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職一周后,豐田汽車的新任社長佐藤恒治在4月7日發(fā)表了首次公開演講,他承諾“以務實的方式”追求電氣化,將根據不同地區(qū)的需求匹配相應的產品。
豐田在純電動領域的落后是一個客觀事實,而隨著美國特斯拉和中國比亞迪等年輕競爭對手加速搶占市場,包括佐藤恒治在內的豐田新高管團隊正面臨著迫切的轉型任務。
在演講開始時,佐藤恒治公開了一張自己小時候坐在玩具車里的照片。“這是我心愛的第一輛車”,他開玩笑說。這是汽車人慣用的開場白,并沒有什么稀奇的,因為許多汽車行業(yè)的高管都有類似的過往——兒時愛車,青年時學車,畢業(yè)后造車。
【資料圖】
不過隨后他話鋒一轉:“我從事汽車制造多年,并學會了汽車制造的樂趣。我想成為一名繼續(xù)制造汽車的社長。”這句話顯然是基于豐田在電動時代落后的現狀而講。
佐藤恒治表示,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最重要的是更快地增加實踐量,并補充說,“我們將以一種新的管理風格加速我們對未來的挑戰(zhàn),在這種風格中,團隊可以有機地同時工作。”
豐田汽車副社長Hiroki Nakajima透露,到2026年,該公司將發(fā)布10款新的電動汽車車型,每年銷售量約為150萬輛。作為對比,前任社長豐田章男在2021年底發(fā)布的是“2030年前30款新電動汽車”的計劃。
新車規(guī)劃數量銳減,這大概是佐藤恒治所說的“務實”的一方面。
具體來看,豐田計劃在美國生產一款擁有第三排座位的電動SUV。為此,豐田將翻新美國肯塔基州的一家工廠,最早于2026年實現在美國每年20萬輛的產能,并計劃建造新的電池生產設施。
與此同時,競爭對手急于增加美國的電動汽車產量。特斯拉預計將在中長期內將其年產能擴大到約500萬輛。通用汽車的目標是到2025年在北美每年生產100萬輛,而福特計劃到2026年底確保200萬輛的年產能。
據豐田確認,豐田汽車還將創(chuàng)建一個專門的部門來開發(fā)下一代電動汽車,由一個擁有“完全權威”的人領導,負責從開發(fā)和生產到業(yè)務的一切。據悉,該部門的領導已經決定,更多細節(jié)可能會在5月公布。
根據此前的報道,業(yè)界和豐田內部對于e-TNGA這一油改電平臺都不太買賬,基于該平臺開發(fā)的車型并沒有什么競爭力,因此該平臺的新車規(guī)劃被砍掉了大半。新電動車部門的當務之急就是打造一款專用電動車平臺。
根據標準普爾的數據,豐田在2022年銷售了21,650輛純電動汽車,僅占市場0.3%的份額。它遠遠落后于特斯拉的127萬輛和比亞迪的81萬輛。
盡管豐田的目標是到2030年銷售350萬輛電動汽車,但去年其首款純電動車bZ4X在海外發(fā)生召回,在中國又延遲上市,市場表現很糟糕。
但佐藤恒治將這款車描述為“學習經驗”,或者可以理解為“前車之鑒”。他表示,通過開發(fā)bZ4X,該公司確定了“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包括電動汽車的技術要點,如提高性能、駕駛性和電池管理,以及重新思考業(yè)務結構的必要性。
純電動仍然不是豐田的最優(yōu)選項。豐田表示,將考慮每個地區(qū)的能源狀況,并“提供不同的汽車動力選擇”,除了純電動車之外,仍將提供更能實現盈利的混合動力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在包括亞洲在內的發(fā)展中國家,豐田表示將通過皮卡和緊湊型汽車等多種選擇來“穩(wěn)步解決”電動汽車需求。
在占據其全球銷量五分之一的中國市場,豐田計劃在2024年推出兩款針對當地開發(fā)的新電動車。
而在歐盟地區(qū),由于政策嚴苛,這家汽車制造商加快電氣化的壓力越來越大。但該地區(qū)到2035年禁止銷售內燃機汽車的計劃最近有所動搖——歐盟當局已決定允許生物燃料的內燃機汽車可以在2035年后繼續(xù)生產銷售。
當被問及他對歐盟的看法時,佐藤恒治表示,該地區(qū)正在“開始采取務實的方法”,但指出生物燃料面臨技術挑戰(zhàn)。同時其透露,豐田將與合作伙伴共同開發(fā)這項技術,并“確保這將成為真正的選擇”。
事實上,在2月份他還未擔任新社長時,佐藤恒治就宣布了以雷克薩斯為切口的電動汽車加速戰(zhàn)略。3月,該品牌發(fā)布首款純電SUV——雷克薩斯RZ。高昂的售價與座艙設計的廉價感頗受外界詬病。哦對了,它也是繼續(xù)油改電e-TNGA平臺而來。
雷克薩斯被視為豐田電動化的關鍵驅動力。2022年,該品牌在北美銷售了約29萬輛汽車,這一水平與BBA接近。雷克薩斯認為,賣出更多的電動化汽車將幫助其提升利潤率。
想法是對的,但現實很骨感。今年第一季度,豐田及雷克薩斯在北美銷售了約1880輛純電動汽車。作為對比,通用汽車在北美銷售了2萬多輛純電動汽車。
“豐田的一些聲明聽起來有點像混合動力車將永遠存在。不,混動汽車只是你的備用,電動汽車必須是第一位的”。里昂證券分析師克里斯托弗·里希特如此評價豐田電動化戰(zhàn)略。
而在利潤層面,公開數據顯示,2022第三季度,特斯拉單車的利潤幾乎是豐田的八倍。這不僅是因為特斯拉銷量高,更是因為它能夠簡化生產和降低成本。
批評人士指出,佐藤恒治的首次公開演講令人失望。因為他明面上提出要加速電動汽車發(fā)展,實際上仍盤算著如何增加其混合動力車業(yè)務。
據《路透社》報道,一些供應商私下里對豐田對電動汽車的接受緩慢表示擔憂。據一家拒絕透露姓名的豐田供應商高管稱,他們一直在考慮增加與其他汽車制造商的業(yè)務,以便在電動汽車方面對沖風險。
豐田是真加速電動,還是暗度陳倉;佐藤恒治究竟是豐田章男的精神延續(xù)者,還是新時代的開拓者。這些問題,時間都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