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國內汽車補貼戰和降價潮持續發酵的當下,國內汽車市場迎來一則重磅消息。近日,有媒體報道,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在2023汽車流通行業藍皮書論壇上表示,國六A車型的銷售期將延長。“很快就會有相關文件出來,靴子即將落地。”
如果國六A車型銷售期延長,那么這也就意味著原計劃于7月1日開始實施國六B將延遲實施。而追溯國六B排放標準延遲的原因,業內有分析人士表示,這主要是因為經銷商庫存壓力太大,7月1日之前無法完全清理完整。
事實上,在此之前,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就曾經因為難以消化掉現有庫存車輛,發文建議適當延后實施國六B排放標準的執行時間。
雖然今年一季度以來,為了刺激汽車消費,國內車市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瘋狂降價和補貼狂潮,但是在連續的降價之下,消費市場持幣觀望的情緒反而持續加深。根據乘聯會近日發布的周度報告分析顯示,3月1-26日,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102.1萬輛,同比下降1%,環比2月份下降17%。
從每一周的零售銷量來看,雖然前四周的零售日均銷量在逐周上漲,但是環比2月份來說,均有下滑。要知道,今年3月初湖北省率先打響政企雙補的補貼戰以來,3月中旬左右國內汽車市場的補貼戰才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點。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3月份國內汽車市場的補貼戰,似乎刺激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期。更值得一提的是,3月1-26日,新能源車市場的零售量為38.7萬輛,同比增長10%,環比增長1%。
這也就是說在總體市場呈下滑趨勢的基礎上,新能源的增長,事實上還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燃油車加速下滑帶來的沖擊。換句話說,3月份燃油車的跌幅還在持續擴大。
這對于經銷商而言,補貼刺激效果有限,燃油車消費持續低迷,那么庫存的壓力無疑也將持續加深。雖然目前國內成品油的價格還在持續向下調整,當前國內油價基本已經回落到7元時代,但油價的下滑,似乎已經難以觸動燃油車市場的增長。
并且,即將在4月份,上海車展將隆重舉行,屆時,隨著更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上市,庫存燃油車的競爭力還將進一步下降。要知道,在庫存壓力之下,經銷商不僅難以甩賣,而且利潤也面臨著較大的虧損。所以延遲實施國六B排放標準,事實上也是對目前國內大部分經銷商“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