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華商報訊(記者 江小紅)日前,《自動駕駛乘用車線控底盤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系列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作為行業首個線控底盤系列標準,該系列標準提出了為滿足3級及4級自動駕駛線控底盤需要具備的性能,并統一了性能評價指標,明確了試驗方法。該系列標準的發布有助于避免資源浪費,提升線控底盤上下游企業間配合效率。
線控底盤即用線(電信號)的形式來取代機械、液壓或氣動等形式的連接,從而不需要依賴駕駛員的力或者扭矩的輸入的底盤系統。該系統主要由線控轉向、線控制動、線控驅動(包含線控換擋、線控油門)和線控懸架四部分組成,屬于實現自動駕駛的基石。相較于傳統底盤,線控底盤可以實現對執行機構高效、精準的主動控制,尤其是在轉向、驅動、制動方面,線控底盤擁有更高的精準性,因此也具有更大優勢。
因為不同品牌、不同車型底盤性能各不相同,在自動駕駛系統量產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性能車型進行重復適配開發,造成資源浪費。所以,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指導下,百度Apollo和國汽智聯此次牽頭并聯合同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上海拿森、舍弗勒、亞太機電、聯創電子、泛亞技術中心、伯特利、比亞迪、上海匯眾、北汽、車和家、湘江智能等多家高校、供應商、主機廠和檢測機構,共同起草了關于線控底盤的系列標準。
和我們熟知的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行業標準不同,團體標準是按照相關團體確立的標準制定程序自主制定發布,“團標”由社會自愿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