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對于有些生物醫藥企業來說,減點兒租金,還不如協調個冷凍間,幫企業把物流路線規劃到最短。”這是靜海區天津健康產業國際合作示范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的招商心得。這番話說出了一個樸素道理:把“能給的”變成“想要的”,這才是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的關鍵。
位于該合作示范區的北京協和醫學院天津醫院一期項目即將竣工,伴隨“協和”而來的是一家家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等相關企業。僅去年,合作示范區的招商引資到位額就達20.8億元。“想企業之所想”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利用本地資源去招商引資,讓企業知道這里“能給什么”當然重要,但把資源用好用活,變成企業“想要的”,才是打動企業的關鍵。“減點兒租金”有力度,卻未必是企業急需,“協調個冷凍間”則一下子抓住企業發展中的堵點,既能解決關鍵問題,也是用差異化服務去滿足企業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產生的吸引力不言自明。
想企業之所想,不只是有態度和誠意就行,還需要真正從對方視角出發,用企業的思維方式想事情。坐在辦公室拍腦門,主觀認為企業缺這少那,即便覺得自己拿出的舉措再好,也很可能是“往河里送水、往山里送石頭”。只有深入企業生產一線去調查研究,掌握不同行業的生產特征、不同企業面對的實際問題,才能和企業的思路同頻共振,真正找到好舉措。從這個意義上說,每一次招商,都需要我們成為“專才”,說內行話、辦內行事,從而準確尋找到政策舉措與企業需求之間的契合點。
類似“協調個冷凍間”的做法,背后有長遠的考慮。這些舉措,不只是關注如何讓企業落地,還致力于如何幫助它發展壯大。有沒有大企業的引領和帶動、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加持、創新空間是否充足等,這都是企業關注的,都會對企業的落戶決定產生影響。因而在招商過程中,提供更多資源對接,讓企業切實感受到能從產業的聚集、產業鏈條的延伸中持續獲益,是更貼心的服務,且這種服務最終會借由企業的成長轉變為城市發展的新動力。由此說來,幫企業算大賬,其實也是在為自身算長遠賬。理解這一點,提供服務的視野就會從“減點兒租金”拓展開來。
放寬視角,我們有港口、科教、產業等諸多優勢,讓企業充分感受到這些優勢能“為我所用”,“能給的”變成了“想要的”,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金鳳凰”前來棲息。(津云新聞編輯鄧坤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