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刀片電池,到混動系統DM-i和DM-p,CTB、再到車身控制系統云輦,比亞迪日趨完善的技術體系,一方面在不斷成就其新能源汽車領導者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讓“不確定”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變得更加“確定”。
4月10日,比亞迪發布了全球首個新能源專屬智能車身控制系統——云輦。新系統將從舒適、操控、安全、越野等維度大幅提升消費者的駕乘體驗,是繼刀片電池、混動系統之后,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技術體系建設方面取得的新進展。
(相關資料圖)
“云輦的誕生,改寫了車身控制技術依靠國外的歷史,填補了國內的技術空白,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認為,云輦已經超越了國外的技術水平:“一登場,就站上了行業領先位置,完成了從1到2的提升”。
填補國內技術空白
目前,汽車行業針對汽車安全性和穩定性的研究主要從單一技術或者單一硬件入手,例如:懸掛系統、制動系統、轉向系統、胎壓監測系統等。比亞迪率先拿出車輛垂直方向系統化解決方案,為車身垂向控制插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翅膀。
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由比亞迪全棧自研,從整車垂直方向系統化控制出發,能夠有效抑制車身姿態變化,極大降低車輛側翻風險,減小駕乘人員坐姿位移。同時云輦系統可以在雪地、泥地、水域等復雜路況下,有效保護車身,避免因地形造成的整車磕碰損傷,提升駕乘舒適及安全性,實現對人和車的雙重保護。
至此,比亞迪成為首個自主掌握智能車身控制系統的中國車企,填補了國內車企在車身控制方面的技術空白。
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云輦系統包括云輦-C、云輦-A和云輦-P。其中,云輦-C為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可實現車輛舒適性和運動性的完美兼容。云輦-A為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讓整車具備極致的舒適性、支撐性與通過性,樹立奢適新標桿。云輦-P為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能夠實現超高舉升、四輪聯動、露營調平等超強越野功能,塑造全球豪華越野新巔峰。
根據介紹,云輦-P將首搭仰望U8;云輦-A將首搭騰勢N7;云輦-C硬件已搭載在比亞迪漢、唐及騰勢D9三款車型的部分配置版本上,后續將通過OTA陸續升級為云輦-C系統。
但真正能云輦技術先進性的則是“云輦-X”,根據介紹,這也是當下全球車身控制系統最高水平的成就。在云輦技術發布會上,搭載云輦-X技術的仰望U9在最后亮相,新技術讓仰望U9具備全主動車身控制技術,可實現“0”側傾、“0”俯仰、三輪行駛、車輛跳舞與原地起跳等高階功能。
由此可見,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是兼具極致體驗及極致安全的超級技術,將以高智能、護安全、穩駕乘、全覆蓋的優秀基因,為駕乘體驗帶來顛覆性提升,確保整車安全性和穩定性。將有效賦能比亞迪全品牌的升級,重新定義新能源時代豪華汽車標準。
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汽車產業一直被譽為現代工業上的皇冠。在這個產業中具備話語權的企業,則必須要同時具備“技術”和“規模”兩大優勢。
過去的燃油車時代,掌握話語權的車企基本都是德國、美國和日本的車企。但隨著新能源的發展,汽車產業的話語權也在轉移。當前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比亞迪是國內第一個同時具備兩大優勢的車企,也是全球唯二的同時具備兩大優勢的汽車企業。
規模,代表了一個車企的成本控制能力。2022年,比亞迪的銷量發展快速,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86.85萬輛,同比增長152.46%。是全球銷量最高的新能源車企,也是全球唯二的銷量超過100萬輛的新能源車企,銷量超過第二名(特斯拉)近50萬輛。
規模的快速提升,也讓比亞迪具備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定價權。進入2023年,比亞迪冠軍版車型的推出,不斷助力汽車市場呈現“油電同價”的新局面。秦PLUSDM-i2023冠軍版和秦PLUS EV 2023冠軍版的相繼推出,在A級家轎市場實現了合資燃油車價格護城河的突破。
此外,比亞迪銷量快速提升背后的核心則是技術,是技術積累到一定程度后的質變。
在智能與電動汽車時代,燃油車時代的很多技術標準需要改寫,除了全新的智能系統,動力系統和車身控制系統方面也需要進行重新定義。通過25年的積累,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技術,CTB電池系統、DM混動系統,以及全新的車身控制技術,都在證明,在智能電動汽車的技術發展上,比亞迪已經走在了產業發展的前列。
寫在最后
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導者,比亞迪始終秉持“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在技術發展的深水區不斷創新,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向更高層次邁進,用技術創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因此,盡管比亞迪仍然在其2022年財報中強調,企業在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方面存在不確定性,但比亞迪不斷完善的技術體系,不但讓企業發展變得更加確定,也讓整個行業的發展變得“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