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托育服務太好了!家里老人都沒退休,生了寶寶后,我就辭掉工作專職在家帶娃,壓力很大。現在好了,寶寶不到兩歲就放在這里照護,我又可以重返職場了,真的是解決了我家的大難題”。剛送完孩子的劉女士高興地說。
對于上班族而言,3歲前“寶寶誰來帶”是個大難題。武清區教育局率先推動托育服務試點工作,結合市區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工作要求,圍繞承擔的主要工作任務,主動作為、不等不靠,積極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有針對性地解決養育子女的后顧之憂,為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與家庭和諧幸福做出了有益探索。
孩子還不到上幼兒園的年齡,家長又需要工作養家。為解決“最柔軟群體”照護問題,區教育局與區衛健委、區政務服務辦、區民政局溝通協調,對有條件開設托班服務的幼兒園辦理相關托育服務事項,做到依法依規開展托育服務,目前已有武清大地、英華第五、諾爾頓實驗幼兒園等12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取得了相應的托育服務資質,開設辦托班14個,累計招收2至3歲幼兒241名,有效緩解入托需求。
家住泉昇佳苑中區的“二孩”媽媽王女士說:“出門幾分鐘就到孩子的幼兒園,環境特別好,老師認真負責,作為家長我們特別滿意。”比起當年照顧老大時的情景,王女士深有體會,“跟以往自己在家帶娃不同,專業的托育機構不僅可以幫助孩子進行感統訓練,還可以進行語言啟蒙。”她還提到了營養餐、融入集體等方面的優勢,認為托育機構服務與很多年輕媽媽需求相吻合。
專業的托育服務來源于專業的教師隊伍,區教育局緊抓強化教師隊伍建設這一關鍵,主動與市教委對接,鼓勵轄區內職業學校積極開設嬰幼照護服務相關專業,在武清職教中心、華北(天津)職業學校先后開設幼兒保育專業,目前已有450人正在接受相關專業培訓。
“孩子從1歲半來到托育機構,生活自理和社交能力都有所提升。”一位送孩子的媽媽說,她對機構最大的期待就是安全、健康,讓孩子養成好性格,希望孩子在這里收獲不一樣的童年。像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大家普遍表達了期待:機構要嚴格執行安全、健康、衛生的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標準。
“消除家長的擔憂,要做到從源頭上規避風險。”區教育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為加強對幼兒園托班工作的日常監督管理,區教育局將幼兒園托班納入學前教育管理中,定期組織托班保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并由區教師發展中心對托班保教人員重點進行業務指導,通過提高保教質量,提升托育服務水平。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強化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下一步,區教育局將繼續完善托育服務供給,加大學前教育投入,推動轄區內兩所職業學校開好嬰幼照護服務相關專業,培養托育服務人才,對已經在崗的托育服務人員,鼓勵其積極參加育嬰員職業資格培訓,并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同時,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2至3歲托育服務,到2022年年底再增加4所幼兒園開設托班服務,完成托育服務相關事項辦理,增加托班學位160個;計劃本年度再接收新建配套幼兒園11所,預計新增學前教育學位3780個,讓老百姓享受更好、更近、更方便的教育資源,推動“幼有所育”邁向“幼有優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