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新能源發展的初期,車企就致力于讓消費者相信,燃油車的時代即將畫上句號,而新能源才是未來的終極解決方案。所以我國這幾年大力推行新能源的落地政策,包括免除購置稅、給予補貼等優惠。而2022年國際油價的大幅提升,也讓很多消費者轉投新能源的懷抱,并且有數據機構猜測,2023年這個數據還會得到進一步的井噴。于是,你以為,全球都應該在如火如荼進行著新能源的大業吧?其實不然。
美國的懷俄明州反其道而行之!近日有海外媒體報道,該州提出了一項支持“到2035年逐步停止在懷俄明州銷售新電動汽車”的法案提案。此消息一出,便引發了廣泛熱議。
在此之前,很多國家就曾經表示過,中國之所以能夠在新能源上得到大力發展,那是因為相較于油價,電價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如此低的成本,當然會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但是在歐洲的很多國家,電價奇貴,別說車輛使用,就是家庭使用都很捉襟見肘。很多家庭更是直接擠在一個房間內度過寒冬,都不敢多開一點點空調,恐無力支撐高額的電費價格。而現在你來看懷俄明州的計劃,倒不是因為電費高昂,而是因為這個州本身的位置就是石油和天然氣的出產地,這些行業能夠帶來大量的就業和大量的收入。反觀電氣化發展,則需要重新配備大量相關基礎設施。
鬼斗車觀點:當然,美國的這一個州并不能代表整體美國的汽車走向,比如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就在大力推動純電車型的發展,并且出臺了法規稱到2034年就不會再出售燃油車了。所以不要焦慮,到底如何買,還要看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