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春看寧河,“京津綠肺”浩渺煙波,大河奔涌,逶迤蜿蜒。
坐標,京津唐城市群幾何中心,這里是“津沽米倉、美食天堂”,以全市1/30的人口擁有全市1/10的耕地。這里是“北國江南、濕地水鄉”,擁有世界三大古海岸濕地之一的七里海,5條一級河道、12條二級河道,常年地上蓄水1.2億立方米……
“先天”條件優越,但也免不了“成長的煩惱”──越是靠近生態保護區,越易被“紅線”束住手腳,越是“魚米之鄉”稻香魚肥,越易固步自封、小富即安。時代大潮滾滾向前,發展腳步不能放緩,如何壯大“膽子”與走穩“步子”,成為擺在寧河人面前的一道發展“必答題”。
(相關資料圖)
“你是寧河人嗎?”
“你愛寧河嗎?”
“你希望寧河好嗎?”
──2022年初春,寫進寧河區第三次黨代會報告的“寧河三問”思想大討論主題實踐活動,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昭示這里新的啟程。
問出新思路 問出精氣神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活動開展一年來,拉直“三個問號”的背后,是寧河區對敢、干、勇、善的高頻書寫,是對擔當實干者的加油打氣,是對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的積極踐行。
“你是寧河人嗎?”拉直這一“問號”,寧河人發展寧河義不容辭──
靠著扛起發展之責,“一海一城、兩區兩帶”發展格局確定,“生態立區”“制造強區”“鄉村興區”“惠民福區”發展路徑清晰,“六大行動”“六大攻堅戰”點將出征……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實景”呼之欲出。人人“創文創衛”上手, 處處閃耀“志愿紅”…… 拉滿弓,擰緊弦,忙起來就有奔頭,1291平方公里土地干勁十足、熱氣騰騰。
“你愛寧河嗎?”拉直這一“問號”,一草一木總關情──
靠著濃濃為民之情,秉持為民之心, 75%以上“財政蛋糕”切給“民生”,100多條背街里巷“顏值”提升,吾悅廣場、“一河兩岸”建成開放,百花影院、田辛趙溫一批“爛尾舊賬”解決,昔日違建多、出行堵、亂象橫生的三八河路發生“蝶變”……以心換心,贏得民心,寧河人凝心聚力,干群“魚水情”愈深。
“你希望寧河好嗎?”拉直這一問號,升騰起大膽探索、擔當實干的精氣神──
靠著砥礪擔當之志,寧河為干事者撐腰,以容錯機制激勵擔當作為,“以貢獻論英雄”“以實績論英雄”, 讓“有為者”有位,讓“有位者”有為,58名干部受到提拔重用。
“我希望寧河越來越好”從“幼”開始。在中國氫彈之父于敏院士的啟蒙母校蘆臺一小,“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主題演講比賽、主題班隊會等系列教育教學活動接續開展,家國情懷在孩子的心田扎根……
用實踐作答 用實干擔當
“三聲”樸素發問,一次思維“體檢”。打破“絆住腳”的條條框框,撕開“封住腦”的固有樊籬,“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蔚然成風。
在寧河,審批“向前一步”,手續辦理“串聯”改“并聯”,工程建設項目“拿地即開工”。
寧河區市民中心里,40余個窗口“一地”辦公,群眾不必一家家跑,辦事 “一站”到底……
“注冊成立公司,從提交申請到拿到營業執照、公章,只用了兩個小時。我們在全國多地投資,這是第一次感受到這么快捷的服務。”天津七里海貝貝生態農場總經理陶正勇感慨道。
從推動“企業吹哨,工作組報到”常態化,到政務服務“一次辦”“網上辦”“馬上辦”,從舉全區之力推出“暖企驛站·半月談”,到全面開展“百名干部包保千家企業”大走訪,更有溫度更有誠意的“引鳳棲梧”舉措,幫助寧河區引進金輪電動車等110余個大項目好項目,建成運營中國民航大學寧河校區等88個項目……營商環境更優,這片投資興業的沃土活力更強了。
“一切事在人為。”靠著這股子精氣神,寧河鎮楊泗村用一個月時間,打造了千畝油菜花田、800米長“小火車”軌道、千米步行走廊等十余處景現點位,全年接納游客4萬多人。現在的楊泗村,稻蟹“引客”, 冰雪“賺錢”, 四季“生金”。在村“一肩挑”廉春英眼里,這是“不畏艱難、不等不靠”換來的,是用實干作答“我愛寧河”的生動寫照。
七里海“臂彎”里的俵口鎮,短短50多天,打造了既不破壞“綠水青山”、又能為群眾帶來“金山銀山”的3.8公里長“重走方舟路”研學路,“接待團隊約500個、1.7萬多人次,累計增收超280萬元,吸納就業52人,拉動周邊用工超6000人次。”俵口鎮副鎮長李廣丞盤點“營收”,“為群眾帶來切切實實收益。”
潮涌薊運河 奮進敢為先
點燃激情再出發,鼓勁加壓再奮進。
一年之后,2023年初春,在“寧河三問”思想大討論主題實踐活動總結會暨“三個爭先”思想實踐主題活動部署會上,大家聆聽發言,感觸頗深,“擔當的勁頭越來越足,為民的情懷越來越深,爭先的意識越來越強。”
通過三問三答,問出使命、問出作風、問出擔當,答出氣魄、答出干勁、答出共識。
一年來,寧河區全區上下以實際行動回答“寧河三問”,展現了發展之責、為民之情和擔當之志,迸發出熱愛寧河、建設寧河、回報寧河的強烈熱情。“拉緊了鄉情鄉愁的共同紐帶,打造了產業發展的強勁引擎,寫下了為民服務的生動注腳。”對于“寧河三問”帶來的變化,李廣丞深情地說。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寧河人上下同欲,延續“寧河三問”聚集起來的激情和勢頭,吹響了“對標爭先、敢為爭先、創新爭先”的號角,往前沖、爭一流、站前排,以一域之為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
今年,七里海畔的造甲城鎮迎來了既能守護綠色生態、又能“借綠生金”,總投資約122億元的七里海“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項目──“小七里海”……厚植綠色底色,傳統農業生產大區“磁力”更強了。
“寧河鎮結合‘七星聯珠’發展規劃,提出了打造天津市鄉野主題公園的工作思路。楊泗村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心謀劃項目,引進陜西伍舟呈祥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在村內建設高端民宿。”對于今年村里的發展規劃,廉春英信心滿滿,“目前,一期35間民宿、共享食堂、接待中心等已經開始建設,‘五一’期間部分營業,‘十一’期間全部建成。”
七里海萌動春意,薊運河奔流不息,因水而名的寧河區正在時代大潮中開啟新的航程。(津云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