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國家只能出口電視機,而不能輸出他們的核心價值,它就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大國。
當然,上面這句話不是我說的,也不是國內某個人說的,它是曾經四次訪問中國,為中英友好交流做出巨大貢獻的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說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里的核心價值是什么呢?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核心技術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輸出。
就在11月16日的時候,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了中國品牌的高光時刻,比亞迪正式達成了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的成就,足球運動員、亞洲足球小姐王霜成為比亞迪第300萬輛新能源汽車車主。
值得一提的是,
工信部副司長郭守剛也親自在大會上致辭,并對比亞迪給予了高度評價
,稱:“比亞迪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堅定方向、矢志創新,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綜合競爭力進入全球前列。”
為什么比亞迪能夠得到工信部大佬如此的青睞呢?我覺得至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
首先,比亞迪核心技術實力過硬,比亞迪是國內唯一一個可以自主生產三電的新能源車企,電池、電機、電控技術都已經實現100%的國產化。
根據比亞迪汽車工程院副院長凌和平在今年早些時候的透露,比亞迪累計申請專利已經超3.8萬件,授權超過2.6萬件專利,其專利創新指數在汽車品牌中已連續三年排名第一。
并且在標準化方面也是碩果累累,參與的產業標準已發布117 項,參與研制的電動汽車標準數量占據了我國電動汽車國家標準總數的80% 以上。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吐槽一下,在傳統燃油汽車領域我們走的是“拿市場換技術”的道路,結果這么多年下來,燃油車企的錢是賺了不少,核心技術卻沒見多大增長,品牌實力也跟不上;
其次,市場歡迎度高,根據相關數據顯示,
比亞迪從“第 1 輛新能源汽車到第 100 萬輛新能源汽車”用了13年,從“100 萬到 200 萬”用了1年,從“200 萬到 300 萬”則僅用半年。
如果一個產品質量不好,那么幾乎是不可能保證連續10余年受到越來越多的用戶歡迎的。
而且需要知道的是,這一切都還是在大環境不怎么好的情況下做到的,比亞迪的
逆勢增長
真的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一道特別的風景線。
最后也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兩年的經濟情況大家都知道,當其他大廠都在瘋狂裁員,以求保全自身利益的時候,比亞迪卻逆勢擴招,直接拿下1.5萬應屆生,成為今年秋招最大贏家。
可能有人不太清楚招聘1.5萬應屆生是什么概念?但是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聽說過這兩年大約有千萬畢業生就業難的報道吧?
咱們粗糙一點計算,1.5萬就是千分畢業生的千分之1.5,但是比亞迪一家企業就解決了全國畢業生千分之1.5的難題!
話說回來,比亞迪為什么能夠實現逆勢增長從一眾車企中脫穎而出?除去自身深厚的技術積累和研發實力之外,也是因為符合了國家推廣新能源的大趨勢,而且往往是先人一步。
比如:當某些新能源汽車還停留在PPT階段時,比亞迪已經量產多時;當某些品牌還在想盡辦法“組裝”時,比亞迪已經實現三電自主;當某些品牌因剎車問題頻上熱搜時,比亞迪卻已經遠銷海外,足跡遍布全球六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個城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當某些品牌還在因安全問題扯皮之時,比亞迪公交車都已經在多個國家運營了。
公交車對安全性的要求不言而喻了吧?
當然,比亞迪也不是沒有問題,比如產能就還需要繼續加強,正如一位網友所調侃的那樣,比亞迪宋大媽高居投訴排行榜第一名,而投訴理由是未按約定時間交付車輛!
最后我想說的是,在傳統汽車時代,咱們確實在技術上有差距,不論是為了面子也好,還是為了品質也罷,國人都是以買“洋車”為榮;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比亞迪汽車銷量在今年第二季度的時候便已經躍升為第一位,
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支持國產新能源汽車。
我覺得這是一件大好事,
這也是中國品牌的高光時刻,希望將來能夠出現越來越多的比亞迪,將咱們的“中國牌”汽車賣到全世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