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牛跟尚
(資料圖片)
編輯/ 張 南
設計 / 師 超
8月16日,東風公司通過官微宣布實施東風乘用車新能源“躍遷行動”,并對自主乘用車新能源事業進行重大管理體制調整,更重要的內容是從技術到品牌、產品、價值,實現4個躍遷。
為了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風口與機會,東風公司推出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改革調整——東風乘用車新能源“躍遷行動”。
其中,最顯著的是管理變革。
一是領導率先轉變,東風公司領導掛帥,集團總部上陣打仗。正是,總司令、司令、總參謀長、參謀長要到一線,到能聽見炮火的地方戰斗。
二是3個“集中”,集團一體化管理“東風”品牌下東風風神、東風eπ、東風納米三大產品系列品牌,將三個產品品牌的商品企劃與項目管理集中在集團統一管理,實現商企集中、制造集中、營銷集中。
東風公司將成立東風乘用車銷售有限公司和東風乘用車制造總部,統一管理三大產品系列品牌的營銷、制造工作。
東風公司對外稱,總部直接運營東風自主乘用車事業,實現“資源整合 力出一孔”,真正做到資源一體化、責任一體化、職能一體化,壓縮管理層級,提升決策效率,發揮協同效應,提高面向市場需求、客戶需求的響應速度,全力搶抓新能源事業的窗口期。
汽車商業評論獲悉,東風公司上下都為這次變革寄予了太大的希望,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對于東風公司來說,振興新能源乘用車,是一次機遇。東風公司在集團層面近30年來第一次大動作運作東風自主乘用車。
汽車商業評論獲得的消息是,東風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陳昊負責三個產品品牌的營銷工作。據悉,新成立公司的工作分工正在做方案,目前還處于保密狀態。
接受汽車商業評論采訪的東風人多希望這次改革能夠成功——
“東風也是承擔了很大的壓力來這么做,這個其實沒有任何退路了,應該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集團領導集體親自下場,是在東風自主乘用車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
“我相信這樣的決策力,從頂層設計上說有一線機會和曙光。”
但也有觀察人士指出,“接下來都是硬仗”。
時下,東風在轉型階段確實遇到很大挑戰,但與過去幾十年曾經碰到的類似問題并無特別之處。
東風公司原副總工程師程振彪認為,東風的底蘊在,家底還很厚,況且還有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和關愛,更有能力和智慧,找到制勝“法寶”去攻克難關,重新邁上東風的復興之路。
東風的大自主夢
2007年7月,東風公司為了做大自主乘用車事業,曾成立東風公司乘用車事業部。這也是東風乘用車公司及其東風風神的前身,也曾是指導東風公司大自主乘用車事業發展和規劃的牽頭組織。
2011年4月5日東風公司新領導班子曾提出東風大自主的概念,分東風乘用車、東風商用車兩大東風自主概念,其中東風大自主乘用車包括東風風神、東風風行(東風柳汽)、東風風光(東風小康)、東風風度(鄭州日產)以及曾脫離東風日產的合資自主——東風啟辰。
盡管在品牌、渠道、產品、人員、思想等上磨合艱難,東風大自主乘用車及相應單元在2016-2017年,達到高峰,發揮過主力軍和生力軍的作用。
2020年,在疫情暴發之后,新能源汽車市場意外爆發。
2021年4月17日,東風公司在上海正式對外發布了“東方風起”計劃和科技創新“躍遷行動”,加快向科技型企業轉型,打造了M TECH猛士豪華電動越野架構、東風量子智能電動模塊化架構、DSMA多能源低碳節能模塊化架構三大乘用車新能源平臺,推出了覆蓋節能、混動和純電的“馬赫動力”品牌。
此后2年4個月,嵐圖、猛士科技、東風納米和東風風神新能源板塊新生或再生。
在燃油車大衰退、電動車大井噴的大轉折時刻,東風公司將成立東風乘用車銷售有限公司和東風乘用車制造總部,一體化管理“東風”品牌下的東風風神、東風eπ、東風納米三大產品系列品牌的營銷、制造工作。
同時,將三個產品品牌的商品企劃與項目管理集中在集團統一管理,實現商企集中、制造集中、營銷集中。
三大產品系列品牌定位進一步明晰,東風風神將加快從燃油車向節能車轉型,同時東風另一定位為面向主流市場的電動化品牌——東風eπ,其招商大會和品牌之夜也將在近期召開。
面向小型細分市場的純電品牌東風納米,將于8月23日正式發布。
根據東風公司規劃,東風風神、東風eπ、東風納米三大產品系列品牌將承接“品質 智慧 和悅” 和“讓汽車驅動夢想”的東風母品牌理念,同時保留差異化定位協同發展,共同做強做優做大“東風”品牌。
由此,東風在乘用車領域形成面向豪華電動越野市場的“猛士”品牌、面向高端新能源市場的“嵐圖”品牌,以及面向主流市場的“東風”品牌的全新品牌格局,為客戶提供豐富完善的新能源系列產品,形成規模效應和品牌合力。
投500 億元、40款車
未來三年,東風公司將在自主新能源領域投入500億元,迭代推出18款自主乘用車新能源車型,投放22款商用車基礎車型。2024年將實現東風自主乘用車主力品牌全新車型100%電動化。到2025年,實現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100萬輛,其中,“東風”品牌三大產品系列新能源突破70萬輛。海外出口方面,東風自主品牌出口銷量目標占比不低于10%。
根據東風汽車報主辦的“東風頭條”微信公眾號報道,東風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楊青指出,此次調整是公司黨委立足東風事業長遠發展,經過通盤考慮和認真研究之后作出的慎重決定。
“錨定新能源轉型戰略目標”——已成為東風公司各單位各部門的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奮力完成的改革任務,由此,圍繞一線和市場快速決策、快速應變、快速資源配置,東風公司將進一步提高帶兵打仗、敢上戰場的本領,樹立敢爭第一的志氣和豪氣。
“五十多年來,我們經歷了集中、分散、再集中的發展歷程。從二汽建設之初聚寶包建、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分兵突圍、放虎下山、合資合作、快速發展。現在,我們又面臨新能源轉型發展,需要聚焦自主、整合資源、力出一孔、實現躍遷,集中力量辦大事。”楊青從東風歷史闡述改革的意義。
東風乘用車新能源“躍遷行動”的序幕已經拉開,東風公司正全力以赴、不勝不休,做到三個“堅定不移”:做強“東風”品牌、發展新能源汽車、推進轉型升級。
東風公司發言人強調,這是東風公司發布“十四五”“東方風起”計劃和科技創新“躍遷行動”之后,加快實施“轉型升級三年行動”,順應汽車行業新能源快速發展的重要布局。
7月底,東風公司召開了一個類似于過往企業半年工作會的干部會議,確立了“穩住燃油車、發力新能源”的工作總方針和目標。
程振彪認為,這一經營策略是符合當前國內汽車市場客觀發展形勢的。“人有信心,心中有個明確的目標,就能煥發出無窮無盡的力量,克服前行的困難和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