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的斗爭,我們見過不少“暗斗”,但很少看到“明爭”。
(資料圖片)
5月25日,長城汽車官方賬號發布的一封聲明引爆了汽車圈。長城汽車表示,已于4月11日向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遞交舉報材料,就比亞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問題進行舉報。
長城汽車在聲明中指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相關部門應當對違法行為進行初步審查,滿足四項條件的要予以立案:
一、有涉嫌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
二、依法應當或者可以給予行政處罰;
三、屬于本機關管轄;
四、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到被發現之日止未超過2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違法行為處于連續或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目前,長城汽車正在密切關注該案的立案及處理進展。
顯然,“予以立案”正是長城汽車本次的訴求,將舉報內容公之于眾,相當于直接把戰火擺到了臺面上,把立案壓力倒逼給了相關部門。
對此,比亞迪發布聲明回應稱,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并保留法務訴訟的權力。比亞迪在這份聲明中表示,測試車輛由長城購買、保管并安排送檢,中汽中心(天津)按長城的要求進行了相關項目的檢測。測試車嚴格來說不符合國標要求的送檢狀態,即應由第三方抽樣、保管及送檢,并要求完成3000公里磨合后測試,而長城送檢車輛在檢測時的里程僅為450-670公里。鑒于以上,認為其檢測不符合要求,檢測報告無效。聲明中還提到,比亞迪作為全球第一家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品的企業,在插混技術上有20多年的積累和迭代,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簡單!
常壓油箱成為舉報焦點
傳統的燃油箱是和外界大氣相通,為了平衡汽油箱里面的壓力,防止油箱可能被吸癟或是膨脹。油箱與外界通氣相通的這段管路中有一個裝置叫活性炭罐,其作用是吸附汽油蒸汽,盡量減少汽油箱中的汽油蒸汽蒸發到空氣中。
據長城汽車舉報內容,比亞迪采用“常壓油箱”是相對于“高壓油箱”而言的。常壓油箱內燃油蒸氣壓力達到4-7kPa時,位于燃油箱上的燃油蒸氣閥打開,燃油蒸氣將被釋放到炭罐內。而高壓油箱一般可以承受35-40kPa的蒸氣壓力,油氣會在高壓下繼續留在油箱內,到發動機運行的時候才會經過碳罐進入歧管。相較常壓油箱,高壓油箱的成本更高。
長城汽車所舉報的依據在于2020年7月1日實施的《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GB 18352.6—2016),這一國家強制標準對車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蒸發排放做出了一定的要求。“PHEV車輛由于在行駛過程中發動機運行時間短,炭罐沖洗機會少,導致炭罐內的油氣無法及時沖洗充分,從而增加油氣從炭罐大氣口溢出的風險。”有行業人士稱,目前除比亞迪以外的PHEV車型,均采用高壓油箱。
對于比亞迪的回應,長城汽車會不會有進一步聲明,我們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