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比亞迪電池在穿刺實驗中表現良好,但在放入車輛使用后偶然會出現著火事故。為什么穿刺實驗是沒問題,卻會在車輛中著火呢?讓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這一問題。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使用的電池介紹
三元鋰電池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采用的主要電池類型。它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長壽命和高溫特性等優點,能夠滿足新能源汽車的高效能、高安全性的需求。比亞迪的三元鋰電池不僅經過了電機系統測試驗證,而且通過了20種被動安全測試,包括副撞擊、熱傷害、水分離和普通碰撞等。
(資料圖片)
磷酸鐵鋰電池是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另一種高性能電池,這種電池是以磷酸鐵鋰為正極材料,由于其穩定性強、壽命長、安全性高等特點,是目前很多新能源汽車廠商的選擇。此外,磷酸鐵鋰電池的充電電壓比較低,不會對充電器造成過大的壓力,從而提高了充電性能,使得充電時間縮短很多。
鋰是一種非常活潑的金屬,鋰電池操作使用不當很容易爆燃起火,為了提高自家研發的鋰電池的安全性,比亞迪進行了電池穿刺試驗。
為了提高比亞迪自家研發的鋰電池的安全性,公司進行了電池穿刺試驗。這是一項電池安全性的基礎測試,旨在檢測電池是否能夠在受到針或其他尖銳物體撞擊時自行關閉,從而避免釋放過多的熱量和化學物質,從而引起危險。
比亞迪在電池穿刺試驗中使用了特制的針和電池樣品,對電池表面和內部進行了多次穿刺試驗,以檢驗其是否能夠觸發安全防護機制,從而有效防止電池過熱、短路和著火等事故的發生。該實驗結果表明,比亞迪的鋰電池擁有很高的安全性能,能夠在受到刺穿后自行關閉,避免因電池的自然反擊而引發進一步的危險。
電池穿刺試驗是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性測試的重要環節,其結果對于確保電池在實際使用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這些測試,比亞迪可以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其電池的設計和制造,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加優秀的電動汽車產品。
為什么電池經過專業穿刺測試沒事,上車會出現偶然起火的案例呢?
雖然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使用的鋰電池經過專業穿刺試驗并沒有出現過意外,但是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汽車電池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一:穿刺實驗和實際使用場景不同
盡管電池穿刺試驗能夠確保電池在穿刺等極端情況下的安全性能,但是實際運營過程中電池會受到更加復雜的環境和條件的影響,如高溫、高濕等氣候、長時間不使用等,這些因素可能會加速電池老化、短路、甚至導致電池著火。
二:電池本身和保護措施不當
除了電池本身的因素,還存在外部因素可能會影響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能,比如車輛碰撞、電池外部損傷等,這些因素可能會直接影響到電池的安全性能。
另外,在電池放置和保護措施方面,也可能會引發著火問題。比如,電池放置的不穩、電池外殼損壞等,都會導致電池內部的芯片暴露在外界環境下,容易出現短路等安全隱患。
三:電池本身和設計制造問題
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工程技術發展還處于早期階段,技術和設計方面尚需進一步完善和推進,以提高電池在實際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針對這些問題,比亞迪一直在積極推進電池技術的研發和改進,如開發了更加安全可靠的電池管理系統,提升了電池的散熱效果,采用了更嚴格的電池安全測試標準等。
同時,用戶應該遵循電動車使用和充電的規范要求,如定期檢查電池狀態、保持電池清潔、避免過度充電和過度放電等措施,以確保電池的安全使用。
時間截止到2023年元旦,比亞迪汽車發布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337萬輛,離300萬輛新能源下線僅僅過去1個月時間。如果按照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電池偶然起火的概率并不是最高的,但新能源汽車電池起火概率確實比傳統油車要高。
為什么凡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起火,媒體會大肆報道呢?
近年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因為車輛自燃事件頻頻上頭條,讓人們對該品牌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然而,事實上這些所謂的自燃事件,并非真的由車輛自身的問題導致,而是被故意引燃或者是因為其他原因所導致的。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國家綜合實力穩步上升,一些國家見不得我們好,通過各種卑鄙的手段對我們國家的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各種限制,制約其發展。比如華為公司,美國動用國家之力聯合其盟友對華為進行制裁。
同樣比亞迪也是世界級的汽車企業,汽車生產量、銷售量年年增長,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自然有一些人眼紅,據了解,一些惡意的黑公關公司和競爭對手為了打壓比亞迪,采用惡意詆毀的手段,通過發布虛假信息、故意引燃等方式,讓人們誤認為比亞迪的車輛存在嚴重的安全問題。
我們不能排除有些車輛自燃事件確實是電池的問題,但是有些車主是因為自身使用不當,比如更改線路,車輛受到撞擊,造成電池燃燒。還有一些是人為制造的事件,以此來詆毀抹黑比亞迪。請大家不要盲目相信一些虛假信息,需要客觀理性地看待問題,支持比亞迪,相信國產。
總結
在使用電池時,我們不僅需要關注電池的穿刺實驗成績,還要留意電池的放置和保護措施以及電池本身的設計和制造質量等方面。只有全面把關,才能為我們帶來更加安全、穩定的使用體驗。
比亞迪也表示,將繼續加強產品質量和安全性的監控,確保車輛的安全性能。同時,也呼吁媒體和社會各界,不要盲目相信一些虛假信息,需要客觀理性地看待問題,避免對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