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一款新車在推向市場之前,要在工信部進行備案,并且要確保每一款新車的相關參數與備案數據保持一致。但是,部分車企出于“僥幸”行為或者生產偏差,經常會出現車型參數與備案參數不一致的情況。更關鍵的是,這種相關生產一致性問題還屢禁不止,一定程度上涉及消費者的權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加強汽車行業管理,提升生產一致性水平,工信部一直在默默努力。近日,工業部發布2021年度傳統汽車監督檢查結果,在傳統乘用車中,共有5家企業的5個車型產品存在生產一致性問題。其中,北汽、觀致、華晨雷諾、東風小康等車企赫然在列,它們旗下車型被點名的原因主要是燃料消耗量、安全帶型號等項目不符合國家標準或管理規定。
工信部“點名”北汽、觀致等車企
工信部這次在乘用車、載貨汽車、專用汽車等三個類別的傳統汽車產品監督檢查中,共有15家企業的15個車型存在生產一致性問題。而在乘用車企中,我國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幾家老牌車企北汽、觀致、華晨雷諾、東風小康、南京汽車旗下共有5款車型產品存在問題。
具體如下,北汽的BEIJING X7存在燃料消耗量高于型式認證值的情況;觀致汽車的觀致7、華晨雷諾金杯的海獅王以及東風小康的風光500三款車型,存在燃料消耗量高于GB19578-2014《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規定的限值要求。另外,南京汽車的依維柯得意同時存在三大問題。
這次通報的5款車型,都不是市場上的熱銷車,在馬路上也非常罕見。比如BEIJING X7,作為北汽旗下的重磅SUV車型,它剛亮相時也取得了一定的關注度。不過,這款SUV車型的銷量,一直不太景氣。值得一說的還有觀致7,作為寶能入主觀致汽車后研發的首款車型,這款被寶能寄予厚望的新車并未掀起多大的波瀾。
工信部要在油耗上“動刀”
相比被點名的車型,轱轆哥更關注的是它們存在的問題——燃料消耗量不達標。眾所周知,大家買車時都會看油耗數據,而車企也會大力宣傳旗下車型的工信部油耗非常低,但工信部油耗往往與現實不符,比如一輛新車顯示的工信部油耗為5.6L,實際跑起來油耗卻可能達到8L。雖然影響油耗的影響因素非常多,但為了賬面數據好看,的確會有部分車企通過做“小手腳”來誤導消費者。而工信部這次公開點名,算得上是對一款車型油耗的官方否定。
上述4款車型需要整改的問題都與油耗有關,但不一致性的原因不相同,BEIJING X7是因為實際消耗量高于認定值,觀致7、風光500和金杯海獅王是因為燃料消耗量高于GB19578-2014《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限值要求。這意味它們需要對核心的發動機進行整改,要知道發動機從立項就已經定型,很難通過簡單調整就大幅改變油耗表現。如果未能成功調整,可能會面臨停產的可能。
無論是從環境污染還是從能源緊缺的角度出發,降低乘用車平均油耗都是大勢所趨。為了應對GB19578-2014《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限值要求,現在很多車企都通過增加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的應用和強化車身輕量化技術,讓新車擁有更低的油耗表現。不過,想要推出油電混合技術和車身輕量化的難度不小,這些先進技術需要資金支持。而這也意味著,那些技術薄弱、實力不夠強的車企有可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一致性問題頻發
一直以來,相關部門對生產一致性問題都很重視。生產一致性關系到產品質量與安全,與消費者利益息息相關。如果產品不符合相關法規,重則會造成產品安全事故,輕則造成用戶利益損失。
實際上,在我國實際銷售車型和備案車型參數存在不一致的情況,并不是第一次發生。比如特斯拉國產Model 3因違規裝配HW2.5組件被工信部約談,奇瑞、江淮、吉利等車企也曾被通報過。工信部表示,對上述檢查中發現存在生產一致問題的車型,將依法依規處理,同時要求企業所在地省級工信部門督促企業盡快查明產品問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按期整改到位。
雖然國家多次發文對生產一致性問題進行規制,同時相關部門也“動真格”頻繁抽查,但是生產不一致現象依然存在,這是值得人們警惕的問題。轱轆哥認為,要想減少生產一致性違規問題的發生,一要定期及不定期地進行抽查,二要發動消費者積極檢舉,三要有懲罰與激勵制度,這樣才能引起車企重視。
作為日常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汽車產品質量是否合格關乎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此次多名車企被點名整改,不僅保護了消費者的權利,還有利于提高車輛產品的安全性能。而這次被點名的車企,最終能否整改存在的問題,讓我們拭目以待。