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聽風吟】“平臺化”在汽車行業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詞匯,一個先進的造車平臺往往會讓一個品牌在產品推出節奏、產品競爭力上有著更大的優勢。2023年1-4月比亞迪累計銷量39.23萬輛,同比增長387.94%,涌現出比亞迪海豹等眾多爆款車型。
而這背后,比亞迪e平臺3.0功不可沒。5月23日,比亞迪e平臺3.0分享沙龍在北京召開,在會上,比亞迪分享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諸多黑科技,未來將以架構化、模塊化,兼容多種布置方式(前驅、后驅及四驅),打造下一代電動車。
據悉,比亞迪e平臺3.0是比亞迪歷時5年,耗資百億推出的純電整車架構平臺,從底盤層、高壓層、低壓層、車身層,全面整車架構開發,突破了電動車的性能短板,賦予電動車高級別的智能進化能力,徹底釋放智能、電動化潛力。其中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給車輛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極大程度上強化了車型的安全性、操控性、舒適性。
(相關資料圖)
與此同時,比亞迪e平臺3.0不僅能打造一款有極致體驗的車型,也能孵化各種尺寸的智能電動汽車,從A級車到D級車,全面覆蓋。目前,基于e平臺3.0已有三款產品上市,未來還將在多個品牌陸續推出新車型,以滿足更多用戶需求。
具備四大核心優勢 安全、高效、智能、美學都拿捏
據比亞迪技術人員介紹,比亞迪e平臺3.0具備四大核心優勢,包括安全、高效、智能以及美學。
其中就安全性而言,比亞迪招牌“刀片電池”不僅能承受住50噸卡車重壓,同時能保證不起火、無明顯變形。與此同時,在比亞迪e平臺3.0中,比亞迪還帶入了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通過將刀片電池包與車身剛性連接,二為一形成完整體,并取消傳統的車身地板設計,將地板(電芯上蓋)-電芯-托盤三者與車身集成,形成高強度的“整車三明治”結構。實現整車安全性能的大跨步飛躍,讓e平臺3.0具備全球超五星安全的重磅實力。
高效方面則主要體現在比亞迪e平臺3.0能夠提升整車資源有效利用效率,讓電動車能力更強大,整車的能耗更低,續航更長,空間更大。e平臺3.0構建了涵蓋整車、系統到零部件的全層級高效設計開發體系,提升整車資源有效利用效率,讓電動車能力更強大,整車的能耗更低,續航更長,空間更大。最典型的措施就是其采用的高效八合一電動力總成、扁線電機、自主研發高性能SiC電控、高壓充電、寬溫域高效熱泵系統,而最直觀的數字就是3.8秒的百公里加速時間(未來可實現2.9秒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充電15min續航300公里,以及超過1000公里的續航里程等等。
智能方面來看,比亞迪e平臺3.0以打造極“智”體驗作為開發邏輯,從域控制電子電氣架構、車控操作系統BYD OS以及積累的閉環生態能力輸出穩定可靠的底層能力,提升智能駕駛體驗。與此同時,e平臺3.0預留了各類自動駕駛的硬件接口,可靈活配置全球最頂尖的自動駕駛方案,定制個性化出行體驗。同時,比亞迪還自主研發了車用操作系統BYD OS。該系統采用面向服務的軟件架構(SOA),體現了高內聚、低耦合、高可靠、低延時等技術特點,并對車路云網一體化的未來應用提供了方案和接口,實現了多項整車功能安全技術,可以充分滿足車身電子、底盤控制、動力系統、智能駕駛等多領域的應用。
美學方面,得益于純電專屬平臺e平臺3.0以及CTB技術,車輛在空間、操控性、安全性方面有著更強的優勢,由此也讓比亞迪的設計可以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車身比例突破燃油車限制,有更多選擇空間。身形比例修長,無限逼近美學極限;軸距更長,視覺重心后移,營造出豪華感;重心更低,身姿低趴動感,線條飽滿流暢,風阻系數低至0.21,接近風阻極限,在美觀的同時實現高度節能。四棱四角,極致車輪與車身比例,實現了既優雅又運動的整車外形。A柱前移、流體力學進氣設計等手法持續優化空氣動力學設計。
CTB引領新一代電池技術 e平臺3.0的王牌
比亞迪e平臺3.0有著四大核心優勢,而其中比較具有革命性的技術則是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CTB技術將車身地板與電池上蓋板合二為一,即刀片電池與高強度車身一體化集成,讓刀片電池整體融入車輛底盤中,由此帶給了CTB技術車型在安全性、操控性、電池容量車輛空間等眾多方面的突破。
具體來看,由于電池以橫向排列于底盤中,相當于給整車增加了一排縱梁,刀片電池既是能量體,也是結構件,成為車身傳力和吸能結構的一部分,大幅提升了車身剛性,車身扭轉剛度可以輕松超過40000N·m/°,可以滿足"超五星"的安全標準,正碰結構安全提升50%,側碰結構安全提升45%。
與此同時,比亞迪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大幅降低了底盤的厚度和車輛重心,均勻排布的刀片電池可以實現性能車型最優的前后50:50的黃金軸荷,帶來了非常好的操控性能。以首搭該技術的海豹為例,不僅擁有電動車必備的良好加速性能,在車輛操控性方面明顯具有同價位電動車罕有的優勢,據介紹,海豹麋鹿測試通過車速為83.5km/h,這個成績是超過邁凱倫675LT、奧迪R8等超級跑車的,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讓電動車擁有了更全面的競爭優勢。
此外,比亞迪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作為一種結構上的減法,具備高集成化、高能量密度的特點,很好的應對了電池的化學材料進步相對緩慢的障礙,從物理結構上進行改進,增強了電池包的單位能量密度。并且,設計師也不再需要單獨考量電池包所需空間,而是將其作為車身的一部分進行設計,由此也在美觀、性能、乘坐空間方面有了更好的發揮余地。
不過,需要提到的是,“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之所以流行,源自其提高車身剛度、提高能量密度等方面的優點,但在維修便利性方面會稍顯薄弱。據技術人員介紹,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的車型,當電池電芯出現問題時,4S店是無法進行維修的,需要返廠進行檢測維修,對于用戶這個維修周期應該會長一些,但目前來看電池電芯出現問題的概率還是比較低的。當然,如果對比特斯拉CTC等來看,由于比亞迪CTB技術的電池包獨立性更高,所以維修成本理論上會更低一點。
作為現階段甚至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比亞迪的主力生產平臺,比亞迪e平臺3.0將為比亞迪新一代車型提供良好的發展土壤。不過更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官方的說法,e平臺3.0旨在為行業提供下一代智能電動汽車基礎解決方案,成為“下一代電動車的搖籃”,技術全面向行業開放共享,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更快更好發展。而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要知道刀片電池已經開始共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