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特斯拉剛進入中國,國內電動車的平均續(xù)航只有不到200公里,繞著北京五環(huán)跑兩圈都費勁。時至今日,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國內乘用車市場有近250款不同的電動車型在銷售,平均續(xù)航里程為420公里。
在解決完續(xù)航焦慮后,新能源車正式進入了全民普及時代。根據(jù)中汽協(xié)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全年,國內一共賣出649.8萬輛新能源汽車,相當于每售出4輛新車就有一輛新能源車,越來越多購車消費者將目光轉向了新能源車。
身處在聚光燈下,新能源車也暴露出了不少可能存在的問題:比如快充是否安全,電池壽命如何保證,在面對碰撞時,電動車如何能讓車主與乘客全身而退……如果不能解決這些潛在風險,就很難說服更多的燃油車車主轉投電動車的懷抱。
(相關資料圖)
3月7日,東風日產ARIYA艾睿雅“一見傾心 再電傾城”電池技術品鑒之旅來到廣州,圍繞以上一系列問題,共同解密ARIYA艾睿雅超安全電池技術。
作為東風日產領航新能源全民普及時代的開路先鋒,ARIYA艾睿雅回歸用戶關注的核心,依托日產全球最高標準,以電池技術全鏈路自研能力,破除用戶電池安全焦慮,進一步夯實安全價值長板。
電池安全是新能源車型安全的核心
隨著純電動汽車快速普及,保有量大幅增加,動力電池的質量問題也日益凸顯。其中,熱失控是影響動力電池安全的最大誘因,據(jù)2011-2019年事故調研數(shù)據(jù)顯示,熱失控擴散導致動力電池出現(xiàn)安全問題的比例占50%以上。
一般來說,動力電池起火原因主要包括電池部件老化、外部碰撞、高溫天氣、電池熱失控、高負荷等五個方面。而外部碰撞和高溫天氣屬于外因,電池部件老化、電池熱失控、高負荷則與動力電池質量、熱管理系統(tǒng)等相關,往往是自燃的直接導火索。
如何避免這些潛在問題?ARIYA艾睿雅的NISSAN電池架構給出了許多頗具新意的解法。比如打造九重物理防護架構,采用一體式鋁制電池方艙設計,避免焊接帶來的結構脆弱,提升整體強度;同時電池艙橫跨六道強化鋁柱橫梁,進一步加強電池包側面的結構硬度,有效降低車輛側面直接碰撞帶來的擠壓變形傷害,以此保護內部電芯和模組。
不僅如此,這六道強化鋁柱橫梁在增加結構強度的同時,也兼顧了導流槽的重任,可以將電池熱失控帶來的高溫爆炸氣流通過中空的結構排向電池泄壓口,緩解艙內壓力,降低爆炸風險。
而在預防自燃方面,東風日產通過在內部電芯加裝氣凝膠隔熱片進行隔離,這是一種基于氧化硅氣凝膠和陶瓷纖維基材復合得到的隔熱材料,能夠阻隔發(fā)熱部位與設備外殼發(fā)生熱傳遞。
另外,ARIYA艾睿雅的電池包采用薄板設計,通過兩層式結構,內部集成16個電池模組,分別放置在底部(12個模組)和后排座椅下方位置(4個模組),不僅充分利用底盤空間來提升電池容量,而且保證前后配重均衡。并且在每個模組側面,還設計了潰縮吸能結構,有些類似于汽車前杠的吸能盒,吸收碰撞產生的能量,降低電芯的受傷概率。
為了進一步預防碰撞損傷,東風日產還為ARIYA艾睿雅設計了獨有的雙防撞梁保險杠,以此削弱碰撞帶來的沖擊力,保障電池包安全。
憑借全方位無死角的硬核實力,ARIYA艾睿雅通過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中心”)“高壓沖水、4倍國標溫度沖擊、耐久振動”三大嚴苛考驗,在此前的Euro NCAP碰撞測試中也獲得五星安全評級,足以證明ARIYA艾睿雅的安全品質一脈相承,全球如一。
金杯銀杯,不如用戶口碑
“現(xiàn)在市面上不缺乏好的商品,但是好的商品不一定就是好的產品。東風日產的產品開發(fā)原則是堅守顧客安全的底線,以最高的開發(fā)標準做好產品。”
在活動現(xiàn)場,東風日產技術中心新技術分院新能源開發(fā)部電力裝置開發(fā)科電池開發(fā)工程師淡少敏的發(fā)言擲地有聲,充分展示出ARIYA艾睿雅在電池安全技術方面的信心和實力。
作為技術日產的集大成之作,ARIYA艾睿雅沿襲日產76年純電技術底蘊和超過25年的電池研發(fā)與制造經驗,傳承“210億公里電池0重大安全事故”的品質口碑,背靠日產全球頂級云圖專業(yè)純電平臺,高度集成自研三電技術,以NISSAN超安全電池架構重新定義電池安全新標準。
這還不是全部。為了保證ARIYA艾睿雅的極致安全性,在開發(fā)驗證階段,電池包就要經歷下墜、沉水、冷凍、火燒、碰撞等重重試煉,電池安全方面的試驗高達111項,涵蓋了機械安全試驗、環(huán)境安全試驗、電氣安全試驗等多種類型。
而且在車身結構方面,ARIYA艾睿雅的車身底板采用了平整化的設計,為了讓車身底板在碰撞事故中發(fā)揮抗撞和吸能的作用,工程師在車身底板上設計了3條橫梁和2條縱梁,它們都采用1500MPa熱成型鋼制造,保證足夠的強度和剛性。
同時,電池包外周框架通過螺栓與車身的重要框架結構如門檻梁、車身底板加強件等相連接,使得電池包與車身形成一個緊密的整體。這樣做的好處是既能提升碰撞安全性,又可以增強車輛的操控性、提升車輛的乘坐舒適性,這與我們此前的試駕感受也一致。
為了保證用戶日常用車的舒適、便利性,ARIYA艾睿雅還能借助電池管理系統(tǒng)中的PTC加熱器,可以實現(xiàn)空調快速加熱,滿足用戶冬季車內取暖的需求。
可以說,正是東風日產多年來對于超過1500萬用戶的人·車·生活持續(xù)關懷,以及對各類用戶深度需求的深入探討和滿足,才孕育出了ARIYA艾睿雅這一充滿“人文關懷”的新時代純電全能旗艦。
接下來,ARIYA艾睿雅采用東風日產新能源體驗中心與授權專營店混業(yè)模式,實現(xiàn)800+網(wǎng)點布局,300+城市銷售與服務網(wǎng)絡全域覆蓋,提供在線導購、上門取送車服務、全時全域道路救援服務等O2O全透明創(chuàng)新銷售服務模式,更好地滿足消費者購車、用車需求。
而在補能方面,ARIYA艾睿雅充電地圖接入覆蓋80%以上的31萬根公共充電樁,治愈續(xù)航焦慮。
這也給業(yè)內帶來了新的啟示:對于布局新能源車賽道的傳統(tǒng)車企而言,如何抓住這一關鍵風口期,實現(xiàn)“大象轉身”成為了關鍵命題。在領先技術之外,對于用戶需求的持續(xù)關注和滿足同樣不可或缺,接下來如何重塑用戶認知,打造用戶口碑、占領用戶心智對于驅動銷售增長同樣關鍵。
鐘述
當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已然邁過粗放生長的階段,向專業(yè)化、精品化、人性化方向發(fā)展是大勢所趨。盡管目前行業(yè)市場仍處在高速發(fā)展期,但相較于需求端而言,車企數(shù)量已接近飽和。
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未來的發(fā)展,無論是市場和消費者,需要的不再是更多的品牌,而是更有力、更有價值的產品和更好的綜合服務體驗,而這個目標的達成,必然是一場關于技術、渠道、營銷的綜合競技,考驗著每一家車企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