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高級統計師考試高級統計實務與案例分析模擬試卷(二)必答題(5)
1. 本試卷有兩部分,共8道題,滿分150分。其中第一部分為必答題,共6道題,滿分130分;第二部分為選答題,若多答,評卷時只對前1道答題打分,滿分20分。
第一部分 必答題
第五題(25分)為適應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及為反映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我國在2016版國民經濟核算中,將資源環境核算作為其擴展核算,請簡述其重要意義及基本結構。
參考答案:
1、擴展核算是對國民經濟中某些領域的活動與國民經濟有密切關系的領域進行詳細的描述,以滿足特定類型分析或專門領域管理的需要。擴展核算在我國目前的統計實踐中仍處于探索階段。根據國家管理需求及統計基礎狀況,《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16》收錄了包括資源環境核算、人口勞動力、新興經濟等五類擴展核算。重要性∶長期以來,人類只重視經濟社會發展,在追求GDP增長的同時,不顧資源的耗減、質量下降和生態環境的破壞。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就要搞清楚現有的自然資源存量,在經濟生產過程中的資源耗費量,以及可再生資源的自然增長速度能否滿足人類開采量,必須有效地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資源環境核算是將資源環境因素納入國民經濟核算中,通過描述資源環境狀況及其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化,經濟系統與資源環境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為全面認識資源環境與經濟之間的關系。制定可持續發展政策提供重要的基礎信息。2、資源環境核算的基本結構如下:它使是由自然資源和環境兩大核算部分和六大表格構成的核算體系。自然資源核算包括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表和自然資源產品供給使用表。前者反映自然資源資產(土地、礦產、林木、水資源等)期初期末資產存量水平,以及核算期的變化量。表達主欄為自然資源資產期初期末資產存量及本期增加量好減少量,賓欄為自然資源資產分類按照計量方式不同,自然資源核算表可分為實物量核算表和價值量核算表。(價值量核算表是在實物量核算表的基礎上,采用市場價格估值。在沒有市場價格情形下,采用重置成本法或未來收益凈現值法估值)。自然資源產品供給使用表反映國民經濟各行業與環境之間、以及國民經濟各行業之間對資源產品的供給和使用情況。環境核算包括環境保護支出核算表、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實物量核算表兩部分。環境保護支出核算表反映各種以預防、減少、和消除污染及環境退化問題為主要目的所發生的支出。表的主欄為環境保護支出及其構成指標,賓欄為環境保護支出主體分組。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實物量核算表反映各種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固體廢料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情況。表的主欄為三次產業及住戶,表示污染物產生和排放的來源,賓欄為污染物產生和排放的類別。
[考試報名]全國高級統計師考試時間|報名時間|報名入口[成績查詢]全國高級統計師考試成績查詢時間|查詢入口[真題答案]全國高級統計師考試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考試政策]高級統計師報考條件|免考條件|考試科目[培訓課程]最新高級統計師資格考試高清視頻輔導課程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