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2、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資料圖)
3、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4、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5、選自《白氏長慶集》。
6、錢塘湖,即杭州西湖。
7、 孤山寺:南朝陳文帝天(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
8、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后湖與外湖之間,孤峰聳立,景色秀麗,為湖山登臨勝地。
9、 2、賈亭:即賈公亭。
10、唐貞元(公元785~804年)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錢塘潮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
11、該亭至唐代末年。
12、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平了湖岸。
13、初:副詞,剛剛。
14、云腳低;指云層低垂,看上去同湖面連成一片。
15、點明春游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
16、 4、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鶯。
17、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
18、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
19、暖樹:指向陽的樹木。
20、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
21、啄:銜取。
22、燕子銜泥筑巢。
23、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
24、側重禽鳥。
25、 5、亂花:各種顏色的野花。
26、漸:副詞,漸漸的。
27、欲:副詞,將要,就要。
28、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29、淺草:剛剛長出地面,還不太高的春草。
30、才能:剛夠上。
31、沒:遮沒,蓋沒。
32、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
33、側重花草。
34、 6、行不足:百游不厭。
35、陰:同“蔭”。
36、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
37、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筑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
38、詩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湖一周,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束,以“最愛”直抒深情。
39、 7、云腳:古漢語稱下垂的物象為“腳”,如下落雨絲的下部叫“雨腳”。
40、這里指下垂 8、沒(mò):隱沒。
41、 9、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東北面。
42、譯文 春天,我走在錢塘湖邊,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43、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筑巢。
44、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45、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欣賞的不夠 ,就再去看那綠色楊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46、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47、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48、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49、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50、選自《白氏長慶集》。
51、錢塘湖,即杭州西湖。
52、 孤山寺:南朝陳文帝天(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
53、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后湖與外湖之間,孤峰聳立,景色秀麗,為湖山登臨勝地。
54、 2、賈亭:即賈公亭。
55、唐貞元(公元785~804年)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錢塘潮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
56、該亭至唐代末年。
57、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平了湖岸。
58、初:副詞,剛剛。
59、云腳低;指云層低垂,看上去同湖面連成一片。
60、點明春游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
61、 4、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鶯。
62、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
63、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
64、暖樹:指向陽的樹木。
65、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
66、啄:銜取。
67、燕子銜泥筑巢。
68、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
69、側重禽鳥。
70、 5、亂花:各種顏色的野花。
71、漸:副詞,漸漸的。
72、欲:副詞,將要,就要。
73、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74、淺草:剛剛長出地面,還不太高的春草。
75、才能:剛夠上。
76、沒:遮沒,蓋沒。
77、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
78、側重花草。
79、 6、行不足:百游不厭。
80、陰:同“蔭”。
81、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
82、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筑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
83、詩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湖一周,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束,以“最愛”直抒深情。
84、 7、云腳:古漢語稱下垂的物象為“腳”,如下落雨絲的下部叫“雨腳”。
85、這里指下垂 8、沒(mò):隱沒。
86、 9、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東北面。
87、譯文 春天,我走在錢塘湖邊,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88、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筑巢。
89、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90、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欣賞的不夠 ,就再去看那綠色楊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91、《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92、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93、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
94、[注釋]1.錢塘湖:即杭州西湖。
95、2.孤山寺:在里湖與外湖之間的孤山上,是南朝陳天嘉年間(560--565)所建。
96、賈亭:唐賈全德宗貞元年間在杭州做刺史時,于西湖建亭,又稱賈公亭。
97、3.不足:不厭倦。
98、4.白沙堤:即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
99、后人誤為白居易所建。
100、其實白氏所筑之堤在錢塘門外自石雨橋北至武林門外一段。
101、[評析]此詩當作于長慶三年(823)春。
102、白居易于上年年底到達杭州,大約有許多公務急需交接處理,加上西湖的冬景畢竟稍遜其它季節的景致,所以白居易沒有留下游賞之作。
103、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年的春天來臨,大自然才剛剛吐露出些許春的消息,白居易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西湖邊。
104、值得玩味的是詩人的筆法。
105、無論是交待觀賞的立足點,還是總體描繪湖上景象,他都不是呆板地描敘。
106、寫位置,他忽北忽西;寫景致,他忽高忽低。
107、左右變幻,上下呼應,跌宕多姿,隱約透露出詩人既興奮又閑暇、既深情又從容的觀賞心態,并為全詩定下了輕松活潑的情感基調。
108、[作者介紹]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
109、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110、祖籍太原,后遷下邽。
111、貞元十六年進士及第。
112、元和年間,曾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
113、元和十年貶江州司馬,后移忠州刺史。
114、穆宗時由中書舍人出任杭州刺史、蘇州刺史。
115、晚年以太子賓客及太子少傅分司東都。
116、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117、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118、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119、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20、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121、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122、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123、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