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圖為課本劇《鴛鴦女誓絕鴛鴦侶》劇照。賀艷芳 攝
圖為課本劇《竇娥冤》劇照。賀艷芳 攝
深明大義、臨危受命、機智勇敢、能言善辯、巧退秦師的“燭之武”;身著大紅長袍、頭戴束發嵌寶紫金冠的“賈寶玉”;通過精湛的演繹,把溫柔賢惠和剛烈堅毅都展現得淋漓盡致的“竇娥”……4月11日晚,呂梁市鳳山高級中學“聚焦經典”課本劇如期上演。該校高一年級的小戲骨們扮演著課本中的經典人物,“穿越”來到校園舞臺上,通過演繹經典故事讓“課本”動起來活起來。
舞臺上,小戲骨們用角色扮演創新展現經典故事和名篇佳作,惟妙惟肖的表演,場景烘托,電子屏、燈光、服裝、頭飾等道具的完美結合和運用,讓該校高一年級師生欣賞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課本劇《雷雨》《鴛鴦女誓絕鴛鴦侶》《哈姆萊特》《竇娥冤》《阿房宮賦》《燭之武退秦師》不僅詮釋著古典名著的魅力,更激發了學生們主動學習經典名作的熱情。
據介紹,該活動歷時一個多月,由高一年級全體學生參與。每個班級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分別成立導演組、編劇組、表演組、道具組和外聯組。教師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對課本中的經典篇目進行“二次創作”。22個節目,有的把課本中的經典名作直接進行演繹,還有把史傳類材料改編成劇本深情演繹。學生們在編創中,不僅深入了解了課文中隱微深刻的內涵,而且體驗著創作的快樂,在強化合作、互動互促中提升了綜合素養。
“以課本劇的形式讓學生讀出語言的魅力,讀出生活的精彩,讀出生命的活力,讀出人性的光亮。同學們在表演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和認知,培養了他們的表演意識和審美情趣,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力和理解力,又鞏固了課本知識,加深對課文的拓展理解,讓課本活起來,讓思維動起來,真正實現了寓教于樂。”該校校長時利民一語擊中此次活動的意義。
把課本中的經典名作搬上舞臺,教師走下了講臺,學生們走出了教室,這源于呂梁市鳳山高級中學深入研究新課標理念,積極探索語文教學新道路、新做法,在經典與現代之間、文學與生活之間、學習與運用之間建橋鋪路,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得到了家長的普遍認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來,呂梁市鳳山高級中學深入貫徹“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著力打造“多彩呂中、活力校園”,在教務處的指導下,各班級由備課組長牽頭,成立了計劃小組。老師們深入研究課文,從“深、透、巧”三個角度挖掘文本資源,確定了文本中的審美和文化元素,探索古今中外的結合點,完成了對文本的深入解讀。在此基礎上,語文教師打破文本、時空限制,激發學生的創作和創新熱情,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文本感悟,完成了對課文內容的“二次解讀”。
“文字是活的,課本也是活的,因此語文課堂也應該是活的。只有打造鮮活的課堂,才能培養活力的學生。”學校高一年級語文組組長任曉龍如是說。在他看來,課本劇隱藏著很多教育“秘密”,既是學生深入文本、透徹理解課文的有效載體,又是學生發展個性、提升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記者 馮海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