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至今該縣劇團仍沿用此名并保持著演秧歌劇的傳統。
2、“沁源秧歌”的曲調,被當作曲牌用于某一出戲時,雖然因不同的歌詞或不同的情緒,必然在其原型的基礎上有某些改動 ,但總起來看,它們還沒有改變小調的性質。
3、有的戲是采取單一曲牌形式,即全劇用一個曲調唱到底,有的則采取將幾個曲牌組合起來而成為聯曲體。
4、“沁源秧歌”的音調,具有熱情、豪放的特點。
5、唱腔常襯以“啊、哈、喲”等虛詞。
6、其結構特點主要是四句式的,如《趙州橋》等,二句式的極少見。
7、有時為了渲染氣氛,活躍情緒,在四句的基礎上運用變化反復的手法加以擴展,使曲調更加清新、活躍,從而也更加豐滿。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