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帥國 12月18日,上汽集團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顯示,其計劃實現“三年內新能源車銷量占比翻一番”。
今年11月,上汽新能源車創下單月銷售13萬輛的歷史新高;1-11月份,上汽新能源車銷量達93萬輛,在集團整體銷量中的占比接近20%。這意味著上汽集團已經提前三年完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20%的目標。
(相關資料圖)
提前實現國家規劃目標,成為上汽集團定下到2025年新能源銷量占比再翻番的底氣所在。具體到銷量數據上,在今年9月,上汽集團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規劃2025年在全球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270萬輛。
從新能源車銷量的絕對數字的角度看,上汽集團在國內傳統車企中的表現相當搶眼。“十三五”期間(2016年至2020年),上汽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90%。2021年,上汽銷售新能源汽車73.3萬輛,位居國內第一、全球前三。
在銷量結構上,微型純電市場一直是上汽集團的主要陣地。在宏光MINI EV爆火之前,上汽乘用車旗下的小微型純電車科萊威在市場上頗受歡迎。MINI EV于2020年7月上市后,迅速成為上汽集團新能源主銷車型,五菱品牌更是憑借MINI EV一款車型,一度位居國內新能源廠商銷量排行榜榜首。
今年1-11月份,上汽集團新能源車90多萬的銷量中,有53.5萬輛是由上汽通用五菱貢獻的,占比達到57.53%。
相較于小微型電動車領域的強勁競爭力,上汽集團目前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車領域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在合資板塊中,上汽通用(旗下有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三個品牌)、上汽大眾(旗下有上汽奧迪),這兩家企業的新能源車型將更多參與中高端市場競爭,但截至目前無論是凱迪拉克,還是上汽奧迪,其新能源業務均剛剛起步。
上汽集團自主板塊的中高端布局情況亦大同小異。上汽自主高端品牌智己汽車在今年剛剛發布新車,時間節點晚于其他新造車企業;飛凡汽車(原R汽車)的市場表現也有待提升。
資料顯示,智己汽車是上汽集團聯合阿里巴巴與張江高科,于2020年12月推出的高端純電智能汽車品牌。智己的首款產品智己L7于今年4月正式上市,售價區間36.88-40.88萬元,6月18日正式啟動全國交付。上汽集團最新銷量數據顯示,智己L7 11月銷量為608輛,6到11月累計銷量為4545輛,還沒能大規模上量。
飛凡汽車則是上汽集團于2020年5月單獨推出的新能源品牌,其定位稍低于智己汽車。飛凡汽車的新車推出速度較快,但銷量目前還未起色。飛凡汽車最早隸屬于榮威品牌,但擁有自己的品牌標識“R”。2020年8月推出ER6后,R汽車明確了和榮威的關系——定義為上汽乘用車的高端純電汽車品牌,在上汽集團內部實現了與榮威、名爵品牌的地位平齊。2021年11月廣州車展前夕,R汽車更名為飛凡汽車。
由于前兩款車型ER6與MARVEL R均被看作是榮威的換標車型(也有說法是沿用榮威原有平臺改款而來),導致當時的R汽車未能打開市場。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R汽車兩款車型的累計銷量僅有1.8萬輛。
今年以來,隨著飛凡R7的推出,ER6與MARVEL R開始逐漸淡出大眾視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在飛凡R7上市之前,今年1-9月飛凡汽車累計銷售8544輛新車,月均不足1000輛。
12月1日,飛凡汽車發布的銷量數據顯示,R7首個完整交付月共交付1501輛新車。這款車與R標時期的兩款車大為不同,被看作是由飛凡汽車獨立研發的車型,擔當飛凡汽車的主力車型。
為實現2025年新能源銷售占比翻番,上汽集團表示,將繼續全面推進“純電、混動、燃料電池”三條新能源技術路線,強化自主核心技術攻關,進一步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
而眼下,實現在中高端市場的突破至關重要。從智己與飛凡汽車這兩大品牌的發展來看,兩者均從今年開始發力。業已上市的智己L7 與飛凡R7這兩款打頭陣的新車,將承擔起上汽集團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攻城拔寨的任務,其接下來的市場表現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