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utodealer
(相關資料圖)
歡迎供稿 | Autodealer@163.com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處于加速變革洗牌中,“新能源”已經逐漸從新興之秀發展成為汽車市場的主角之一。這一變革不僅體現在汽車整車行業,產業綠色化發展方向的產品與技術,也將覆蓋零配件、用品、保修、改裝以及終端服務與連鎖等全領域。
5月18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四川省委員會、法蘭克福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3中國新能源汽車國際合作大會”在成都召開。本次大會以“驅動征程、躍勢未來”為主題,邀請產業主管部門、行業權威機構有關領導、國內外重點車企負責人、汽車產業供應鏈優秀企業家、投資界及行業內專家等,共同探討新能源汽車發展、整零配套、汽車消費、汽車出海等熱點話題,分享成功案例和行動計劃,共促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
會議同期還舉行第九屆成都汽配展及其他相關配套經貿活動,協調供需對接和加速合作落地。
中國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
本次大會上,中國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在致辭中表示,面對復雜的形勢,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逆勢突破,加速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轉變。截至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今年前4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222萬輛,同比增長42.8%;汽車出口量達137萬輛,同比增幅89%,其中新能源汽車34.8萬輛,增長1.7倍,增長勢頭在去年的基礎上繼續放大。據此估算,今年中國汽車出口有望超過400萬輛,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的下半場已經來臨。希望通過本次加強與各方的合作,推動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成渝地區世界級萬億汽車產業集群建設。
主辦方代表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劭闌
本次展會的主辦方代表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劭闌女士在致辭中表示,綠色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是國家近幾年大力推動的戰略方向,汽車產業作為國家國民經濟發展和消費的重要支柱,其中新能源汽車也是中國汽車戰略型新興產業之一,對于綠色環保以及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在今天舉行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國際合作大會上,討論的相關議題也會緊扣國家的戰略政策,應時順勢。
四川省貿促會副會長雷學杰
作為本次汽配展以及新能源大會的東道主,四川省貿促會副會長雷學杰在致辭中指出,四川汽車產業發展潛力大、空間廣,特別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產業發展帶來巨大紅利。2022年,川渝兩地共生產汽車318萬輛,產值達7500億元,同比增長17%,占全國總產量近12%;汽車保有量合計2350.9萬輛,比上年增加133.1萬輛,占全國增量的7.4%。四川省貿促會將緊抓“雙碳”“雙圈”機遇,持續用力提升打造成都汽配展、成都新能源汽車展和新能源汽車國際合作大會,為廣大汽車行業企業提供更多市場機遇、增長機遇。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咨詢中心副主任、正高級經濟師李偉利
盡管全球汽車產業步履維艱,但中國新能源汽車卻如同寒冬中的臘梅逆勢生長,給我們帶來一抹喜人的亮色。在主題為“盤活內外循環,重振汽車消費”的主旨演講中,國家信息中心經濟咨詢中心副主任、正高級經濟師李偉利表示,“從今年的情況來看,今年前4個月,整個汽車的消費品零售額還是呈現復蘇的態勢,1到4月份,整體同比增長5.4%”。關于未來的汽車消費趨勢,李偉利判斷將呈現前低后高、逐步回升的態勢。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季度是今年的低谷,特別是1到2月份,二季度開始逐步的恢復,下半年基本上趨于正常。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資深首席專家總師辦副主任黃永和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資深首席專家總師辦副主任黃永和作出一個初步判斷:“我國汽車市場新車銷量總量很快就會出現天花板,穩定在年均3000萬輛左右的市場規模。”
令人關注的,還有他的提醒——在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臨時性的、大水漫灌式的政策不會創造可持續的需求,還可能透支未來。
對于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展望,他表示,促消費政策應該精準施策,重點解決體制機制的問題,地方政府應該還要逐步放寬限購政策,釋放當地的消費需求。其次,國家層面要給予相應的購車補貼;第三,財稅政策應該支持以舊換新,特別是比如說新能源汽車下鄉過程當中;第四,加強道路建設,包括充電基礎設施,停車場的建設,完善使用環境。第五,打破二手車交易的限制,暢通循環利用,特別是更新的有關渠道;第六,培育特色消費市場,構建多元消費體系,發展新消費需求,這里面包括消費改裝。
凱翼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曹陽天
在主題為“新經濟、新形勢、助力制造強國”的專題研討中,凱翼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曹陽天在現場公布了事關企業發展前途的重要消息:凱翼已停止傳統燃油車的設計研發,今年下半年就會推出A00級的新能源轎車,2025年將全面上市全新電動平臺的新能源產品。
除此之外,目前凱翼汽車已先后與寧德時代、華為、騰訊等行業大咖合作,通過引進市場競爭力強的技術提升凱翼產品本身,同時通過制定錯位發展戰略,以更實用的高性價比產品瞄準特定客戶群體。“除了提高國內市場占有率,還完成了海外30個代理商的簽署,同步拓展海外市場。”
能鏈車聯總經理孫磊
能鏈車聯總經理孫磊在《能鏈助力交通碳中和》的主題分享中,主要介紹了能鏈數字化服務能力。他表示,中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4.7億輛,燃油車在2025年將達峰,繼續往下走的一個態勢,但是新能源會持續往上走。能鏈通過創新的模式,投身能源產業的變革,推動新能源行業的數字化、零碳化,同時也將緊跟汽車產業的發展,去做存量的減排,增量的替換,助力碳中和。
成都中之保金融科技總經理羅曉程
作為一家有金融背景,同時在汽車板塊,在汽車銷售和運用場景上發力的公司是如何助力中國制造的?成都中之保金融科技總經理羅曉程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認為,如何把車賣得更好,如何開發更多的用車場景,那就是助力中國制造。
在隨后舉行的主題為《“創新工場”,機會都在哪里?》的圓桌論壇上。來自長城汽車共創中心負責人鄭慶華、北汽營銷副總經理王春風、凱翼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凱翼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曹陽天、奇瑞新能源營銷中心總經理助理、西部戰區總經理袁群杰、改聯網創始人兼總經理吳中華、北京浦江兄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晨怡等國內知名汽車企業和科技企業的專家們從技術、商業模式和政策層面展開熱烈討論,針對汽車個性化定制、汽車改裝、營銷和用戶等關鍵詞,專家們從企業創新的方式方法、戰略考慮、產品設計、產品營銷、產業布局等方面進行了研討。
來自國內外汽車行業商協會、知名汽車品牌、零配件企業、汽車流通及維修服務企業、用戶單位,四川省有關省級部門、重點市州、產業園區、科研院校等方面的代表400余人參會。
作為本屆新能源大會的最重要議題之一,由北京微車界傳媒、汽車行家聯合承辦的“2023中國汽車出海峰會”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會上,汽車主機廠、國內進出口貿易機構、投行機構、咨詢機構等專家聚集一堂,就國內新能源汽車出海最新形勢、出海業務成功案例、海外競爭力的構建及二手車出海的困局與突破等多個熱門議題展開了深入務實的探討和互動,給與會嘉賓、現場觀眾帶來頗具參考價值的啟示和思考。后續,汽車行家將把嘉賓的精彩觀點和經驗,逐一分享給網友,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