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意思是:讀書人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意思是:讀書人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資料圖片)
4、意思是:讀書人必須有遠大的抱負和堅強的意志,因為他對社會責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長。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是《論語·泰伯》中曾子說的一句話。
6、曾子,名參(shēn),是孔子早期弟子之一,在儒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尊奉為“宗圣”。
7、曾子告訴我們,作為一個士人(相當于今天的知識分子),必須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深知自己責任重大,需要長期艱苦奮斗。
8、朱熹《四書集注》解釋說:“非弘不能勝其重,非毅不能致其遠。
9、”因此,弘而不毅,固難持久;毅而不弘,則氣量褊狹;既弘且毅,方能任重道遠。
10、曾子對“任重而道遠”是這樣闡釋的:“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意思是,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斗終身,死而后已,難道路途還不遙遠嗎?其實,曾子既是論士,也是自述其志。
11、?拓展資料曾子這段話體現了儒家的用世精神和價值取向:士應當以弘揚仁道為己任,這是人生最重要的使命,也是人生價值之所在。
12、為了弘揚仁道,孔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甚至不惜“朝聞道,夕死可矣”。
13、孟子則主張:“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14、他們以天下為己任,將踐仁成德貫注于自己的生命意識之中,不僅把“道”視為超越自身生命的最高價值加以嚴守,同時也弘揚了儒家的剛健進取精神,凸顯了儒家“善其身,濟天下”的高尚人格。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論語》 曾子說的意思是,有遠大理想抱負的人不可以不剛強勇毅,責任很重,路途又很遙遠,把推行仁政當作自己的責任,不是很重?死了才停止,不是很遠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是《論語·泰伯章》中曾子說的一句話原文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16、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意思是作為一個士人,一個君子,必須要有寬廣、堅忍的品質,因為自己責任重大,道路遙遠。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