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孟夏五月,在即將通車的南沿江高鐵線上,隨處可見鐵路建設者忙碌的身影。剛剛過去的這個雙休日,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南京橋工段60名鋼軌探傷職工利用4個雙休日順利完成了南沿江高鐵南京南站至江陰站上下行346公里鋼軌上3460個焊接接頭的探傷任務,為高鐵安全運營打好基礎。
鋼軌廠(氣)焊接接頭探傷作業是鋼軌探傷職工使用超聲波探傷儀器對焊接接頭進行檢測,就像醫院醫生給病人做B超檢查一樣。因此,鋼軌探傷職工也被稱為“鋼軌醫生”。
目前,南沿江城際鐵路已進入通車前的“百日沖刺”。鐵路全線長278公里,全線共設置南京南、句容、 金壇、武進、江陰、張家港、常熟和太倉站等8座車站,從太倉接入上海。建成后沿線多個全國百強名縣將加入融入滬寧一小時高鐵圈,將更好服務和帶動沿江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南沿江高鐵采用無縫模式鋪設,先是將100米長的鋼軌在鋼軌焊接工廠焊接成500米長鋼軌,由專用的運輸車輛運輸到現場完成鋪設,每2根500米長鋼軌間采用氣壓焊焊接。”南京橋工段探傷車間副主任楊忠伍介紹說,這次施工作業就是對廠(氣)焊接接頭進行探傷檢測,確保每一個接頭焊接質量良好,滿足通車安全要求。為保證此次探傷任務的順利完成,南京橋工段從滁州探傷工區、蚌埠探傷工區、宿州探傷工區、南京焊縫工區抽調了60名政治素質高、業務技術強、能打硬仗的骨干力量,他們中間很多人都參加過京滬高鐵開通前的鋼軌探傷,經驗豐富。
高溫之下,“鋼軌醫生”們從南京南站一路步行至江陰站,每100米兩處焊接接頭一一檢測,雖然辛苦,可高鐵線上大伙干勁十足。“我們采取分段包干,責任到人,四股齊推的作業方式,7人為一個小組,其中至少有1名黨員。”車間黨支部書記李玲玲說道:“我們還成立了一個黨員突擊隊,專門負責可疑波形復核、排查,杜絕漏判、誤判的發生,確保每一個焊接接頭質量合格。”“把鋼絲球綁在鋼絲刷上,打磨不僅省力,還能提高打磨除銹的質量!”職工肖宙手持打磨工具率先上道,他邊打磨邊介紹,打磨長度為焊縫兩側各250毫米,在此范圍內,如有螺栓必須拆卸,不然會影響探傷檢測質量。打磨完成后,職工曹勇、王翔、季文軍、尹玉軍等4人一字排開,開始操練起來。只見他們蹲下身子,放穩探傷儀器,在鋼軌表面和底部涂灑耦合劑,然后手持探頭按照作業指導書標準進行探傷掃查,同時目不轉睛地緊盯儀器屏幕,關注著波形顯示,判斷有無缺陷存在。“每個鋼軌焊縫探傷檢測用時不少于5分鐘,遇到可疑波形時間會更長些。”“蚌埠探傷工區工長呂祥明介紹道,檢測時必須蹲著操作儀器,一天下來,腰酸背痛,但是沒有一個人喊過苦、叫過累!
舍小家為大家。“職工蘆毅、曹飛、李偉、單勇軍等四名職工的孩子六月份都將參加高考,雙休日本應在家陪伴孩子,但是他們沒有一人請假!”宿州探傷工區工長張山點贊道,職工季海東感冒多日,依然堅持隨隊出征。
保障鋼軌安全是探傷工的責任,確保南沿江高鐵如期通車更是一種光榮。截至5月28日,南京南至江陰段3460個焊接接頭探傷任務,質量全部合格! 通訊員何兵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石小磊
校對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