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3 日,前奧迪首席執行官魯伯特·施塔德勒(Rupert Stadler)與其辯護團隊表示,準備對自己在大眾柴油車型排放丑聞中所扮演的角色認罪,并支付 110 萬歐元(約合839萬人民幣)的罰款,以換取緩刑。而據外媒報道,法院最終將會在6月作出判決。法官此前曾表示,Stadler將面臨1.5-2年的監禁,但是如果他同意認罪,刑期將被緩期執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魯伯特·施塔德勒(Rupert Stadler)
這一事件,是大眾“排放門”丑聞的延續。給大眾帶來沉重打擊的“排放門”事件,起始于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媒體資料顯示,大眾在排放上動手腳的作弊行為直到2015年才被正式發現,而在此之前,大眾排放作弊行為已經隱秘地進行了7年。
2015年9月18日,美國環境保護署指控大眾汽車所售部分柴油車,安裝了專門應對尾氣排放年檢的作弊軟件(defeat devices)。該軟件運行機制可以使車輛在接受政府尾氣排放測試時自動感知并作弊。
其運行機制是:該軟件能夠根據方向盤的變化,車輛速度,發動機運行的持續時間以及胎壓,靈敏感知是否正在進行排放測試。如果檢測到當時是在實驗室環境下,其就會打開尾氣凈化裝置,以大幅削減排放量,使尾氣檢測完全符合排放標準;但如果檢測到車輛當時是在室外正常行駛,就會選擇關閉尾氣凈化裝置大幅超標排放。這套軟件運行機制高明之處在于,一切都是自動識別并秘密運行,一般很難被發現,這也致使數以千萬輛計數的大眾作弊車,在實際駕駛環境下的氮氧化物排放量被嚴重低估。
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美國監管機構發現,這些車輛在平時行駛時的實際污染物排放量,最高甚至達到了美國法定標準的40倍。而涉及違規排放的大眾汽車,則包括2008年之后銷售的捷達、甲殼蟲、高爾夫、奧迪A3,以及2014至2015款帕薩特。
按照美國環境保護署的說法,大眾公司的“作弊”行為涉及到2009年至2015年款的多款柴油版汽車,這意味著大眾汽車的大規模作弊行為在案發前已經向監管部門隱瞞了7年。
2015年9月22日,大眾汽車在美國環境保護署的最后通牒下,發表聲明承認,該公司涉嫌違規排放事件所涉及的柴油汽車數量可能達到1100萬輛,并表示公司已撥出善后專款65億歐元。
這就是業界傳得沸沸揚揚、引發了該公司歷史上最大信任危機的大眾“排放門”事件。
案發后,大眾汽車遭到了世界各地的索賠。據不完全統計,這些索賠訴訟中雖然有一部分以雙方和解而告終,但大眾汽車截至到2022年底,仍為這些廣泛而巨額的索賠訴訟,花費了超過320億歐元罰款、賠償及和解金,這些錢按實時匯率來算,約合2374.60億人民幣、340.24億美元。(見本網《大眾墜落神壇 “排放門”丑聞索賠不斷》)
除了大眾汽車付出了巨額賠償,大眾一眾高管也被清算。案發后美國聯邦調查局副局長Andrew McCabe曾表示:“很明顯,大眾高層管理人員對此非法活動是知情的,但多年內故意讓監管機構、股東和消費者蒙在鼓里。我們不能把其公司關進監獄,但可以追究其員工的責任。”
為此,美國聯邦大陪審團在案發后就“排放門”問題正式向6名大眾前高管提出控告,指控6名大眾高管在近10年時間里就汽車排放問題參與合謀欺騙監管部門和消費者,該人數又后來上升為8人。
其中曾于2012至2015年間,擔任大眾汽車在美國密歇根州環境和工程部門的主管奧利弗·施密特(Oliver Schmidt),被控告參與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樁企業欺詐案”。2015年,施密特被調回大眾德國總部,2017年年初其在到訪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市時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此后一直被關押候審,且被拒絕保釋。
奧利弗·施密特(Oliver Schmidt)
起初,施密特拒絕承認自己是“排放門”事件的同謀者。但被監禁8個月后,他主動承認有罪并與檢查官達成協議。因為美國法院曾對其提起11項有罪指控并計劃對其判決長達169年監禁。施密特隨后于當年8月4日選擇向設于底特律的美國地區法庭認罪,以換取取消部分指控。最終施密特被控違反美國“清潔空氣法案”和通信欺詐罪,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及40萬美元罰金。而其他高管因在德國而未被美方抓獲。
據德國《圖片報》報道稱,雖然施密特在庭審中當場承認曾撒謊,但根據其說法,他只是按照上級指示行事。隨后,Oliver Schmidt本人也給法官寫了一封信,交代了自己其實在2015年夏天就知道了大眾在柴油車尾氣測試上有欺詐行為,但是后來和美國加州的環保官員會面時,他聽從了公司管理層的要求,沒有指出大眾存在的作弊行為,而是幫著公司一起欺騙了政府官員。
施密特還在致美國法院的信中寫道:“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錯誤。我在監獄中向外看時,身體和心靈的孤獨震耳欲聾。”
實際上,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大眾“排放門”真正的幕后主謀還逍遙法外。因為,根據當時施密特的職位,其顯然不是“排放門”事件的最主要負責人,充其量也只是相當于一個“北美大區經理”。而據美國媒體報道,其中就包括施密特的上級——海因茨-雅各布·諾伊塞爾,他當時是工程發展和品牌發展部門的主管,因案發后得以提前離開美國而未被抓獲。
因大眾集團旗下的大眾、奧迪、保時捷、斯柯達等品牌,通通卷入“排放門”丑聞,從而導致大眾品牌信譽嚴重受損,品牌銷量也受此影像陷入困境,一眾前高管更是塌方式地震,在德國本土也遭到指控。
2019年9月24日,德國《汽車周刊》和彭博社報道稱,德國檢察機構已于24日對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前首席執行官馬丁·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以及董事長波奇(Hans Dieter Poetsch)提起了操縱市場的指控,指控其“未能及時向投資者通報大眾尾氣排放作弊丑聞事件的財務影響”,而在此之前,文德恩和其他3名大眾汽車管理人員還被指控“涉嫌欺詐消費者”。
馬丁·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
時任奧迪掌門人的魯伯特·施塔德勒,因其在丑聞中的隱瞞作用也被指控欺詐。據外媒援引德國檢方的消息,針對施塔德勒的調查始于2018年5月30日,當年6月11日檢方突擊搜查了施塔德勒等奧迪前高管的住所,并獲取了證據;6月18日,德國警方正式逮捕了施塔德勒。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大眾集團迄今為止在“排放門”丑聞中被捕的大眾高管中級別最高的——魯伯特·施塔德勒時任大眾旗下奧迪品牌首席執行官。
德國檢方披露,近期雙方達成的初步協議,是施塔德勒的辯護團隊、檢方和法院之間在多輪談判之后達成的,特別是在施塔德勒應支付多少罰金以換取緩刑這一問題上。
目前,據外媒報道施塔德勒擬認罪認罰,以換取大眾“排放門”丑聞中的個人緩刑。施塔德勒辯護團隊將于5月16日發表最終聲明,之后法官將審議該聲明是否相當于其完全認罪,并在6月作出最終量刑裁定。
魯伯特·施塔德勒(Rupert Stadler)(右)
值得一提的是,大眾“排放門”并非孤例。德國汽車司機協會(Adac)的一項最新測試顯示,雷諾、日產、現代、雪鐵龍、菲亞特、沃爾沃、福特、寶馬、奔馳、標致等更多汽車制造商的柴油車也存在尾氣排放超標問題。
今年2月9日,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發布公告,因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大眾、奧迪串通操縱柴油車排放,決定對上述4家德系汽車制造商處以總計423億韓元(約合人民幣 2.27 億元)罰款。
財聯社今年2月10日電,梅賽德斯-奔馳目前在英國倫敦高等法院也面臨著336000多名柴油車車主的索賠,這也是英國法院歷史上最大的消費者團體索賠訴訟。據外媒報道稱,這些車輛排放測試中安裝了歐盟“禁用技術”的作弊裝置,使其能夠在排放檢測中降低排放指數,從而幫助車輛通過檢測機構的測試。而在此之前,梅賽德斯-奔馳已因排放欺詐行為,在美國付出了22億美元的巨額罰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