豐軍回憶說,“當時我們在全國公開‘海選’,感覺南京的決心最大,又同時具備人才、產業、營商環境優勢,最終我們選擇了這里?!?/p>
南京與中汽創智的“雙向奔赴”,很快便結出碩果。
全固態動力電池、“擎臻”智能網聯車用操作系統、4D毫米波雷達……在位于總部大樓一樓科技感十足的展示廳里,展示了中汽創智公司兩年多來,在智能底盤、新能動力、智能網聯三大業務領域里的一系列科技成果,“短短時間內,我們已經攻克139項核心技術?!崩钬S軍說。
“經過兩年半的時間,中汽創智已從研發階段進入到產業化和市場化突破的關鍵階段。”李豐軍表示,目前,中汽創智成功申報3個國家科技項目,累計加入28家行業協會,吸引電動汽車百人會、基礎軟件生態委員會、智能汽車信息安全大賽等在南京舉辦活動,力爭在南京市江寧區打造中國汽車產業的核心技術高地,加快南京汽車生產基地向新能源汽車方向轉型布局。
放眼未來,中汽創智制定了雙“211”目標:在技術上,到2030年,實現200項核心技術突破,建成1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專利及行業標準數量進入第一梯隊;在經營上,每個領域2個以上產品量產,產值貢獻100億元,公司估值1000億元。
中汽創智,正是南京加速推進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的縮影。近年來,為拉長加粗汽車產業鏈條,僅在江寧開發區,就引入中汽創智、福特新能源汽車總部、T3出行等研發平臺和智能網聯龍頭企業,為江寧汽車產業強鏈補鏈、做大做強提供支撐,還引進140多家零部件“衛星”企業,形成集總部、研發、制造、物流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加速推動汽車制造城向汽車科技城轉型。
不只一條汽車產業鏈,為順應產業升級趨勢,江寧區在項目引進上轉變思路,從最初招引單一制造工廠轉變為招引研發中心、多種功能性機構總部,招商選資的層次越來越高,助力一條條產業鏈從“高原”向“高峰”爬坡。
“江寧是制造業強區,未來3—5年,是江寧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將搶抓數字經濟發展的機遇,以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為重點,加大產業鏈龍頭企業的招引和培育,實施強鏈補鏈工程,不斷推動實體經濟再上新臺階?!蹦暇┦薪瓕巺^工信局局長陳炳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