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恒大汽車發布了一份官方通告,表示“恒馳5”已于5月恢復生產,截至5月底已交付超過1000輛,目前恒大汽車已經復工生產了。
同時還表示,目前公司管理層正持續推進節約成本舉措,積極開拓融資渠道,盡力維持集團持續經營。
說真的,看到這個1000輛的交付量,我都有點驚呆了,因為自去年10月29日開始交付首批車,到5月底,已經有7個月了,平均算下來就是150輛每個月。
(相關資料圖)
不過,考慮到中間停產了兩個月,那么算下來就是平均每個月200輛,你說這個數字驚人不驚人?
事實上自從4月份停產以來,很多人都以為恒大汽車基本上結束了,因為目前這種情況,恒大汽車基本不可能融到錢,而融不到錢,恒大汽車基本上就沒法再開工。
不曾想,在停了兩個月之后,恒大汽車居然又開工了,不得不說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不過雖然復工了,但目前橫在恒大面前的依然有兩座大山,一是恒大汽車面臨資金短缺的困難,二是旗下多家控股子公司也出現債務問題。
在3月份的時候,恒大汽車就發公告稱,要尋求290億元的融資,才能夠繼續推出多款車型,實現量產,但290億元的融資,你覺得能融到么?而恒大更是身陷囹圄,沒法給恒大汽車供血,所以……
另外,恒大汽車旗下多家控股子公司,累計已經被執行金額超過9億元,可以說是一身債,這也是恒大汽車的麻煩。
事實上除了融資困難,子公司一堆債之外,恒大汽車還面臨著一個更大的麻煩,那就是就算恒大汽車生產出來了,真的會有人買嗎?
想一想這7個月才賣出了1000輛,月均200輛不到的樣子,這個放在當前國產新能源車里面,絕對是墊底的存在。
目前新能源車市場已經在洗牌,沒有實力的慢慢的就會被淘汰掉,余承東說未來主流車企就這么三五家,小米雷軍也說過類似的話語,表示未來車企可能就這么幾家能夠存活。
從恒大汽車的表現來看,我想絕大部分人都認為,恒大汽車應該不是能夠存活的這幾家之一。
畢竟恒大汽車在整個新能源產業上,似乎并沒有什么核心優勢,一路買買買并沒形成自己的競爭壁壘和核心能力。以前靠著恒大集團的輸血還能夠撐下去,如今恒大集團自己都自身難保。
說真的,恒大汽車現在其實是騎虎難下,停產,那肯定就是意味著失敗了,不停產,可生產出來了又誰來買呢?所以恒大汽車要何去何從,估計許家印都想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