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從“小組賽”進入“淘汰賽”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但哪些因素才是決勝未來的關鍵,每個企業都有自己不同的判斷和堅守。
比如,蔚來堅持把換電和用戶運營做成自己的“護城河”,理想將產品定義做到極致,小鵬則深耕智能化和超充,比亞迪主打高性價比,極氪在“第三賽道”上狂奔。那么,對于月銷量已經超過特斯拉、僅次于比亞迪的埃安來說,到底什么才是其“殺手锏”呢?
這是很多人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問題。畢竟,成立5年來,埃安的年均復合增長率超122%,成為增長最快的新能源品牌。今年來,雖然市場整體消費低迷,但埃安卻以穩健的高增長成為市場的“另類”。
(相關資料圖)
數據顯示,6月埃安銷量達45013臺,再度創下單月銷量新高,同比增長86.07%。今年1-6月,埃安累計銷量高達209336輛,同比增長109%。
這是多么讓人艷羨的高增長。更重要的是,高增長背后,是更難的高質量增長。
去年9月15日,埃安在品牌之夜上發布了全新Logo“AI神箭”,推出高端品牌Hyper昊鉑,開啟品牌全面高端化的新紀元。隨后,又發布了全新一代高端純電專屬平臺AEP3.0以及全新高端電子電氣架構——星靈架構。
去年底的廣州車展上,昊鉑王牌車型——昊鉑GT首度亮相;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前夕,昊鉑GT正式開啟預售。7月3日,踩在中國新能源車汽車第2000萬輛下線的時間節點,這款定位為“高端智能轎跑”的昊鉑王牌車型終于上市了,售價21.99-33.99萬,以絕對的優勢進入純電市場,更顛覆了人們對“GT”的固有印象。
當天的活動,不僅是行業大事,更受到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和總臺等央媒的關注。這是因為,2000萬輛的下線,意味著中國智能新能源汽車“換道超車”這條路走對了,也標志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在產業化、市場化的基礎上,邁入規模化、全球化的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引領著全球汽車產業以電動化、智能化為主要方向的轉型升級。
正如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活動致辭中所說,“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70年來我國汽車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第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下線,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時刻。”
作為這個標志性事件的“主角兒”,昊鉑GT率先搭載昊鉑雙王牌技術,該車不僅在技術上做到行業領先,擁有多項“獨門絕技”,更樹立了中國品牌高性能后驅跑車的標桿。
為了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體驗到如此優秀的產品,昊鉑GT還在全國25個城市推出了“99元試駕3天”的福利,讓消費者可以通過3天的親密接觸,更好地了解到昊鉑GT的產品實力,做到“明明白白購車,清清爽爽下單”。
另一方面,上市當天就在全國25個城市鋪設上千臺試駕車,也說明了昊鉑強大的體系力。要知道,很多新品牌在新車上市伊始,連展車都很難到位,“賣期貨”和“賣現貨”之間的差距,正是企業的體系力和核心競爭力。
發布會后,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昊鉑追求極致的性能與豪華,希望把它打造成中國電動化的保時捷,追求運動的性能和智能的性能。”
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勇也立下Flag:“希望昊鉑GT能夠成為20-30萬市場前三。”
那么,在競爭白熱化的市場上,這個Flag能否實現呢?昊鉑又能否真正承擔起品牌沖高和銷量“第二增長曲線”的雙重重任呢?
1
挑戰Model 3
昊鉑憑技術構建護城河
這兩年來,隨著電動化進程的加速,有不少產品在上市之初都號稱要對標特斯拉,但坦白說,直到目前,能在產品力和銷量上與特斯拉“掰手腕”的還幾乎沒有。
但今時不同往日。一方面,以埃安為代表的中國品牌在電動車核心技術領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另一方面,特斯拉Model 3在2017年量產交付至今長達6年的時間里,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即便是下個月將發布的新款Model 3,在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也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僅僅是增加了一些攝像頭,后驅版車型的電池包將從 60kWh升級為 66kWh,以及內飾更加精致等。
這在“卷生卷死”的中國市場上有些難以理解。目前,中國主流電動車企卷800V高壓充電,卷智能座艙、電子電氣架構和種類多到讓人眼花繚亂的充換電不能體系等,力求給用戶更好的體驗。
昊鉑GT就是站在埃安多年技術積淀基礎上,推出的一款在性能、配置、空間、補能體系等全方位讓人眼前一亮的車型,可以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真正可以跟Model 3“掰手腕”的車型。
比如,全新一代純電專屬平臺AEP 3.0平臺,星靈架構等等領先技術,均是在昊鉑GT車型上首次應用。
AEP平臺設計于2017年,是國內首個自主研發的純電車平臺,也是埃安能夠在7年內成為新能源市場主流選擇的重要原因之一。AEP2.0時代的到來,升級的是續航和空間,而到了AEP3.0時代,在繼承AEP 2.0的長續航、大空間、高安全特性的基礎上,又在車身結構(中歐五星安全標準)、輕量化、能耗(整車能耗降低15%)、低溫續航(提升10%)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
這也是昊鉑首款車型以GT為名的原因,得益于全新一代純電專屬平臺AEP 3.0平臺,以及超跑級電驅技術,昊鉑GT單電機版本的百公里加速僅需4.9秒,是目前全球最快的單電機純電車型。
賽道級后驅駕控的加持下,昊鉑GT的加過彎側傾降低40%、轉向精準度靈敏度提升30%、百公里制動距離只需要33.9米,操控表現可以媲美跑車。
而如果說AEP3.0平臺為昊鉑GT提供了強有力的體魄,那么星靈電子電氣架構無異于就是昊鉑GT智慧的保障。
資料顯示,星靈電子電氣架構采用智駕域、車身域、座艙域的集中式布局,帶來算力、傳輸效率、線束及控制器減少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實現硬件即插即用,軟件常用常新。
作為率先搭載星靈電子電氣架構的車型,昊鉑GT搭載了超前多融合感知系統、可支持L3級智駕的全冗余系統設計,高速NDA智能領航輔助系統,可根據導航路線在高速路段進行智能領航駕駛,實現主動超車、導航變道等場景的功能;HAVP泊車則可以支持地面與跨層進行停車,智慧躲閃,智慧減速同行,打造無感停車體驗。
肖勇曾說:“昊鉑GT在智能駕駛輔助過程中的每一項決策,都經過了充分的運算和計算。”
可以說,技術是昊鉑GT敢于叫板Model 3的底氣來源。當然,昊鉑GT的優勢也不僅于此。
比如設計方面,昊鉑GT是30萬級別唯一帶有旋翼門和三段式尾翼的GT轎跑,而獨有的超跑造型設計,讓昊鉑GT實現了0.197 Cd全球量產車最低風阻。與之對比,Model 3的風阻系數為0.23。
比如空間方面,眾所周知后驅車(尤其是跑車),受設計和風阻限制通常在空間表現上存在劣勢。但基于AEP3.0 平臺,昊鉑GT的軸距達到2920mm,后排可提供 940mm 的垂直高度和縱向 876mm 的腿部空間,而Model 3的軸距只有2875mm。
再比如配置方面,星靈架構不僅為昊鉑GT提供了高階的輔助駕駛功能,還有搭載高通驍龍8155芯片、全新ADiGO 5.0人機交互系統的智慧座艙。
當然,還有內飾和基礎配置,昊鉑GT的座椅采用墨爾本純種小牛皮全粒面頭層皮打造,集環保、奢華、性能于一體,全系標配的原木扶手也為座艙創造了無與倫比的價值感受。
此外,昊鉑GT還搭載了23個比利時著名品牌Premium HIFI揚聲器,支持杜比全景聲,使得車內每個位置都擁有1080°環繞聽感。
在多項黑科技的加持下,昊鉑 GT完全具備挑戰Model 3的底氣和實力。
2
直擊痛點
昊鉑斥資5億完善補能網絡
那么,技術、產品和價格是昊鉑GT最重要的三個“殺手锏”嗎?不,遠不止這些。
6月9日,昊鉑在重慶車展上發布了行業首個用戶共創補能計劃——“昊鉑超充到家”。該計劃不僅提供免費在用戶家門口建設超充站的服務,而且不限品牌車主都可免費申請。
是的,你沒有看錯,是包括其他品牌在內的所有新能源車主。
具體來看,“昊鉑超充到家”分為同城10人和同城300人兩種成團方式,前者需要10名昊鉑 GT大定車主共同申請,后者需要300名其他新能源品牌車主共同申請。
只要確實附近無充電站,且符合建站條件后,昊鉑將免費上門在3km范圍內建設超充站。
這可以說真正的與用戶共創補能。“昊鉑超充到家”的形式真正將基建落到實處,能夠從根本上提升用戶的用車體驗。
據了解,昊鉑計劃投入超5億元專項資金,與電網機構、物業及場地資源方達成戰略合作,組織超20余支超充站建設隊伍奔赴全國,第一時間響應用戶建站申請,切實解決家門口補電痛點。
按照計劃,昊鉑2023年將先期開放500座超充站權益,全國范圍內按成團順序,先到先享。
將超級充電站送到家門口的新玩法,不僅解決了用戶家門口的補能便利性難題,為用戶節省大量時間和金錢,更讓補能變成“爽點”,極大提升用車生活品質。
此外,昊鉑還宣布了“快廣近補電網絡+V2G車網輸電”兩大行動計劃。基于這兩項行動計劃,昊鉑預計將于2025年累計建成2000+座超級充換電站,打造城區5km,主干道10 km補電圈。
值得注意的是,在23.99萬的昊鉑GT 600充換版車型上,還可以實現90s換電功能。盡管目前昊鉑的換電計劃還未披露,但有“昊鉑超充到家”的珠玉在前,相信昊鉑在換電布局上也不會讓用戶失望。
目前,雖然國內的充電網絡相較于兩年前已經大有改善,很多車企自研的800V高壓快充、充換電體系等等也在最大程度消減用戶的里程焦慮,但受成本和規模限制,車企往往只能在超充、換電中二選一。
或許有人會想到蔚來,作為同時擁有換電、超充兩大體系的新勢力,它在補能方面已經構建了自己的護城河,但補能網絡的強大需要花費大量的財力,這也使得蔚來車型的成本高居不下。
與之對比下,昊鉑GT作為定價在20萬級的純電車型,同時擁有超充和換電兩種形式,就顯得十分親民了。
甚至可以說,在非常影響新能源車主體驗的補能方面,昊鉑也已經跑在了前面。
眾所周知,今年純電市場增幅大幅下滑,背后的主要原因依然是里程焦慮,而里程焦慮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補能焦慮。盡管無論是相關政府部門還是汽車企業,都在積極布局充電設施,但相比快速增長的電動車用戶,依然是杯水車薪。特別是節假日,排隊充電往往成為制約很多人選購電動車的“最后一根稻草”。
只有真正解決補能焦慮的品牌,才有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獲得更長足的發展。這也是蔚來布局超充和換電、小鵬和極氪等推進800V高壓快充的原因所在。
甚至可以說,超充普及之戰已拉響,誰真正能夠助力電動車行業的超充普及,誰就提前站到了決賽的起跑線上。
“
結語
新能源車型的市場雖然越做越大,但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盈利仍然十分困難,即使是對埃安這樣銷量已經超越特斯拉的車企來說,也一樣。
而難盈利的關鍵在于,要么規模上不去,要么單車利潤不夠高。如今,埃安規模有了,缺的就是品牌和產品向上。因此,古惠南明確提出:“埃安下半年要爭取盈利,努力成為國內首個純電車盈利品牌。”
盈利的關鍵自然就是定位在高端市場的昊鉑品牌上。眾所周知,廣汽埃安已經布局了電芯、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智能電動車時代的核心產業鏈,又有強大的體系能力。而從昊鉑斥資5億攜手用戶共創補能網絡,到昊鉑 GT的定位和定價,也能看出昊鉑爭奪市場和實現盈利的底氣和決心。
當然,這只是開始。據肖勇透露,在接下來的一年半時間里,昊鉑會形成5款車型的產品矩陣。同時,在網絡方面,昊鉑在 6 月已經完成約 100 個渠道終端的準備,預計7月完成約160個,年底前完成250-300個終端,并給用戶提供專屬的五星服務。
屬于昊鉑的時代,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