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亞迪、長安、吉利等車企紛紛宣布對旗下新能源車型進行降價促銷。其中,比亞迪旗下海豹車型推出購車活動,綜合優惠最高達到3.1萬元,相當于打了九折。
【資料圖】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加入到“補貼降價”的隊列中,新能源汽車行業正經歷著“陣痛”。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邏輯似乎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也難以避免地加入“價格戰”。
新能源汽車迎來降價潮
起初,全球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特斯拉率先降價,引發眾多車企以及新能源汽車的降價潮。市面上的主流品牌幾乎無一幸免,尤其是售價在10萬元至30萬元之間的車型。
繼特斯拉降價之后,國內的小鵬汽車、廣汽豐田、AITO問界、零跑汽車等眾多廠商,陸續宣布對旗下的純電動車型進行降價促銷,優惠力度也非常大。
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入到“價格戰”,國內的新能源龍頭比亞迪也扛不住了。該公司在3月開始對王朝系列產品進行降價,部分老款車型的優惠幅度在1萬元以上,而部分熱門的現款車型也有上千元的優惠。
4月7日,比亞迪再次針對旗下的海豹車型推出優惠購車活動,綜合優惠最高可以達到3.1萬元。其中包括1.5萬元現金補貼,1萬元金融貼息和6000元置換補貼。據了解,海報的官方指導價為21.28萬元至28.98萬元,算上所有的優惠之后其價格已降至20萬元以下,相當于打了九折。
4月以來,又有長安深藍、吉利幾何、東風納米、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新能源等也推出優惠購車活動。同時,特斯拉則宣布將在4月15日調降中國香港地區Model 3和Model Y的售價,降幅接近15%.
為何要降價?
對于新能源車降價的原因,市場上眾說紛紜。目前,整個汽車市場基本呈現出飽和的狀態,不會再有很大的增長。現在市場普遍的認知是,新能源汽車將是未來的趨勢,但面對燃油車巨大的去庫存力度,新能源汽車明顯有些招架不住。
在較大的價格優勢面前,燃油車再大的缺點也將變成優點。因為此前大多數人選擇新能源車的初衷也是認為新能源汽車用電更省錢。
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愈加激烈,除了與特斯拉的市場老大之爭外,比亞迪還要面對來自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新勢力的挑戰,廣汽埃安、五菱宏光等國產新能源品牌也逐漸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接受。無形之中,都帶給比亞迪以巨大的壓力。
除此之外,此前的大規模擴產也令比亞迪騎虎難下。據了解,比亞迪近年來在各地積極擴建工廠,大規模提升產能。需要指出的是,大規模生產可以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未來如果銷量跟不上,造成庫存積壓也是比較棘手的問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比亞迪只能破釜沉舟,接受行業趨勢性的現實。
分析人士表示,新能源車企降價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短期內的銷量呈現下滑趨勢;二是特斯拉降價帶來的傳導效應,其降價幅度最高達到4.8萬元,為市場拋下一顆重磅炸彈。其他品牌如果不跟進的話,只能坐看自家的市場份額下滑。
巴菲特第10次減持比亞迪
無獨有偶,比亞迪在資本市場同樣身處困境。近日,股神巴菲特再次減持比亞迪的股票。根據港交所披露,3月底,伯克希爾·哈撒韋出售248萬股比亞迪H股,持股比例下降至10.9%,套現約5.4億港元。
根據相關統計,伯克希爾·哈撒韋自從去年8月以來,已經累計減持約1.05億股比亞迪H股,持倉比例也降低近五成,減持次數達到10次。
巴菲特對此解釋稱,拋售比亞迪是為了更好地配置資本。比亞迪自2008年以來的價值增長速度驚人,比亞迪是一家偉大的公司。巴菲特同時表示,他持有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并不急于減持比亞迪。
在A股中,比亞迪的股票也是連續調整,自2022年6月觸及歷史高點后,該股一直處于震蕩下跌的走勢,并在2023年2月迎來一波反彈后便再次下跌,至今跌幅達到30.60%。
截至4月13日中午收盤,比亞迪跌0.55%,報242.07元/股,成交金額達到13.3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