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2021年4月2日,捷尼賽思以獨立品牌的身份宣布進軍中國市場。
不知不覺間,一年半過去了,捷尼賽思在中國市場的車型數(shù)量已即將到達5款——繼已上市的首批燃油版車型G70、G80和GV80之后,就在11月10日,捷尼賽思舉辦盛大的發(fā)布會,在發(fā)布品牌可持續(xù)發(fā)展愿景之余,也攜首批合共三款純電動車型——純電版的G80、GV70和首次在中國亮相的GV60登場,以表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環(huán)保決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目前已知捷尼賽思的車型矩陣將包括GV60、G70、GV70、G80和GV80五個車系。
GV60中國首秀,
設計令人眼前一亮
在發(fā)布會上,捷尼賽思堅定地許諾道:自2025年起,捷尼賽思所有全新車型均將為純電車型;到2030年,捷尼賽思將實現(xiàn)100%零排放;到2035年,捷尼賽思將實現(xiàn)品牌凈零碳排放。
具體到產(chǎn)品,純電版的G80和GV70,分別已在去年4月的上海車展和11月的廣州車展上先后亮相。
純電GV70搭載雙電機和全時四驅系統(tǒng),在Boost模式下,捷尼賽思純電GV70共可輸出360kW的最大功率和700Nm的峰值扭矩,0-100km/h加速僅需4.5秒。在CLTC工況下,續(xù)航里程超過500公里 。
純電G80搭載雙電機和全時四驅系統(tǒng),最大輸出272kW,最大扭矩700Nm,0-100km/h加速僅需4.9秒,NEDC工況下最大續(xù)航超過500公里。
因此,此次發(fā)布會的關注度自然更多地落在了國內(nèi)首度亮相的GV60上。
從產(chǎn)品本身來看,捷尼賽思的每一款車確實都具備作為一個國際豪華品牌應有的水準。而在主打純電動的GV60上,這份豪華感之上似乎又多了一份科技感。
GV60是捷尼賽思旗下基于純電平臺E-GMP(Electric-Global Modular Platform)打造的首款車型。
這一點,從新車的內(nèi)外造型上就能輕易察覺到。外觀上,GV60擁有專為純電車型打造的前臉造型——標志性的“勇者之徽”闊型格柵自然不會缺席,不過其位置被挪至前臉偏下方,上方則保留了類似封閉式格柵的造型,純電動車的氣質被狠狠拿捏住了。
捷尼賽思GV60還首次采用蚌殼式引擎蓋設計,一體成型的設計將引擎蓋與側面擋板完美結合,讓整車線條更加流暢。
GV60車頭的logo率先使用上風格更簡潔利落的全新捷尼賽思logo,厚度較之前減少80%,還采用常見于豪華腕表上的扭索花紋圖案(Guilloché)雕刻工藝。
“并行雙耀”雙線設計也是捷尼賽思品牌的另一大標志性設計元素,在GV60上依然隨處可見。
從車側看,一條精致的鍍鉻飾條從前擋風玻璃一直延伸至車尾,并于C柱處與后擋風玻璃融為一體,讓掀背式車頂設計的輪廓被勾勒得更加明顯,相當有辨識度。
坐進車內(nèi),捷尼賽思GV60的內(nèi)飾設計還是保留著品牌家族式設計,不過在眾多內(nèi)飾細節(jié)中,水晶球式換擋的設計最為獨具匠心——當你準備出發(fā)時,水晶球將自動旋轉以提示駕駛者車輛已經(jīng)準備就緒;而熄車時,鑲嵌于內(nèi)的氛圍燈隨之亮起。同時,它還能顯示駕駛狀態(tài)等信息與駕駛者互動,科技感十足,令人眼前一亮,實力碾壓不少新勢力的所謂“科技感設計”。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與此同時,流媒體車內(nèi)后視鏡、靠近會自動彈出的隱藏式門把手、一體式儀表盤等配置也一同增強了這種科技感。
發(fā)布會上,捷尼賽思并沒有公布GV60的具體性能參數(shù)和價格,但在美國,GV60在今年9月就正式上市——在美國,GV60搭載前后雙電機,共提供高低功率兩種版本車型,最大動力輸出分別為234kW和320kW,EPA工況下最大續(xù)航分別為248英里(約399公里)和235英里(約378公里),全系標配四驅系統(tǒng),售價為59,290-68,290美元(約人民幣42.2-48.6萬元)。
自此,除旗艦車型G90之外,捷尼賽思在中國市場投放的車型上數(shù)量已經(jīng)基本接近美國市場了,捷尼賽思本是一個為美國市場而生的豪華品牌,但如今對中國市場,尤其在電動化領域顯然也寄予厚望。
豪華車市場份額下滑,
捷尼賽思能熬出頭嗎?
無論從產(chǎn)品布局還是戰(zhàn)略規(guī)劃上,捷尼賽思似乎都做足了當下任何汽車品牌都會做也應該做的——制定清晰的“零排放”計劃、積極在華導入電動化車型。
理想很美好,但現(xiàn)實很骨感?!岸M宮”中國市場而來,捷尼賽思依靠三款燃油車并未能在這里打開局面。據(jù)網(wǎng)上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捷尼賽思在華累計銷量只有區(qū)區(qū)882臺。
論產(chǎn)品性價比,捷尼賽思與BBA同級車型相比是有明顯優(yōu)勢的。以中型轎車G70為例,在動力總成相同、動力輸出一樣、配置整體更優(yōu)的情況下,一臺進口的頂配G70(指導價33.78萬元)比一臺國產(chǎn)的頂配寶馬3系(指導價39.99萬元)便宜了足足6.21萬元。
由此可見,品牌認可度不足對于一個豪華品牌來說是相當致命的。畢竟買豪華車的消費者想要的不只是一件方便出行的工具,也想得到一件能令自己面上有光的“行頭”。
但事實上,除了品牌力這個內(nèi)因,豪華車市場體量在逐漸萎縮這個外因,也成為了阻礙捷尼賽思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步伐——今年1-9月,國內(nèi)豪華品牌市場份額為15%,同比下跌3.5個百分點;同時,多個豪華品牌銷量與同期相比更是跌比漲的多。
在疫情、經(jīng)濟下行等不利因素的持續(xù)影響下,人們能支配的錢越來越吃緊,對生活的預期自然也會逐漸下降,接下來豪華品牌市場的洗牌將會來得更快,一個根基尚淺的韓系豪華品牌又能支撐多久呢?
當然,捷尼賽思背靠排名全球第三的現(xiàn)代-起亞汽車集團,在激烈的淘汰賽中它無疑會比許多品牌更“耐熬”。作為國內(nèi)普通消費者中一員,我當然也希望捷尼賽思能成功在中國市場“熬”出頭。只是,擺在捷尼賽思面前的這條路,困難重重。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earAuto立場。)
———— END ————
法
律
顧
問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