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資者持有債券到期時,企業或者政府會進行還本付息,其到期計算收益率的公式為:到期收益率=(收回金額-購買價格+總利息)/(購買價格×到期時間)×100%。
2、同時,根據付息的方式不同,債券到期收益率計算的公司有所不同:分期付息債券的計算到期收益率=[(債券面值×債券年利率)×剩余到期年限+債券面值-債券買入價]/(債券買入價×剩余到期年限)×100%。
(相關資料圖)
3、2、一次還本付息債券到期收益率的計算到期收益率=[債券面值(1+債券面利率×債券有效年限)-債券買入價]/(債券買入價×剩余到期年限)×100%。
4、3、貼現債券到期收益率的計算到期收益率=(債券面值-債券買入價)/(債券買入價×剩余到期年限)×100%。
5、拓展資料:債券是政府、企業、銀行等債務人為籌集資金,按照法定程序發行并向債權人承諾于指定日期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6、債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借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
7、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
8、債券購買者或投資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債券購買者)即債權人?。
9、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
10、由于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
11、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
12、債券收益,來自三個方面:債券的利息收益、資本利得和再投資收益。
13、1)債券的利息收益,這是債券發行時就決定的,除了保值貼補債券和浮動利率債券,債券的利息收入是不會改變的;2)資本利得,即債券買入價與賣出價或買入價與到期償還額之間的差額,當賣出價或償還額大于買入價時,為資本收益,當賣出價或償還額小于買入價時,為資本損失。
14、3)再投資收益是投資債券所獲現金流量再投資的利息收入(債券記息時間終止前)。
15、債券收益的大小,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債券票面利率。
16、票面利率越高,債券收益越大,反之則越小。
17、形成利率差的主要原因是基準利率水平、殘存期限、發行者的信用度和市場流通性等。
18、二是債券的市場價格。
19、債券購買價格越低,賣出價格越高,投資者所得差益額越大,其收益就越大;三是利益支付頻率。
20、在債券有效期內,利息支付頻率越高,債券復利收益就越大,反之則越小;四是債券的持有期限。
21、在其他條件下一定的情況下,投資者持有債券的期限越長,收益越大,反之則越小。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