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標致雪鐵龍金融還款客服售后電話:0431—85979395(二線:0431—85979402}出生于70年代末的他,今年不過四十出頭,卻稱呼自己是“斜杠中年”。
作為橫跨互聯網、金融、法律、文化藝術等多個領域的踐行者,即便工作忙碌,他也會堅持抽出一部分時間去運動,甚至三五不時地來場籃球賽。
(資料圖片)
他說,這是對學生時代愛好的延續。而我認為,這也是他心態年輕、開放的重要體現。
在得知劉sir提車以后,《車主必讀》團隊主動發起采訪邀約,想要走近他的生活,了解他的選車過程與用車體驗。
我們將采訪地點約定在劉sir的公司里(據說,這不過是他眾多公司中的一個)。
見面那天,劉sir剛剛拿到一份快遞,是一個“華人運通·高合”字樣的金屬制品。這個小東西是他自己定制的,準備拿來貼到車尾上去。他說,這是給自己安排的儀式感。
當我走到劉sir的公司門口時發現,站在那里迎賓的是一臺“機器人”。據劉sir介紹,這是他們公司自己的研發成果。
后來在交流中我還得知,劉sir是一個緊跟時代、做事果斷的人。對于智能化產品,他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比如,家里面用的是全屋智能家居、高合HiPhi X里的隱藏功能他也會探索……等等。
以下內容由我們的談話內容整理而來。
(劉sir-高合HiPhi X車主·劉先生;范范-《車主必讀》記者)
范范:
在本次采訪正式開始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高合HiPhi X不是您的第一輛車,對吧?
劉sir:
對,在此之前,我買過特斯拉。等于是,我現在有兩輛車,一輛特斯拉,一輛高合HiPhi X。
范范:
這兩輛車都是電動車,那您用過油車嗎?
劉sir:
用過油車。我是剛賣了一輛車,騰出來的指標,換了這輛高合HiPhi X。
范范:
您是把油標換成了電標?以后還好考慮換回去嗎?
劉sir:
換倒是能換回去。
但是,再過十年,油車也不好說,區別和意義不大。
我不是糾結的人,對于買車這些事,做決策比較果斷。
范范:
您在買這輛高合HiPhi X之前都看了哪些車呢?
劉sir:
之前沒打算買車,看見這車才想買。
其實,準確地講,我對車始終是一個觀望的態度,理想、特斯拉等大家熟悉的新勢力,出了新產品我都會關注,但是沒有購買的沖動。
而第一次看到高合HiPHi X這臺車的時候,就想買了。
首先,它這種比較科幻的外形很是吸引我;其次,我也有一定的商務需求,想換一臺6座或者7座的車,高合HiPhi X滿足了我這個需求;然后,特斯拉也開了好多年,電動車這種充電方式,我也已經習慣了;最后,它不限號,這一點很重要。像我們在北京工作比較忙,不用考慮限號的問題,一年可以節省出來50多天的時間,這個很好。
范范:
同級別的奔馳EQC,您考慮過嗎?
劉sir:
我壓根就沒把它作為競品。
首先,奔馳EQC我沒關注,不了解,也沒去比較。
另外,奔馳的外形我也不喜歡,我還是希望自己更年輕化一些,畢竟在印象中,奔馳還是商務的感覺比較穩健。
高合直接是做高端電動車的,而且還是咱們中國自主品牌,它在年輕化方面的嘗試,我還是比較喜歡和信任的。
范范:
那您在選車的過程中,是什么因素讓您確定要買高合HiPhi X的呢?
劉sir:
第一眼感興趣是在網上看到它的圖,可能是2019年的時候,對它的印象就比較深刻。
后來關注到它是在2020年北京車展前,聽說9月份的車展有樣車,我去現場看了以后訂的車。
然后,今年交的車。
范范:
在這個漫長的等待過程中,您有沒有動搖或者放棄的想法?
劉sir:
一直是在觀望,看它能不能按照預期交付。但是,看它的宣傳內容還是蠻期待的。
高合做的發布會,包括媒體宣傳資料我都有收集。我比較喜歡電車,對它的智能性各方面都比較喜歡。
當然,也存在很多疑慮,比如續航夠不夠、功能會不會增減、能不能量產等。高合有一個比較厲害的點是,他們發布的是“量產定型車”,大家都覺得這是一輛概念車,但沒想到丁老板真的就給量產出來了,而且甚至有的功能比量產定型車還要多。
所以,當我看著高合汽車一步一步發展過來時候,反而更增加了期待。
(高合交付中心)
范范:
既然您一直心存疑慮,為什么還會去選擇高合呢?
劉sir:
其實,最終買什么車都會存在疑慮,除非是一些老品牌。
我開特斯拉已經快五年了,對這種新的智能汽車已經建立了很深的接受度。
另外,燃油車那種駕駛習慣和它提供的駕駛樂趣,對我已經沒有吸引力了。
還有,高合這套東西,先進的基因擺在那里,同時還有很多創新的地方。
范范:
高合HiPhi X官方續航數據550km,您實際用起來有差異嗎?
劉sir:
我平常在市區使用的時候里程數基本上都是400大幾,現在已經是到我提車后第一個冬天了,市區的續航里程還是能有400左右,日常通勤足夠。周末帶孩子去京郊玩,中間也不用充電,沒什么里程焦慮。
范范:
續航余量不多的時候,您會有焦慮的感覺嗎?
劉sir:
不會。
剩下幾十公里的時候,肯定就找合適的時間去充電了,談不上焦慮。
它就像你油快用完了,你必須得加油一樣,這是必須去完成的動作。
目前,在北京充電也很方便。
范范:
那您平時充電選擇什么途徑?
劉sir:
我拿車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國家電網、特來電、高合自己的超充……都試過,充電挺方便的。
范范:
您裝高合的充電樁了嗎?
劉sir:
還沒來得及裝。
這里有個故事,可以插播一下。(以下為劉sir的自述)
“去年參加完北京車展,我就訂了車。到10月下旬還是11月的時候,高合那邊通知要報裝充電樁。我第一個提出了報裝要求,至少在北京我知道是第一個。
當時,高合的人員來了一看,我的車位和總電閘之間的距離蠻遠的,估算要八九十米,那時候高合給的政策是30米內免費。
然后,我說,你看特斯拉是80米的標準,高合的權益至少不輸吧。
當我提出這個要求以后,高合官方馬上做出響應。
后來,高合充電樁的安裝距離標準就變成80米了。
等于我的一個嘗試和申請,為后來的高合車主都爭取到了福利,這也是它很好的響應服務機制。”
范范:
您提車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劉sir:
興奮。
那天,我特意穿了一件“世界車王爭霸賽”的文化衫,上面有舒馬赫等車王的簽字,也是體現了我心里的這種儀式感。
范范:
您在用車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現哪些跟您想象中不一樣的東西或者特別吸引您的點?
劉sir:
拿車之前,我已經比較了解它了,也可能因為我一直在心中構建這個品牌。
但是,對于顏色我還是比較期待的。
最早我訂的是墨晶灰,看到這個“水晶紫”出來以后,我很喜歡,前后等了一年。
我這輛車是北京最早的紫色,內飾也是搭配的淺內飾,半苯胺的材質清潔起來十分方便,解決了我之前想買淺色內飾但因為不好打理又放棄的痛點。
高合還有一個沉浸模式,這東西蠻人性化的。你可能會覺得它不實用,如果你只是駕駛,人家做再多的功能都不實用,就像手機你只是接打電話一樣。但是,我會探索。昨天還讓HiPhiGo自我創作了一個作品,類似這樣的隱藏功能,我也是第一次用,用了以后覺得蠻有趣的。
范范:
這個車我之前試駕的時候,開關車門總是忘記按鍵的存在,會手動去推,能明顯感覺到“阻尼”,有點不習慣。
劉sir:
對,這個展翼門是需要適應一下,這種新鮮感的東西一定要嘗試。
還有它那個太空艙設計,也是一種體驗。它的儀式感很強,包括音效、氛圍燈,一來到這個車跟前就有一種心情,想跟它有一種互動。
范范:
高合這個車整體視覺上會給人“窄長”的感覺,您在駕駛中會覺得有困難嗎?
劉sir:
窄,我不覺得。它還是挺寬的,而且這個車是我目前開過的車里面最寬的。不過經過一些路段,比如修路或者道路比較窄的時候,它有360環視幫助我做一些判斷。
駕駛也沒有困難。車子調頭的時候,因為它后輪轉向角度支持正負10度,所以轉彎半徑很小,像 Mini Cooper一樣。大車卻有這樣的操控性,方向盤也很輕,所以毫無壓力。
我喜歡探索,也是科技控。我自己家里面都是全屋智能,所以,如果它哪怕是一個勞斯萊斯,只是很豪華的堆砌,對于我來講也沒有什么。
范范:
這輛車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您用過嗎?感覺怎么樣?
劉sir:
嗯,用過。
我在體驗高合HiPhi X的時候發現,它的輔助駕駛功能還是不錯的。因為我也是特斯拉的用戶,所以,可以更明顯地感覺到高合更本土化一些。
比如說,車道的變化、有車加塞或者變道,車輛的反饋情況,更加適合中國的路況,這可能跟高合的數據采集更本土化有關系。
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對路況的判斷能力,比如,跟車的時候,通過雷達感應,判斷出前車在減速,它可能也會跟著做出減速或者制動。特斯拉的制動會直接導致乘客很不舒適,高合這邊就相對好一些,能夠提前預判,反應更柔和,這個我覺得感受還是蠻深的。
范范:
特斯拉和高合之間,您覺得還有哪些差異?
劉sir:
我看過一個說法,好像是海外媒體的報道,那意思是“看到高合以后,覺得特斯拉就變成原始汽車了”,可能有些夸張,但是看到以后還是覺得挺過癮的。
兩者之間還是有很多差異的,包括這個功能。比如,我是高合HiPhi X的創始版車主,68萬那個版本的,現在是旗艦版,它的所有功能都是開放的。
特斯拉的很多功能是要單獨花錢選裝的。當然也不只是特斯拉,除了頂配車型都包含,很多車型功能都要選裝,這個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因為高合沒有那么多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