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汽生產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蘇美達輝倫車間
中車浦鎮
申迪焊接
基蛋生物車間
南汽江北新區基地
中國氣象谷
□ 本報記者 許雯斐 通訊員 耿瑞雪 王若宇
在南京近日召開的全市產業強市建設推進會上,一個細節值得關注。大會為2022年度全市地方稅收綜合貢獻十強企業、工業總產值十強企業、服務業營收十強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型企業,以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代表授牌或頒發證書。以往不“顯山露水”的制造企業站到了舞臺中央。
南京更是提出,要用新技術、新模式推動傳統制造煥發新的生命力。
奮進新征程,長江左岸,一片熱土激情澎湃——江北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使命在肩,園區要繼續發力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智能制造等五大賽道,培育更多鏈主企業,加快構建更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走進這座以智能制造命名的現代化產業園區,處處可見制造正在被重塑。
制造企業發力“從0到1”
放眼全球制造業,一個認知越來越清晰,制造業的核心就是技術創新。推動“從0到1”的突破,是制造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破局點。
今年4月,兩項“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啟動,當中都有智能制造園企業的深度參與。
去年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高性能制造技術與重大裝備”首次作為專項申報,隸屬南鋼集團的瑪格耐特智能科技參與其中。
在鋼鐵、石油、化工、電力等行業,需要用到大量高耗能設備,這些設備耗能的關鍵點就在電機,而傳統電機轉換效率低造成了高耗能。
瑪格耐特所參與專項項目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通過技術創新,讓設備系統效率再提升,目標是比目前國際上效率最高的產品再高出10%。事實上,瑪格耐特研發出的直驅式永磁電驅動設備已在南鋼車間里試驗應用,根據測試數據,與傳統電機設備相比,這種新型設備能耗可下降35%。
另一家參與者就是品生醫療有限公司,它所參與的是“高精度、高通量生物分子解析關鍵技術和串聯質譜裝置研發”項目,項目歸屬“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前沿生物技術”重點專項。
這一項目關系著高精度質譜設備的國產化進程。項目明確,要自主研發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高性能生物質譜儀器。
制造一線的企業,能夠參與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之中,這是自我創新能力的認證。品生醫療自主研發的小型化、高精度質譜設備在穩定性、靈敏度、精準度都取得大幅提升,多項性能指標可比肩國際水準。而瑪格耐特智能科技創新研發的直驅式永磁電驅動系統,使用效率也已超過國際一線品牌。
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必定會為制造業釋放出更多活力。
近年來,智能制造產業園企業創新能力、創新貢獻不斷提升。2023年,園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到274家,較2016年實現翻兩番。
一臺跑車造型的機器人來回穿梭,頭頂重達800公斤的貨架,不斷重復著前進、掉頭、靜止等動作。這是牧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潛伏式機器人,擁有業內首個連桿頂升結構AGV(自動導引車)專利,其中一款的極限載重量達1.5噸,相當于一輛家用小轎車。
去年5月,牧星智能全球研發技術中心在智能制造產業園落成。牧星智能是最早開拓海外市場的中國移動機器人企業之一,目前超過80%的訂單來自海外。
這些快速發展的新興制造企業用實力印證,誰掌握了核心技術,誰就擁有了最強競爭力。
從100%綠色工廠到碳中和工廠
今年3月,江蘇蘇美達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旗下輝倫太陽能宣布其工廠已實現100%綠色電力生產和用電,并獲得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頒發的中國首個100%綠色能耗認證。
100%綠色工廠與普通工廠有何區別?走進輝倫太陽能廠區,可見端倪。廠區一側,一排太陽能光伏板組成了地面光伏電站。BIPV(光伏與建筑一體化)被應用到各類場景,如廠區屋頂、新能源車棚頂等。再看廠區道路邊,林立著一排排風光互補智能路燈,燈上的風葉隨微風緩緩轉動,一塊光伏板不斷吸收能量,風與光兩種能源互補發力。
這些綠色能源場景都被實時匯集到蘇美達綜合能源管理平臺上,車棚光伏、屋頂光伏、地面光伏、風機、綠電交易等各類綠色能源“產能”情況清晰可見。
“唯有綠色的制造才是可持續的,而要想真正做到綠色低碳,就要從制造的全生命周期去規劃設計。”蘇美達能源副總經理仲在峰介紹,企業一方面通過自建分布式能源,促進綠色能源代替;另一方面,通過自有售電公司直采綠色電力及綠證等舉措,實現全額綠色電力消費。
在輝倫太陽能工廠,更能感受這種“全生命周期式”的減碳。走進輝倫太陽能光伏板生產車間,潔凈整潔的車間,有序運行的自動化產線是主角,每個環節只有少數工人在崗,主要負責產品和設備的監測、調整。
車間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車間經過改造于2020年投用,已實現從焊接到組件的全自動化。與此同時,工廠通過信息化系統,對從入庫到出料、從生產再到出貨過程中38道生產工序,進行24小時實時在線監測。
仲在峰介紹,輝倫太陽能通過產線升級換代、設備能效提升、能源優化管理等提效措施,實現單位能耗降低12個百分點。
德國慕尼黑當地時間6月14日,輝倫太陽能成功獲得TüV南德碳中和達成認證。TüV南德是歐盟授權溫室氣體排放審核機構、ISO組織認可的溫室氣體排放與減排標準認證機構,獲得多家國際組織授權的溫室氣體排放及減排第三方審核機構資質。這一認證,標志著輝倫太陽能綠色工廠再升級為國際認證的“碳中和”工廠。
制造業是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所在。企業領銜,智能制造產業園也在進行著一場綠色轉型的深度變革。
龍山北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一側,中國氣象谷已建成。智能制造產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項目,中國氣象谷主體工程已經完成,即將投用。這里也正著力打造國家氣象產業自主創新與零碳服務基地。
設計靈感取自于龍王山生態地貌的氣象谷,自體就是綠色低碳的踐行者。建筑外立面采用250平方米的光伏面板,能夠提供20KW電力用以負載正常照明。此外,項目還設置了450T雨水回用設施,將地塊內收集的雨水經達標處理后用于室外綠化澆灌、道路沖洗等用水。綠化灌溉采用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方式,節水灌溉率100%。
邁向高端大有可為
在產業強市建設推進會上,南鋼集團作為企業代表發言。企業負責人鮮明提出,南鋼正聚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企業。南鋼在做強主業的同時,聚焦新產業布局,先后投入160億元搭建了新材料、新智造、新能環、新互聯等五大高端產業板塊。
而南鋼的新產業集團就落在江北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
打開金陵鋼寶網,點擊現貨商城,只要選擇好需要鋼材的品種、用途、材質、規格等,便可以快速找到可購買的現貨;當訂單到達鋼寶倉庫,理貨員便可根據手機終端“指示”貨品的實時位置指揮出庫;買家通過平臺自主開發的“預約提貨”小程序,即可實現快速取貨送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加持,往日復雜的鋼材買賣便可以像淘寶購物一樣簡單。
金貿鋼寶是南鋼新產業投資集團旗下子公司,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給了這家多年經營產業互聯網的企業新的機會。近幾年,金陵鋼寶網不僅可以進行網上現貨零售,還開拓了C2M期貨定制、加工配送、智慧倉儲等業務。2022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9.52億元。
同不斷攀升的氣溫一樣火熱的,是南京雷爾偉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訂單多起來了,車間里每個環節都是滿負荷運轉。然而,因為有了新的生產管理系統,工友們忙而不亂。
下午3點40分,物流師傅鄒伏凱準時將第二天要用的物料送至鋁合金車間。往日,鄒伏凱要拿著各個車間送來的領貨單,一一核對、取貨后再送貨,效率低不說,量大出錯在所難免。如今,鄒伏凱只要按照自己手持終端收到的取貨信息領料,再配送到指定車間,確認收貨,即可完成配送。
產業升級,在生產線上表現得最為直接,南京金三力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何志剛頗有感慨,“目前,車間內應用智能設備232臺,通過這樣的平臺,在制作的過程中對產品質量的把控也實現了預警功能,及時匹配了上游主機廠客戶的要求。”2022年,金三力高分子產成品產量約133萬公斤,已發展成為一個集科研、生產、內外貿于一體的橡膠制品、膠輥的全球供應商。金三力車間也成為園區第9個省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
近年來,智能制造產業園持續跟進“智改數轉”行動,以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更多互聯網標桿企業、智能工廠、智能車間。未來,園區還要重點突破一批技術創新優、應用效果好、復制推廣性強的數字經濟標志性場景,全力推動“智造江北”邁向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