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超充電池系列深度研究報告:《寧德發布神行超充電池,光伏組件價格逐漸企穩 》。(報告出品方:浙商證券 )
報告來源于公眾:《百家全行業報告》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如下
【資料圖】
要點:
新能源汽車
(1)本周觀點:寧德時代發布神行電池,4C 快充技術有望加速鋪開。8 月 16 日,一德時代發布新產品神行超充電池,系全球首款磷酸鐵鯉 4C 超充電池,可實現“充電 10分鐘,行駛 800 里”。在正極提速方面,“神行”使用超電子網正極技術,采用充分納米化的磷酸鐵鯉正極材料并搭建超電子網,降低鯉離子脫出阻力,使充電信號快速響應:在負極材料方面,采用寧德時代最新研發的二代快離子環技術,對石黑表面進行改性,增加鯉離子嵌入通道并縮短嵌入距離,為鯉離子傳導搭建高速平臺。此外,“神行”還使用超高導電解液和高孔隙率隔膜,能夠有效提升電導率和鯉離子液相傳輸速度,提升電池補能效率。
(2)關鍵數據:本周電碳價格 22.50 萬元/噸 (-7.8%),氫氧化理價格 20.90 萬元/噸(-8.1%)。
風電
(1)本周觀點:單 30 海風政策落地,海風項目加速核準。根據風芒能源等,海上風電“單 30”政策正穩步推進,即新增海上風電項目從之前的“海上風電場原則上應在離岸距離不少于 10 公里、灘涂寬度超過 10 公里時海域水深不得少于 10米”變成“離岸距離 30km 以外或水深在 30m 以上。單 30 項目落地有望推動海上風電從近海開發轉向深遠海開發,海纜、塔樁等海上風電環節價值量有望逐步提升。8 月累計核準海上風電項目容量超 2GW,海上風電核準加速推進,有望帶動海上風電建設進入快車道。
(2)關鍵數據:本周 42CrMO 特種鋼材、廢鋼、鋁價格有所下降。本周 42CrMO特種鋼材、球墨鑄鐵、廢鋼、焦炭、銅、鋁的價格分別變化-0.11%、-0.58%、0.22%、0.00%、0.97%、-0.11%。
電力與儲能
(1)本周觀點:廣州將打造“千億級”新型儲能產業,甘肅新能源最高配儲比例15%/4h。廣州市政府發布《關于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力爭全市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到 2025 年達到,600 億元以上,到,2027 年達到 1000 億元以上”的發展目標。8 月 16日,甘肅發改委發布《關于甘肅省集中式新能源項目儲能配置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十四五”第一批風光電項目配儲比例為河西地區 10%/2h,其他地區 5%/2h; 第二批風光電項目配儲比例則提高到河西地區 15%/4h,中東部地區 10%/2h。
(2)關鍵數據:1-7 月份,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 4013 億元,同比增長54.4%。其中,太陽能發電 1612 億元,同比增長 108.7%;核電 439 億元,同比增長 50.5%。電網工程完成投資 2473 億元,同比增長 10.4%。
氫能
(1)本周觀點: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領跑全球,西安市發布氫能規劃。據氫云鏈統計,2023 上半年全球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勉強超過 8000 輛,同比下降超過主要系韓國市場氫車銷量同比下降超過 40%。中國氫車市場在 2023 年上10%,半年銷量達到 2410 輛,同比增長 73.5%,成為全球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火車頭。8月 16 日,西安市發改委發布氫能規劃,提出到 2035 年,西安氫能相關企業總數超過 500 家,力爭產值突破 1000 億元。(2)關鍵數據:2023 年一季度,制氫產能達 55 萬噸/年,23Q1 制氫項目投建數量達22年全年 40%。
行情回顧
本周申萬電力設備行業下跌 3.76%,位列 31 個申萬一級行業的第 27 位,同期滬深 300、創業板指分別下跌 2.58%、3.11%。細分板塊來看,跌幅較小的板塊系其他電源設備、電網設備,周跌幅 1.20%、2.78%。
1 本周觀點與投資建議
1.1 新能源汽車
觀點:寧德時代發布神行電池,4C 快充技術有望加速鋪開
事件:8 月16 日,寧德時代發布新產品神行超充電池,系全球首款磷酸鐵理 4C 超充電池,可實現“充電 10分鐘,行駛 800里”
材料體系多維升級打造快充行業標桿。神行電池通過材料體系的全方面創新,實現全球首個磷酸鐵鯉體系的 4C 超充。在正極提速方面,“神行”使用超電子網正極技術,采用充分納米化的磷酸鐵鯉正極材料并搭建超電子網,降低鯉離子脫出阻力,使充電信號快速響應:在負極材料方面,采用寧德時代最新研發的二代快離子環技術,對石黑表面進行改性,增加鯉離子嵌入通道并縮短嵌入距離,為鯉離子傳導搭建高速平臺。此外,“神行”還使用超高導電解液和高孔隙率隔膜,能夠有效提升電導率和鯉離子液相傳輸速度,提升電池補能效率。
4C 快充熱度高漲,電池企業積極布局。隨著動力電池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4C 快充技術成為各電池廠商布局重點。寧德時代除神行電池外,22 年 6 月發布的基于三元體系的麒麟電池也實現了 4C 充電倍率。21 年 4 月,蜂巢能源發布蜂速 4C 快充電芯,可實現 20-80%SOC 快充時間 10 分鐘。21年 8 月,廣汽埃安發布了超倍速電池技術和全球充電功率最高的A480超充樁,可實現 6C 的高倍率充電。22年9月,孚能科技推出 SPS 動力電池解決方案,具備從 2.4C 到 5C 甚至更高的充放電倍率。22 年 9 月,欣旺達發布超級快充電池產品SFC480,達到 4C快充標準,充電次數可達到 5 萬次
快充滲透率有望進入快速階段,建議關注:
電池龍頭:寧德時代,負極包覆材料:信德新材,添加劑: 黑貓股份、天奈科技,電驅動系統: 欣銳科技、威邁斯,充電模塊: 通合科技,電解液添加劑: 天賜材料,快充電池負極材料:杉杉股份、璞泰來。
1.2 新能源發電
(1)
觀點:需求爆發節點將至,持續看多光伏板塊
上游價格延續漲勢,組件價格企穩回暖。根據硅業分會,硅料價格已小幅連漲 5 周,N型料成交均價由 7.6萬元/噸漲至 8.46 萬元/噸,漲幅 11.32%: 致密料均價由6.74萬元/噸漲至7.27 萬元/噸,漲幅 7.86%。硅片端,M10及N型硅片小幅漲價,G12硅片價格持穩。組件仍持續醞釀漲價動力,二三線廠家成本倒掛出現部分減產,一線廠家考量部分熱銷型號銷售偏緊、上調 0.01-0.03 元/W 不等
新增裝機持續高景氣,下游需求爆發節點將至。2023 年 7 月,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達到18.74GW,同比增長 174%,環比增長 9%。當前時點產業鏈價格加速平衡,下游需求有望超預期爆發。主產業鏈,擁有主產業鏈定價權的龍頭有望實現出貨高增、盈利維持高位;輔材端,受益 N型放量的銀漿環節以及確定性緊缺的石英產業鏈有望量利齊升。電站端,電改背景下工商業企業用電成本提升,疊加組件成本下降帶來初始投資成本下降,分布式光伏開發及運營商有望受益終端需求爆發以及項目盈利能力提升
建議關注;
(1) 量利雙增,通脹邏輯支撐的輔材板塊:岱勒新材、帝科股份、聚和材料、歐晶科技、石英股份等
(2) 受益需求爆發以及項目盈利能力提升的分布式開發及運營商: 芯能科技、晶科科技、南網能源、正泰電器等
(3) CR2 提升的硅片龍頭有望進一步拉開盈利優勢: TCL 中環、隆基綠能
(4)品牌和渠道壁壘高的組件龍頭有望獲取超額盈利: 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阿特斯、愛旭股份等
(5)量增利穩的輔材環節確定性高: 福斯特、福萊特、賽伍技術、宇邦新材、通靈股份、海優新材等。
風電
觀點:單30海風政策落地,海風項目加速核準
單 30 政策進入落地期,海上風電邁向深遠海。根據風芒能源等,海上風電“單 30”政策正穩步推進,即新增海上風電項目從之前的“海上風電場原則上應在離岸距離不少于 10公里、灘涂寬度超過 10 公里時海域水深不得少于 10 米”變成“離岸距離 30km 以外或水深在 30m 以上。單 30 項目落地有望推動海上風電從近海開發轉向深遠海開發,海纜、塔樁等海上風電環節價值量有望逐步提升。
海上風電項目加速核準,海風有望進入建設快車道。8 月 7 日,廣西欽州海上風電示范項目C場址900MW獲核準: 8月9日,中廣核泗1海上風電項目 396MW獲核準:8月17日,中廣核峽酒 7海上風電項目 252MW,中廣核峽泗 3、4海上風電項目 408MW,華潤新能源岱山 2海上風電項目 306MW 獲核準,8 月累計核準海上風電項目容量超 2GW,海上風電核準加速推進,有望帶動海上風電建設進入快車道。
建議關注:
(1)盈利改善的全球競爭力零部件及主機龍頭:金雷股份、日月股份、禾望電氣、中材科技、雙一科技、三一重能、明陽智能、金風科技、運達股份等
(2)成長確定性高的海風賽道: 東方電纜、泰勝風能、中天科技、亨通光電、天順風能、海力風電、大金重工、天能重工等
(3)國產替代:盤古智能、新強聯、恒潤股份、五洲新春等
1.3 電力設備與工控
觀點:國網特高壓設備第三批中標公示,關注特高壓等方向投資機會
國家能源局發布 1-7 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8 月 17 日,國家能源局發布 1-7 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 7 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 27.4 億千瓦,同比增長11.5%。1-7 月份,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 4013 億元,同比增長 54.4%。其中太陽能發電 1612 億元,同比增長 108.7%: 核電 439 億元,同比增長 50.5%。電網工程完成投資 2473 億元,同比增長 10.4%。
國網特高壓設備第三批中標公示,總金額達 150 億。Data 電力對國網電子商務平臺公示的 2023 年國網特高壓設備 3 批招標結果進行了統計,本次中標總金額高達 149.53 億元,環比增長 88.57%;公示中標標包 148 個,單包均值 10103.29 萬元,環比-1.89%,最大標包11.91億元。有 17家上市公司在本批次中取得中標成績,其中中國西電中標 47.39億元
建議關注:
電網設備關注儲能、虛擬電廠、功率預測等投資主線。
(1) 電改對儲能行業發展有較強的扶持和鼓勵,建議關注電池、PCS、系統集成商公司等
(2) 電改下虛擬電廠有望憑借其靈活的商業模式更好的聚合資源,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建議關注金智科技、國電南瑞等
(3) 功率預測領域受益于功率預測考核、電力現貨市場的發展,建議關注國能日新等:(4) 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拉動特高壓、高壓輸電需求,建議關注平高電氣、長高電新、許繼電氣等
(5) 農村電網建設是電網投資重要組成部分,受制于資金等可觀環境制約,存量還有較多落后低效設備,落后低效設備淘汰和設備更新有望拉動配網及其自動化的需求,建議關注華明裝備、平高電氣、長高電新、海興電力、思源電氣、宏力達、特銳德、蘇文電能等
1.4 儲能
觀點:廣州將打造“千億級”新型儲能產業,甘肅新能源最高配儲比例 15%/4h
廣州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力爭 2027 年新型儲能產業營收超 1000 億元。廣州市政府發布《關于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力爭全市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到 2025年達到 600億元以上,到 2027年達到 1000 億元以上”的發展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廣州從打造技術創新高地、提升產業綜合實力、拓展應用場景市場、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四方面提出 15 項重點任務
甘肅“十四五”集中式新能源配儲總規模 3.49GW/10.12GWh,最高配儲比例 15%/4h. 8 月 16 日,甘肅發改委發布《關于甘肅省集中式新能源項目儲能配置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了“十四五”第一批風光電項目配儲比例為河西地區 10%/2h,其他地區 5%/2h; 第二批風光電項目配儲比例則提高到河西地區 15%/4h,中東部地區 10%/2h。據此計算:甘肅省第一批風光項目共 13.366GW,配儲規模 1.20GW/2.41GWh; 第二批風光項目共 17.65GW,配儲規模 2.29GW/7.71GWh。一二批總計配儲3.49GW/10.12GWh。
建議關注:
(1) 關注優質的集成商如: 華自科技、南網科技、蘇文電能 (工商業 )、南網能源 (工商業)、南都電源、中國電建(抽蓄)、首航高科(光熱)、西子潔能(光熱)
(2)PCS 廠商如:陽光電源、科華數據、科士達、上能電氣、錦浪科技、固德威、盛弘股份、星云股份等
(3)電池廠如:寧德時代、億緯鯉能、普利特、比亞迪、鵬輝能源、派能科技等;(4) 溫控公司如:朗進科技、同飛股份、英維克等
1.5氫能
觀點: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領跑全球,西安市發布氫能規劃
2023 上半年全球氫車市場景氣度略有下滑,國內市場領跑全球。全球燃料電池汽車市場仍主要分布在韓國、中國和美國,歐洲日本總和不足全球總規模 10%。據氫云鏈統計,2023上半年全球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勉強超過 8000 輛,同比下降超過 10%,主要系韓國市場氫車銷量同比下降超過 40%。中國氫車市場在 2023 年上半年銷量達到 2410 輛,同比增長 73.5%,成為全球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火車頭。
西安市發布氫能規劃,目標 2035年產值突破 1000億元。8月 16日,西安市發改委發布了《西安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 (2023-2035 年)(征求意見稿)》,提出要強化關鍵技術攻關,完善氫能裝備制造鏈,發展制氫裝備制造,發展儲運氫及加氫裝備制造,發展氫能關鍵材料有序推進氫能在交通領域的示范應用。提出到 2035 年,西安氫能相關企業總數超過 500 家,力爭產值突破 1000 億元。
建議關注:
億利潔能、華光環能、界輝科技、華電重工、隆基綠能、禾望電氣、億華通、雙良節能
2 本周重點事件
2.1 公司公告
(1)特變電工(600089)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4.977.808.01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6.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746,670.73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17%;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707,734.08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0.27%。
(2) 天賜材料(002709)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79.87 億元,同比下降22.9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2.88 億元,同比下降 55.67%;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 12.71 億元,同比下降 55.97%。
(3)中國(600176)
公司發布關于 2023 年半年度報告的公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78.3 億元,同比減少 34.26%;實現歸母凈利潤 20.63 億元,同比減少 50.95%;基本每股收益 0.5154 元,同比減少 50.95%。2023 年上半年,玻纖下游市場整體需求增長緩慢,玻纖生產企業庫存處于高位,玻纖產品價格維持低位運行,市場競爭激烈。
(4) 思源電氣(002028)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5,303,238,026.81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2.05%;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700.535.793.78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8.0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680.768,726.16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46.64%。
(5) 中材科技(0020805)
公司發布關于 2023 年半年度報告的公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23.79 億元,同比增長 8.25%;實現歸母凈利潤 13.92 億元,同比降低 26.21%;基本每股收益 0.8294元,同比降低 26.21%。公司長期以來積極開展能效對標、清潔生產審核、綠色工廠和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等工作,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 14 家“綠色工廠”,12 家清潔生產審核認證企業,13 家能源管理體系認證企業。報告期內,公司節能減排投入約 8.150 余萬元,萬元產值綜合能耗較基期值下降 8.5 %。
(6)新宙邦(300037)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3.433.046.037.10 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31.21%: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516.777.521.96 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8.52%;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478.971.334.23 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51.7%。
(7)科利達(002850)
公司發布關于 2023 年半年度報告的公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49.17 億元,同比增長 45.12%; 實現歸母凈利潤 5.09 億元,同比增長 47.81%; 基本每股收益 2.17元,同比增長 46.62%。報告期內,公司一直專注于精密結構件研發及制造領域,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
(8)橫店東磁(0020568)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1,024,551.05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9.35%;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21,201.66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2.03%: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24.921.08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88.36%
(9) 豪邁科技(002595)
公司發布關于回購公司股份的進展公告: 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回購公司部分已發行的社會公眾股份,用于后期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人民幣 5.000 萬元 (含) 且不超過人民幣 10.000 萬元(含),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38.00 元/股 (含),回購股份實施期限為自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本次回購方案之日起 12 個月內
(10)科達制造(600499)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47.47 億元,同比下降16.0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2.68 億元,同比下降 40.21%;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 12.10 億元,同比下降 42.93%。
(11)協鑫集成(002506)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5,605.385.923.56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00.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11,548,011.29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97.35%;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97,579,490.48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81.98%
(12)平高電氣(600312)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4.824.923.412.62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0.1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333,476,319.56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5.1%: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331.677.993.86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92.76%。
(13)金博股份(688598)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6.07 億元,同比下降 28.3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83 億元,同比下降 23.07%: 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 0.60 億元,同比下降 73.31%。
(14)蔚藍鯉芯(002245)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2.50 億元,同比下降40.8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0.42 億元,同比下降 88.13%,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 0.34 億元,同比下降 88.12%。
(15)東方電子(000682)
公司發布關于 2023 半年度報告的公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5.18 億元,同比增長 15.10 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 2.02 億元,同比增長 21.27%;基本每股收益 0.1509 元,同比增長 21.20%。主營業務分析報告期內,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業務發展和價值創造為工作主線,抓住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機遇,提升產業數字化水平。
(16)諾股份(600110)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2.40 億元,同比增長 9.1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0.86 億元,同比下降 57.79%; 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0.18 億元,同比下降 110.21%。
(17)天融信 (002212)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1.004.554.522.3 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14.16%: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2.088.400.53 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3.16%;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2.466.319.86 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6.77%。
(18)新雷能(300593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887.347,110.4 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0.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90,441,656.24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5%;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75.811374.51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2.85%。
(19)嘉澤新能(601619)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2.92 億元,同比增長71.3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5.19 億元,同比下降 91.62%: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 5.26 億元,同比下降 128.52%。
(20)晉控電力 (000767)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02.95 億元,同比增長10.4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0.25 億元,同比增長 24.87%;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 0.12 億元,同比增長 173.48%。
(21)沃爾核材(002130)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5.34億元,同比下降 0.1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93 億元,同比增長 0.60%;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 2.76億元,同比增長 3.77%。
(22)英威騰(002334)
公司發布關于 2023 年半年度報告的公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2.05 億元,同比增長 24.06%;實現歸母凈利潤 2.22 億元,同比增長 184.43%;基本每股收益 0.28 元,同比增長 176.13%。公司綜合毛利率 31.48%,主要為受規模效應、采購材料價格下降、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等綜合影響,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
(23)精工科技(002006)
公司發布關于回購公司股份的公告: 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部分股份。本次回購股份的價格為不超過 25.00 元/股(含),回購股份數量上限不超過 750 萬股,約占公司已發行總股本的 1.65%,回購股份數量下限不低于 500 萬股,約占公司已發行總股本的 1.10%。
(24)佳電股份(000922)
公司發布關于 2023 年半年度報告的公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1.03 億元,同比增長 22.65%;實現歸母凈利潤 2億元,同比增長 31.09%; 基本每股收益 0.33 元,同比增長 32%。其中防爆電機業務實現營收 10.95 億元,同比增長 25.66%,毛利率 27.97%;普通電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9.18 億元,同比增長 29.66%。毛利率 16.27%。
(25)安科瑞(300286)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537.886.368.48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8.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00.453.026.87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2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87.888.891.39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51%。
(26)合康新能 (300048)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7.22億元,同比增長 16.7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0.30 萬元,同比下降 136.94%;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483.08 萬元,同比下降 170.96%。
(27)江蘇神通(002438)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9.99 億元,同比增長 8.2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25 億元,同比增長 20.37%; 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 1.16億元,同比增長 28.68%。
(28)信質集團(002664)
公司發布關于 2023 年半年度報告的公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0.21 億元,同比增加 19.23%;實現歸母凈利潤 9.49 億元,同比增長 35.84%; 每股收益 0.2344元,同比增長 35.57%。公司專注電機零部件行業 30 多年。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汽車電子電器行業十強企業、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浙江省管理創新示范企業、浙江省綠色企業、浙江省成果轉化示范企業、海關 AEO 高級認證企業,擁有浙江省名牌產品、浙江省出口名牌等榮譽。
(29)雙杰電氣(300444)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1.479,299.926.55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74.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60.138.781.40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06.7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45,312,354.40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91.43%。
(30)中電興發(002298)
公司發布關于 2023 年半年度報告的公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9.66 億元,同比降低 34.62%:實現歸母凈利潤-1.06 億元,同比降低 212.25%: 基本每股收益-0.1481,同比降低 212.28%。
(31)新聯電子(002546)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278.766.000.33 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15.77%;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10,402,060.84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3.05%;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40.371.425.18 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32.12%。
(32)振江股份(603507)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1,855,211,098.02 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44.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78,178.204.38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6.78%: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94,735,191.45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13.5%。
(33)杭齒前進(601177)
公司發布關于 2023 年半年度報告的公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0 億元,同比降低 19.02%;實現歸母凈利潤 1.18 億元,同比增長 17.3%; 基本每股收益 0.2948 元,同比增長 17.31%。收入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工程機械產品因行業繼續下滑導致收入下降,工業傳動產品客戶訂單減少,導致收入同比下降。
(34)大連電瓷(002606)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70億元,同比下降 34.8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0.36 億元,同比下降 63.49%: 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 0.25 億元,同比下降 72.94%。
(35)中超控股(002471)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7.76 億元,同比增長 6.2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47 億元,同比上漲 704.09%: 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0.30 億元,同比下降 28.82%。
(36)方正電機(002196)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1,015,752.996.75 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5%: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26.653.467.67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41.3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0.243.408.69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60.8%。
(37)龍源技術(300105)
公司發布關于 2023 年半年度報告的公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41 億元,同比增長 49.28%;實現歸母凈利潤 0.52億元,同比減少 92.48%: 基本每股收益 0.0081 元,同比減少94.13%。其中,節能板塊實現收入 15.979.99 萬元,同比增長 617.69 萬元,增長 4.02%:環保板塊實現收入 6.913.55萬元,同比增長 2.684.51 萬元,增長 63.48%:新能源板塊實現收入 11.209.22 萬元,同比增長 7.955.39 萬元,增長 244.49%.
(38)奧特迅 (002227)
公司發布關于 2023 年半年度報告的公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43 億元,同比增長 11.09%;實現歸母凈利潤-0.2 億元,同比降低 47.01%: 基本每股收益-0.0814 元,同比降低 46.93%。報告期內,公司完成了 100kW/200kwh 液冷儲能系統的研制,完成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 27.5kV 5MVA 液冷型鐵路功率融通裝置的研制,并展開了液流電池儲能系統集成及關鍵設備的研發,為積極拓展儲能及微網領域業務進一步夯實技術基礎。
(39)啟迪設計(300500)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711,486,288.25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0.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42.235.657.52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2%: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30.806.946.68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62%。
(40)長纜科技 (002879)
公司發布關于 2023 年半年度報告的公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4.53 億元,同比增長 2.22%;實現歸母凈利潤 0.26 億元,同比增長 3.56%;基本每股收益 0.13 元,與去年同期保持不變。在 2023 年上半年整體經濟向好發展的宏觀背景支撐下,電力行業面臨著良好的機遇和發展空間。電纜附件作為連接電纜與輸配電線路及相關配電裝置的關鍵設備,隨著傳統電網的投資增長、智能電力系統建設加速推進以及新能源發電為主體的電力投資增長,市場需求將得到持續提升。
(41)溫州宏豐(300283)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1.390,203,994.96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33.80%;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57.036,788.70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325.9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261,726.41 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282.62%。
(42)雙一科技(300690)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317.717.179.91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20.11%: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44.618.957.39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9.84%: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46.875.092.91 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75.4%。
(43)晨化股份(300610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463.959.642.88 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22.1%: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22.758.202.93 元,較上年同期減少74.77%: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9.903.662.93 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88.09%。
(44)中電電機(603988)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352.276,159.96 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9.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0.302.482.93 元,較上年同期減少70.68%;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9,100.449.20 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69.65%。
(45)嘉股份(300117)
公司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 693,712,294.85 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1.42%;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9.,955.940.52 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20.7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5.373.065.94 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1366.48%。
(46)先鋒電子(002767)
公司發布關于 2023 年半年度報告的公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58 億元,同比增長 26.56%:實現歸母凈利潤 0.18 億元,同比增長 302.04%;基本每股收益 0.1209,同比增長 301.66%。報告期內,公司物聯網產品確認銷售終端數量同比增長 38%,確認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36%,其中物聯網智能表具銷售數量占總銷售數量比例達到了 96%,居國內智能燃氣表企業前列
(47)萬里股份(600847)
公司發布關于 2023 年半年度報告的公告: 2023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67 億元,同比增長 25.49%;實現歸母凈利潤-0.1 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07 元。公司業績虧損額相比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
(1) 2023 年上半年受益于國內經濟活動持續恢復,公司積極開拓市場產品銷量實現較大增長,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 25.49%。
(2)受 2023 年上半年產量提升及部分原輔材料采購價格下降等因素的影響,公司單位產品的制造成本有所降低,銷售毛利率與上年同期相比有所提升。但由于公司在鉛蓄電池行業中體量較小、行業競爭激烈,產品毛利率較低: 公司本期虧損額比上年同期雖有較大幅度的降低,但仍未達到整體盈利的水平。
2.2 行業新聞
(1) 新能源汽車
共同社 8月 13 日報道,日本交通省制定了在道路上設置純電動汽車 (EV) 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 充電樁的指針。充電樁設置可利用車道旁的空間,為避免長時間停車而采用可快速充電的設備,不能影響行人和自行車等的通行。在防止事故的同時,將為普及EV 完善環境。日本政府設定的目標是,最晚到 2030 年,完善面向公眾的 15 萬個充電樁,其中包括3 萬個公共快速充電樁,力爭實現不輸加油站的便利度。
8月15 日收盤數據顯示,碳酸期貨主力合約 LC2401(最早交割合約) 報收 19.45萬元/噸,繼續創該合約上市新低。
8月 16 日,寧德時代發布全球首款磷酸鐵理 4C 超充電池一神行超充電池。實現了“充電 10分鐘,續航 400 公里”的超快充速度,并達到 700 公里以上的續航里程。神行超充電池將在 2023 年底量產,2024年一季度上市。
8 月 16 日,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 的通知。《措施》指出,加強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建設。支持市(州)、縣(區)政府結合實際編制縣鄉公共充電網絡規劃,并做好與國土空間規劃、配電網規劃、交通發展規劃等的銜接,在用地保障地下廊道通行等方面給予支持,力爭到 2025 年實現適宜使用新能源汽車地區充電站“縣縣全覆蓋”,到 2030年基本建成覆蓋全省農村地區的充電設施服務網絡。
SK 集團旗下電池制造公司 SKOn 周三宣布,計劃斥資 1.5 萬億韓元(約合 82 億人民幣)在韓國忠清南道瑞山市新建生產設施,這將是該公司在韓國國內最大投資項目。該設施計劃于 2025 年完工,到 2028 年年產能可達 14GWh,使 SKOn 的國內總產能提高到約 20GWh,相當于為近 28 萬輛電動汽車提供電力。
8月17日,公示期滿 20 日的歐盟《新電池法》宣告正式生效。不僅是歐洲本地市場將受到重大的影響,作為電動化浪潮的重鎮,對于出口到歐盟地區的電池產業鏈亦將構建新的綠色壁壘。根據相關信息,《新電池法》要求在在歐洲地區銷售的動力電池和工業電池須具備碳足跡聲明以及相應的標簽和數字電池護照。《新電池法》引入電池標簽、電池護照的概念,并提及到 2026年,進入歐洲的大部分動力電池需持有電池護照。
磷酸錳鐵鯉電池實現首次裝車,呼吁已久的磷酸錳技術經過各種商業化驗證,進入到商業化量產的環節。近期,工信部發布第 374 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其中出現了奇瑞星紀元 ES,以及奇瑞與華為智選合作的首款新車智界 S7。從公布的車型來看,有 4 款車型裝配了三元鯉離子+磷酸錳鐵鯉電池。該電池的供應商為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一一江蘇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出口月度數據庫》統計顯示,2023 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出口 53.4萬輛,同比增長 163%。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出口49.9 萬輛,同比增長 155%,占比超 93%。帶動乘用車動力電池配套出口裝機量26.16Gwh,同比增長 186%.
(2)光伏
8月14日,河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布關于《河北省新能源發展促進條例 (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關于光伏,通知指出,集中式風電光伏,省人民政府能源主管部門應當統籌風能、太陽能資源,根據全省新能源發展相關規劃等,制定集中式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方案并組織實施,推動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地區規模化、基地化發展。
8月15 日,廣東省深圳市住建局發布《關于開展 2023 年度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試點項目以及“光儲直柔”建筑試點項目申報的通知》,明確申報范圍為深圳市已建或在建的應用光伏建筑一體化 (BIPV)、“光儲直柔”系統的建筑工程項目。同時明確,申報主體方面由建筑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單獨申報或聯合有關單位申報。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光儲直柔”系統由其他單位投資建設的,應聯合系統投資單位共同由報: 已建成項目,應聯合運維單位共同電報。
8月 16日,國家能源局云南監管辦公室關于公開征求《云南調頻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 (2023 年征求意見稿)》有關意見建議的通知,通知指出,位于云南電網統一調頻控制區范圍內的發電側市場主體,包括省級及以上電力調度機構直接調度的并網發電廠、地市級電力調度機構調度的容量為 10 兆瓦及以上火電、水電、風電、光伏發電、光熱發電、自備電廠等,第三方輔助服務提供者與上述發電廠聯合作為調頻服務提供者,第三方輔助服務提供者指具體提供調頻服務的裝置或電站,包括儲能裝置、儲能電站等
今年上半年,咨詢公司 Greener 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巴西進口了 7.8GW 的光伏組件相較 2022年同期的 9.9GW,進口量下降了 21%。Greener 公司表示,大型公用事業光伏項目的需求,彌補了分布式發電市場在 1月至6月期間的疲軟,也抵消了光伏進口量的減少占巴西光伏市場三分之二的分布式發電領域,其系統銷量在第一季度出現了 60%至 70%的顯著下降。
(3)風電
8月 12 日,全球首臺搭載“風漁融合一體化智能養殖網箱”的風機在廣東陽江成功吊裝標志著全球首臺風漁一體化智能裝備“明漁一號”整體建成。該設備由明陽集團自主研發設計.風機吊裝后,將在離岸近百公里、水深近五十米的深遠海環境中開展金鱷魚、石斑魚等高品質魚種智能化養殖,并在全球首次實現綠電一體化直供養殖的低碳漁業模式,
8 月 12日,全球首臺搭載“風漁融合一體化智能養殖網箱”的風機在廣東陽江成功吊裝標志著全球首臺風漁一體化智能裝備“明漁一號”整體建成。該設備由明陽集團自主研發設計風機吊裝后,將在離岸近百公里、水深近五十米的深遠海環境中開展金娼魚、石斑魚等高品質魚種智能化養殖,并在全球首次實現綠電一體化直供養殖的低碳漁業模式。
近日,銀川市發改委發布《銀川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文件指出,到2025年,清潔能源裝機規模突破 500 萬千瓦;到 2030年,清潔能源裝機規模達到 650萬千瓦左右。合理開發利用風能。科學規劃風電場布局和規模,充分挖掘風能資源優勢,鼓勵企業引進推廣微風發電技術,建設滿足區域供電需求的小型風電項目,形成集中開發與分散開發相結合的風電發展格局。
8月15日,軸研科技研制的國產首臺 18MW海上風電主軸軸承順利下線,刷新了我國國產風電主軸軸承最大單機容量的紀錄。本次下線的 18MW海上風電主軸軸承搭載了軸研科技自主研發的第二代壽命預測系統,實時監測主軸軸承的運行狀況,有效增強了海上風電主軸軸承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8月 17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關于促進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的指導意見。到 2025 年,集中式風電場、光伏發電站退役設備處理責任機制基本建立,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相關標準規范進一步完善,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到2030 年,風電、光伏設備全流程循環利用技術體系基本成熟,資源循環利用模式更加健全,資源循環利用能力與退役規模有效匹配,標準規范更加完善,風電、光伏產業資源循環利用水平顯著提升,形成一批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產業集聚區。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本報告總計:42頁。
受篇幅限制,僅列舉部分內容!。
報告來源公眾號:【百家全行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